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交是以和平方式实施国家对外政策的工具,其和平本质决定了外交手段与军事手段的根本不同。外交不是权力政治,也不是对外政策,而是按照一定规范和平处理国家间关系、落实对外政策的过程。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和平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对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不同的历史经验昭示:和平的外交战略而不是军事和战争战略,才是国家崛起的明智选择。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崛起的中国需要坚持和平的外交战略。坚持和平的外交战略,不是期待国家为外交准备任何成功的利器或其他实力资源,在国家强大之后展示武力,而是要充分利用好作为国家资源的外交工具。为此,不仅要关注和讨论外交,而且要把握外交的本质,从外交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按照外交规律办事,注重制度创新,让外交资源尽其所能,让外交人员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化与国际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文化是指人们的政治取向模式 ,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价值等内容。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 ,在国家层面上影响对外政策的内容 ,在个人层面上影响决策者的对外决策方法。政治文化是国际政治斗争的工具或手段 ,表现有二 :一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被用来宣扬、推行本国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政治文化差异是引起国家间关系对立和冲突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五大变化 ,包括外交从受意识形态制约转向按国家利益要求选择对外政策 ;从反体系外交转向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体系 ;从简单地按敌我友划线制定对外政策转向不结盟和全方位外交 ;从在美苏两超中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转向独立自主 ;从以政治、军事安全为外交主要任务转向重视经济外交等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法角度析“先发制人”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11事件后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对外战略对以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现行国际法律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可能成为大国使用武力推行其对外政策的理由,从而威胁到二战后经过几十年努力建立起来的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先发制人"战略并不能从国际法上的国家自卫权中找到法律根据,它是对国家自卫权的滥用。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必须发挥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共外交是国家的长期工程,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青年作为公共外交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力量,就在于它运用特定政策工具和传播技术使得国际及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介入青年群体社会化过程中,对内而言是凝聚中国青年力量、帮助青年接受国际观的洗礼和外交技能历练的手段,对外而言则是培育亲我、知我青年力量进而创造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外部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所有厉行禁毒的国家 ,禁毒无一例外是国家行为或政府行为。十多年来我省禁毒国际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国际实质性禁毒执法合作与现实斗争要求有较大差距 ,边境禁毒执法合作规模小、受制范围大 ;2、对推进替代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的边贸活动正面临新的困难 ;3、禁毒领域的某些方面是否允许开展对外合作尚未有政策规范。解决思路 :1、在对外政治外交以及经贸活动中要解放思想 ,有打“禁毒牌”意识 ;2、在禁毒国际和作中 ,应区别对待 ,善于谋略 ;3、掌握国外禁毒动态 ,逐渐学会对外合作的“游戏规则” ;4、争取国外有关企业、社团、科研机构的支持 ;5、抓好正在实施的禁毒国际合作项目 ;6、积极向中央提出建议 ,推进国际禁毒司法协助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外交评论》2014,(4):25-40
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在对外交往中需要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进行有效的相互转化,以实现国家利益。国家营销理论对国家战略的规划定位、体系设计与实施手段的分析框架,尤其是其对战略实施阶段的多元营销手段,可以用来分析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国家营销视野下的外交战略分析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国家战略定位和道路选择、外交战略体系设计、外交战略实施。中国外交首先要在国际体系层面找准国家定位,在国内层面找准政策定位,在外交路线上做出明确选择。中国逐渐将经济外交列为核心外交政策,辅之以公共外交、文化外交等政策手段,围绕"实力与权力之间的有效转化"这一核心议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进行外交布局。中国在价值塑造、市场细分、促销渠道等外交战略实施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国家利益是一国能够满足其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主权国家制定其对外政策的根本性影响因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对中国外交工作进行谋划布局,对外工作日益凸显出中国特色、中国风范和中国胸怀。习近平国家利益观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的国家利益观中,首先强烈凸显了国家主权安全这一国家核心利益;其次,当前中国外交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最后,实现中国国家利益有利于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强调中国责任担当,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9.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一种外交活动。文化外交具有间接性、渗透性、长期性、基础性的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外交在配合我国整体外交,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理念以及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外交谈判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是执行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外交谈判属外交学的研究范围。这里谈谈我对外交谈判的浅见,俾就教于广大读者。一、外交谈判遵循的原则外交谈判是国际交往的特殊形式,遵循特定的行为规范与原则,依笔者所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体原则人们经常使用“国际谈判”和“外交谈判”这两个概念来表示同一国际交往行为,这与外交谈判的主体规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对外政策研究,特别是对外政策的决策分析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和政治家们的兴趣,并成为政府机构确定其对外战略和预测别国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西方学者认为对外政策是国家用来处理它同边界以外的世界,特别是同其它国家的关系的原则和实践;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目标的手段,是国家在追求其自身利益时对待它国的行动进程。它涉及政府机关的决策行为及该国对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反映,也涉及决策者与国内政治的相互作用。对外政策是  相似文献   

