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过对受访青少年犯罪情境的分析后,发现青少年以同伴圈的方式集聚在一起,当一个具体情境出现的时候,他们长期以来在街头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角色分工等立即在具体情境中呈现和发生作用,其结果是导致了一个犯罪事件及犯罪青少年的产生。即时的具体情境,反映出的是一群青少年在长期街头社会生活的缩影,犯罪是他们的边缘化社会互动过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区青少年犯罪趋低龄化特征,已引起司法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在当前开展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就引起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矫正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尝试,希望能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晔  黄健明 《法制博览》2015,(2):171-172,170
本文从社区矫正工作的历史由来引入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环境下省会城市海口市的社区矫正工作现状,并通过当前海口市的社区矫正的工作现状对当前海口市社区矫正的工作特点进行总结,并由此分析海口市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最后对海口市的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蕾  闫麟 《法制博览》2013,(1):12-13
上海市社区矫正工作早于2002年就已经开展,经历了近十个年头,经过大量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上海实际、具有上海特色的社区矫正运作模式,本文将对上海市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优势的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如矫正人员人手不足、矫正人员素质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大众缺少对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关注以及社工待遇低等。正确分析当前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与机遇,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矫正工作发展新形式,有效的完善和发展上海市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社区青少年是特指具有上海市户籍,年龄在16至25岁周岁,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缺少监管的青少年,目前上海约有社区青少年6.3万人。2003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的意见》的通知, 正式决定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将社区青少年工作列入预防犯罪工作体系的三大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并确立了"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总体思路。随着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深入发展,将社区青少年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和社区青少年工作实际部门的共识,并引起了立法机关的关注。上海市人大于2003年11月提出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03-2007年)》,将"社区矫正和青少年事务管理方面的立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之中。2005年1月,团市委又向人大提出了《加快立法调研,尽快出台<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条例>》的议案,建议加快开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立法。本刊特邀请社区青少年工作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部门同志,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及其法治化问题展开笔谈。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笔者参与H市青少年社区矫正志愿服务活动,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必要性:一是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性;二是监狱刑不适用于青少年;三是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四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特殊性,指出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的过程中应强调充权,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立法的必要性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上海,社区青少年是特指具有上海市户籍,年龄在16至25岁周岁,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缺少监管的青少年,目前上海约有社区青少年6.3万人。2003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的意见》的通知, 正式决定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将社区青少年工作列入预防犯罪工作体系的三大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并确立了"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总体思路。随着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深入发展,将社区青少年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和社区青少年工作实际部门的共识,并引起了立法机关的关注。上海市人大于2003年11月提出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03-2007年)》,将"社区矫正和青少年事务管理方面的立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之中。2005年1月,团市委又向人大提出了《加快立法调研,尽快出台<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条例>》的议案,建议加快开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立法。本刊特邀请社区青少年工作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部门同志,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及其法治化问题展开笔谈。  相似文献   

