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极富世界性影响的人物之一。作为一位中国前途的探索者,他毕生都为救亡图存的民族大业而奋斗。见过梁漱溟先生的人都这样描述:他身材矮小,态度谦和,四季长衫不离身,大大的光头,深邃宁静的眼睛,倔强不屈的嘴唇,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严肃庄重的面孔,体现着一位“儒者”所特有的人格魅力。所有这一切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安静的、沉着有力的形象,这种形象与他终生宣传的传统文化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
美国学者艾恺在他研究梁漱溟的著作中,称其为"最后的儒者"。其人奇事少年梁漱溟体弱多病,6岁开始读书时还不会穿裤子,课堂上显得很愚钝。他自己曾回忆说: "小时候是一个瘠弱而呆笨的孩子。"直到9岁,才在父亲的诱导下从糊涂和混沌中醒悟过来。梁漱溟两度进入私塾,13岁考入顺  相似文献   

3.
《春秋》2016,(5)
正要说清楚《金瓶梅》这部书的来历,必须从临清的谢茂秦和清河的武大郎说起。谢茂秦,名榛,字茂秦,别号四溟山人,临清人,生于明弘治八年,终于明万历三年。他是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著有《四溟集》和《四溟诗话》等。谢茂秦家坐落在临清老西门外(指砖城),即现在的新华池后的大水坑。谢茂秦童年时家境殷实,  相似文献   

4.
陈远 《同舟共进》2008,(1):42-44
"一代直声"梁漱溟是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和声誉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有几个横断面让人惊羡:其一是1916年,梁23岁,在《东方杂志》发表《究元决疑论》被蔡元培发现,聘请到北京大学教书(当时有传闻,之前梁预考北大而未获录取);其二是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10月10日,梁漱溟由南京到上海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11日夜,梁由上海回南京,次日清晨,下车见报,看到国军已攻下张家口的  相似文献   

5.
果子 《小康》2012,(8):99
《中国天机》腰封上,有几个粗体大字很是显眼:我要跟你讲政治!7个字,仿佛一拍惊堂木,让人不自觉提起精神,准备聆听。这样的气势,唯王蒙这样经历、背景的作家才有吧。王蒙自然有理由"跟你讲政治"。按他自己话讲,5岁到11岁,他追求是当一名好学生;11岁开始,追求当一个革命者,而且是职业革命家;不到15岁,他已离开学校,成为一名青年工作干部了;19岁,他开始对文学义无反顾的追求;23岁,却又在"反右"斗争中落马……"如此这般,我与政治难分难解。是我的幸运还是不那么幸运呢?"  相似文献   

6.
正刘玉生60岁了,在中铁南宁局玉林站,他的名字无人不晓。因为从2013年以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刘玉生服务队"就一直是站里为乘客服务的标杆。从1982年到2018年,从部队到列车,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岗位,刘玉生一干就是36年。眼勤、手勤、嘴勤、脚勤;对待旅客,来有请声、做有问声、走有谢声——一名客运值班  相似文献   

7.
冯玉祥名字的由来 爱国将领冯玉祥本名冯基善,字焕章。家境贫寒,11岁时失学,随父亲在保定练军营盘自修。他父亲想替他补上兵额,领一份“恩饷”以补助家用。后来营中有了一个缺额,管带苗某就说:“这回该叫冯大爷的儿子补上去。”主管人员问:“叫什么名字?”苗管带一时想不起来,又怕耽误这一机会,就随手写了“冯玉祥”三字。从此,这个名字就正式使用起来。  相似文献   

8.
遗书     
古代有一财主颇有谋略。他80岁时,不幸唯一的儿子就病死了。为了自己的财产能后继有人,他娶了个小老婆,又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子非"。但这个名字从没有公开叫过,平时只叫乳名"来儿"。来儿还不足周岁,小老婆又离世了。财主只好既当爹又当娘把儿子养到了4岁。这时,他觉得自己的日子不长了,便打算把儿子委托给已出嫁的女儿抚养,并将家财交给她管理。可他深知女婿心  相似文献   

9.
<正>"情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这是梁漱溟的座右铭;"勉仁斋",是梁漱溟的斋名。由此两端,可见梁漱溟的品格与操行之一斑。梁漱溟的百年人生,由于他独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结交了一大批中外社会名流和贤达,甚而是其他杂色人士。无论对谁,他都通体透明,表里如一。他说:"在人格上不轻于怀疑人家,在见识上不过于相信自  相似文献   