12.
三中全会以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对外政策适时地进行了调整、充实和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现出更加鲜明的特点。我国的国际威望更加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更加增强。我们的朋友更多了,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好的外交工作新局面。我国对外政策调整的理论根据就是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近年来,邓小平同志就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国际战略格局、对外政策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了当代世界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精辟而深刻地揭示出当代世界的特征和国际格局的特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国际关系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形成了一套  相似文献   

13.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威慑政策是我国对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力与和平都是保证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手段,武力威慑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和平统一的实现,能够确保在“台独”出现时赢得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对“台独”进行威慑的可信度;掌握适度的威慑的力度;兼顾威慑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平衡;加强国际政治安全合作,培植支持力量,平衡外国敌对势力是保证“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威慑成功与实现“和平统一”的策略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试论军事外交的概念、定位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新宁 《外交评论》2009,26(3):48-57
军事外交,主要是指主权国家的国防部门及武装力量旨在增进和实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尤其是国防安全目标,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进行的交往、交涉和活动,是一国对外关系和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该国防政策在对外关系中的体现。军事外交具有六大功能,即国家利益实现过程的保障功能、谋局布势的塑造功能、纾解“安全困境”的增信功能、遏制现实和潜在对手战争企图的威慑功能、促进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服务功能及辅助战略决策的情报功能。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在保持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连续性的同时,也展现出新趋势和新特点。在战略和宏观层面,外交服务内政的主要任务和外交总体布局基本维持不变。在具体政策层面,仍然重视对美关系,提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在海洋权益争端和朝鲜核问题上,一方面保持原有政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行动更为积极,政策更加明确。在操作层面,"首脑外交"更加活跃,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坐标作用更加突出,外交工作的全局统筹、顶层设计、中层协调和一线执行等都得到强调和重视。这些新趋势是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外交的延续,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身份以及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要求,是中国政府和社会环境变迁的客观结果。这一发展趋势将会延续下去。鉴于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在增加,未来中国外交将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亟须在不同观念和利益、国内和国外、维稳和维权、国家利益和正义原则之间尽量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6.
《外交评论》2014,(4):78-106
美国"新黩武主义"或"新军国主义"是21世纪以来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一种国家安全政策,美国"黩武主义"对内把战争准备放在治国方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地位;对外把武力作为重要政策工具。其具体表现为长期维持着最庞大的军事机器(包括超强军力水平、广泛海外军事存在和庞大国防体制)、最为频繁地发动或卷入对外战争、始终把武备置于安全战略首位。美国"黩武主义"并非新现象,而是一种具有深刻历史—文化、法律—制度和经济—社会根源的外交与安全战略传统,在美国两党中都有众多拥趸。美国"黩武主义"虽然面临各种内外制约因素,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表现形式和实际影响不尽相同,但当今国际安全格局的单极性质,是其随时可能重新抬头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经济制裁一直是美国政府对外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重要政策工具。20世纪 90年代以来,伴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与美国国内政治出现的新情况,美国对外经济制裁政策又有了新的变化,这说明美国为了达到称霸全球的目的,将进一步利用经济手段加大对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内政的干涉力度。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英国外交的调整与走向王振华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总是同一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直接有关。随着国际环境的变迁和一个国家自身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发展变化,该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原则和设想就会不断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现实。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格局发生剧...  相似文献   

19.
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交语言是体现一国对外政策和捍卫一国利益的语言工具,是外交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联合和斗争的锐利武器。在外交工作实践中,准确、恰当地使用外交语言是对每一名外交官的基本要求。本文探讨了外交语言的概念、含义及特征。在深入分析讨论若干外交语言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辨证统一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公安民警在依法使用武力手段的过程中,存在违法使用武力手段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武力手段的操作与使用不当、控制不住现场和犯罪行为人及执法过程中给自身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带来安全隐患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规范武力手段操作与使用的前提下,运用实战模拟训练法,使公安民警形成规范使用武力手段的能力,进而达到防止违法和不当使用武力手段,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