8.
上海现已初步形成“政府推动、购买服务,部门指导、以块为主,社会参与、社团运作,依托社区、长效管理,网络支撑、资源共享”的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工作思路和运作方式。社区矫正组织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它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自愿性、亲和性等特征。违法犯罪青少年取保候审帮教工作的业务范围,包括按照“六必”要求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取保候审帮教管理工作网络,制定个性化的具体帮教方案等。重视并开展对狱内取保候审后重新犯罪人员的改造,是社区矫正组织工作范围的延伸,也是巩固改造成果、减少和预防犯罪的一项重要手段。加快社区矫正组织的培育和发展,需要进一步理顺社区矫正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消除培育发展社区矫正组织的法律障碍,积极为社区矫正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是承担着建设祖国的未来的重担,对青少年的教育至关重要。如今,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却令人堪忧,我国教育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相对缺乏,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是性格走向成熟同时也很叛逆的时期,必须要加强心理教育。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起步比较晚,同时,发展也很缓慢,本文就目前我国青少年发展的现状和一些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廉星 《法制博览》2024,(2):151-153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导致我国出现收入差距大、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结构不合理等现实问题,社会矛盾容易被加剧,很多青少年被迫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在我国也已成为普遍性的问题,本文基于此分析司法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现状,并给出建议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重新犯罪率是衡量刑法体系改造功能强弱的重要标准,近年来青少年重新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行行刑制度存在欠缺。本文在全面分析了青少年重新犯罪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为了弥补传统监禁刑的不足,新的行刑方式——社区矫正应当成为了犯罪青少年再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香港地区青少年罪犯的非监禁矫正体系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及矫正青少年罪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有必要辨析香港地区青少年罪犯术语、概述香港地区青少年犯罪形势、剖析香港地区青少年犯罪原因,对香港地区院舍训练式非监禁矫正体系及社区为本式非监禁矫正体系展开系统研究,进而从加强未成年人犯罪理论与原因研究、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法律体系、夯实未成年人社会矫正的社会基础及构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专业基础等维度提出大陆地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法制博览》2017,(30):22-24
社区矫正工作是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新型刑罚执行方式和矫正罪犯的方法,由于其受到立法滞后、矫正机构不清晰、队伍建设时间不长、社会力量支持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风险。认识和分析社区矫正工作的风险情况及其环节,是防范社区矫正工作风险的前提,也是推进社区矫正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做好社区矫正工作风险的防范,必须深化认识、风险预警,规范程序、明确职责,强化监督、健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社区青少年是特指具有上海市户籍,年龄在16至25岁周岁,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缺少监管的青少年,目前上海约有社区青少年6.3万人。2003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的意见》的通知, 正式决定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将社区青少年工作列入预防犯罪工作体系的三大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并确立了"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总体思路。随着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深入发展,将社区青少年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和社区青少年工作实际部门的共识,并引起了立法机关的关注。上海市人大于2003年11月提出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03-2007年)》,将"社区矫正和青少年事务管理方面的立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之中。2005年1月,团市委又向人大提出了《加快立法调研,尽快出台<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条例>》的议案,建议加快开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立法。本刊特邀请社区青少年工作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部门同志,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及其法治化问题展开笔谈。  相似文献   

15.
安小辉 《法制博览》2021,(2):124-125
西方很多国家在刑罚执行上都已经确定了社区矫正制度为主体地位,但是在我国来看,社区矫正制度却还是个新兴制度,处于一个发展阶段.社区矫正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刑罚执行方式,以改造给主,为犯罪人员提供了一个再次融入社会的机会.社区矫正制度的适用对节约司法成本、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16.
任寅静 《法制博览》2013,(10):130-131
2003年7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了在北京,上海等六省市开展试点工作。自2009年以来,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开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社区矫正工作有了明显的成效,本文将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入手,综合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违法分析及心理矫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主观方面的心理原因主要表现在反社会人格、从众心理、冲动型人格、自我认识模糊、自我情绪失控和责任感、道德感、公德心弱化。本文针对青少年违法的心理原因主要探索和实践了文化认知疗法、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合理情绪治疗、情感回归疗法以及以奖惩考核为基础的行为疗法等心理矫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犯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项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前美国的社区矫正已成为普遍适用的司法和执法形式,如果说1841年马萨诸塞州的鞋匠奥古斯塔的缓刑尝试是美国社区矫正的开端,那么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了,随着成人矫正以及相应法律制度的建立,美国犯罪青少年(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也得以迅速发展。 美国最初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形式是缓刑,源于1869年的马萨诸塞州,当时,该州通过的立法规定,允许慈善机构的部门对  相似文献   

19.
在社区矫正中,个案工作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工作方式,它具有严格的伦理价值、多样的理论支撑、丰富的会谈技巧,有助于帮助矫正对象利用社会资源、挖掘个人潜能,从而为对象自我角色、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本文分析了个案工作现状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机制之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社区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预防功能、教育功能、塑造功能、感化功能、治疗功能、控制功能等特殊优势,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其生存的优良环境,其成长的肥沃土壤,其身心健康的道德驯化的益友和心理矫治的良师。可以说,社区环境的优劣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从组织机构、教育管理、环境治理、矫正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社区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教育矫正青少年犯罪人方面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