10.
遗书     
古代有一财主颇有谋略.他80岁时,不幸唯一的儿子就病死了.为了自己的财产能后继有人,他娶了个小老婆,又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子非".但这个名字从没有公开叫过,平时只叫乳名"来儿".来儿还不足周岁,小老婆又离世了.财主只好既当爹又当娘把儿子养到了4岁.这时,他觉得自己的日子不长了,便打算把儿子委托给已出嫁的女儿抚养,并将家财交给她管理.可他深知女婿心术不正.为防止女婿将来谋害儿子和侵吞财产,便写了两张内容相同,只是有否标点符号之别的奇异遗书.有标点符号的遗书,他放置在自己亲手制作的死后的神牌里,在牌的背面标上箭头,并秘密地把它放进列祖列宗的神龛里;没有标点符号的遗书交给女婿,全文共26个字:"八十公公生子非是我子也田园财产交给他女婿他人不准干涉".  相似文献   

11.
曹禺名字的由来 著名剧作家曹禺,原名万家宝。关于曹禺这个名字,他曾解释说:“我原来姓万,这个万字(繁体),草字头下面一个禺。年纪轻时的风气,写文章总得有个笔名,于是把万字拆开成了‘草——禺’。但‘草’字不像个姓,谐音,就来个曹吧。这个名字很好,不容易重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史上,梁漱溟以特立独行著称。终其一生,他坚持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不趋炎附势,不妥协畏惧,是一位真正的大儒。程思远先生对梁漱溟的评价是:潜心行学,一代宗师,探索人生,无所畏惧。梁先生完全当得起这样的评价。"我是碰不到凶险事情的"  相似文献   

13.
回望梁漱溟     
黄继树 《当代广西》2008,(17):60-61
今年是梁漱溟先生逝世20周年。在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领域中,能称得上大师的人物寥寥无几,梁漱溟是这个领域中当之无愧的大师。若论学历,梁漱溟不过是一个中学毕业生,一个既没上过大学,又没有出洋留过学的人,他是怎样成为闻名世界的学术大师呢?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01,(4)
梁漱溟与毛泽东,20世纪中国两个非凡的人物,一个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名人、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创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两人同生于1893年,一生都为中华民族的命运而奋斗、探索,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毛泽东1976年去世,享年83岁。梁漱溟1988年去世,享年95岁,寿于毛泽东12年。追索两人的交往,伴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他们从同事、知友到诤友,中间经过了曲曲折折的道路。特别是1953年那场发生在两人中间震惊  相似文献   

15.
"梁朝伟"这三个字不仅是今天各种华语乃至世界电影节上经常出现的名字,也毋庸置疑是这个低迷的市场中强有力的票房保证,甚至常常和"男人""质感""电眼""杀伤力"等词汇联系到一起。而除去"小鱼儿"和"韦小宝",或是"黎耀辉"和"周慕云",生活中的梁朝伟似乎总是和如今这个资讯爆炸的世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仔细想来,我们仿佛很难分清究竟哪个是生活中的他,哪个又是戏中的他——  相似文献   

16.
王晨力 《传承》2012,(12):82-83,85
建国初期的一次会议上,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与相交数十年,也是梁漱溟本人十分尊敬的人毛泽东发生了激烈冲突,乃至毛泽东严厉批评他是"拿笔杆子杀人","野心家,伪君子"。这次冲突虽已载入历史,但重提此事,仍有借鉴于后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5)
正正是午休时间,台湾南投地检署一位检察官却没有休息,他拿出了小学生作业簿,在方格纸上,一笔一划写起字来。道起练字的原委,他说有次起诉书里面刚好有"沆瀣一气"四个字,电脑自然很快就打了出来,但他发现自己手写时,"沆瀣"两字竟然写不出来,他连问了三个检察官同事,居然也没有人会写。这位检察官说,"计算机用久了,字生疏了!"像乌龟的"龟"、忧郁的"郁"、结绳的"绳"等笔划复杂的字,越来越写不出,因为字的结构已不复记忆。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他开始利用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1916年,23岁的梁漱溟将自己所写的一本哲学书送给蔡元培,希望换取来北京大学读书的机会。某次,两人见面,蔡元培不等梁漱溟发问,主动说:"你的大作《究元决疑论》我拜读过了,有胆识,有立论,见解独到。我这次到北大当校  相似文献   

19.
聂慧丽 《人民论坛》2010,(4):164-165
梁漱溟的儒学思想形成于"五四"时期,在四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文化氛围中,他尽力"为孔子说个明白"。他揭示孔子"乐"的人生智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援儒学入民主和科学,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是1978年8月由商业系统调到市政协做财会工作的。到政协后我只知道做本身的财会具体工作,对政协的性质、任务一点也不了解。就在我到政协的那年10月份,政协在天津宾馆召开全委会议。在会上分配我做卖饭票和发放电影票工作,大会要求发放电影票,对常委以上领导按排号、坐位发放到本人。我将电影票装入信封,在写收票人姓名时,我将一位党外人士名字中的一个字误写成同音字。为这事领导找我谈话批评我说:“虽然写错一个字,但影响很不好,党外人士最厌烦将他的名字给写错,认为你对他不尊敬、不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