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取得局部执政地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中央苏区建设,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在中央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从阶级关系、婚姻关系和宗族关系等方面,着力进行了社会关系的改造,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苏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实现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仍在历史生成之中。实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及其后继者毕生的价值追求,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从根本上说,人类的生存状态是由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路径在于对现存的社会关系实行革命性变革。鉴于此,马克思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和压迫现象的深层动因,试图引导无产阶级认清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旨在引导无产阶级从种种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是扬弃社会关系资本结构特质的产物,因此,将科学发展观置于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视域中予以解读,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领会其内涵,把握其实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关系的对抗性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缘由,社会关系的人本结构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核,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旨趣.  相似文献   

4.
李道军 《学习论坛》2006,22(3):74-76
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控功能主要是指法通过其所具有的内在的对社会有益的功用和效能而对社会利益关系乃至于作为整体存在的整个社会生活领域进行调控的方式。在现实的法治环境中,法正是以其功能而对现实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并最终对社会产生外在影响。法的功能有可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也有可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但是它并不影响法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质量。法的功能为法的作用的良好发挥设定了一个制度上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实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过去人们过分重视国家、忽视了社会,国家与社会是高度一体化的;当前,国家与社会虽然开始分离,但两者的关系仍处于失衡状态。我们要以“强国家-强社会”为目标.切实增强国家的权威性和社会的自主性,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作为国家协调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 ,其价值取向体现在 ,经济法追求的一般价值取向———实质正义和社会公正。经济法直接将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这是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独到之处 ,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经济法的三大原则 ,简明地表达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8.
中国梦是当下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需要激发和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人民的力量和支持中国发展的有识之士的力量,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基础。为了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从政治、经济、思想等三个方面整合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使其和谐有序。整合干群关系,形成风清气正、廉洁高效、自信开放的政治氛围,为中国力量提供群众基础;调整分配关系,形成分配合理、保障全面、充满活力的经济体系,为中国力量提供物质基础;调整各阶层思想中的异同关系,形成高度共识、正向多元、自觉认同的思想氛围,为中国力量提供精神纽带。三者和谐发展,有序推进为中国力量打造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课题,把实现“科学发展”和坚持“以人为本”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阐述及对20世纪九十年代东亚经济危机的分析,认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不仅包含自然资源(环境)的支撑可持续,也包括社会关系支撑的可持续,指出社会关系的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并就建立社会关系可持续发展体系,在当前所要解决的最为紧迫的四大社会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桂森 《求实》2007,(9):41-43
和谐社会以价值共享为前提,价值共享又是通过正义原则、关爱他人的仁爱原则、尊重他人的宽容原则和团结的原则来维系。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深刻领会公平正义、民主和法制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明 《党史文苑》2005,(8):8-9,18
1956年至1978年,中华民族在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现代化历程中历经了嬗变的阵阵巨痛,各种社会关系,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家治理到人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呈现出失衡与变异,由此引发对社会关系的整合理论与实践,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深刻巨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人权是政治价值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天赋的、抽象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和工人政党在斗争中要善于运用人权武器.以人权的全新视角分析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原则,对于高举马克思主义人权旗帜,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回击国际敌对势力的人权攻势,对我国顺利推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56年至1978年,中华民族在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现代化历程中历经了嬗变的阵阵巨痛,各种社会关系,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家治理到人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呈现出失衡与变异,由此引发对社会关系的整合理论与实践,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深刻巨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关系变革的重大课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何重新界定政府权限范围、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成为当前中国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是当前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府与社会内在逻辑关系看,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政府与社会关系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在厘清我国社会治理体系逻辑架构基础上,未来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应围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自我管理、调节能力而展开。  相似文献   

17.
邹安乐 《学习论坛》2006,3(11):10-12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发挥利益协调的价值功能;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推进科学发展的价值实践等。认真研究这些价值原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从哲学角度理解,和谐的社会关系就是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观、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是妥善处理上述三种关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张丽民 《实践》2006,(2):15-15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两个同等重要、共同向前推进的历史进程,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的双重目标。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社会和谐发展又可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从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涝灾害,到1999年北约轰炸我驻南大使馆,再到2003年的SARS。这些重大危机事件对我国的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虽然党和政府最终以开明、开放的态度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一场反危机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管理方式和政策制定的缺陷。认识和消除这些缺陷,确定危机管理中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对于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引导社会迅速摆脱危机,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社会改造原则。所谓社会改造原则,就是面对危机,对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