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震  方晓志 《东北亚论坛》2015,(3):104-113,128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其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作为传统的海洋强国,美国充分认识到其霸权是建立在对海洋控制的基础上的。进入后冷战时代,美国强化了对海洋的控制。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并开始大力发展海权。作为连接中美两国的唯一地理媒介,海洋事务成为双边关系的重要议程。两国在海权领域不仅有矛盾,也有合作。由于太平洋成为世界海洋体系的轴心地带,中美两国成为世界海洋战略格局中的主要国家,这种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中美海权合作主要包涵科技、经济、安全等领域,并且由于主客观因素,中美海权合作有深化的趋势,未来有可能成为推进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冷战时期叙利亚与美国关系长期冷淡,海湾战争后叙美关系得到较大改善;九一一事件后,在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怖主义战争中,叙美在如何界定恐怖主义和由谁主导反恐斗争的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叙利亚坚决反对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但在美国的压力下给予了一定合作;伊拉克战争后,美国迫使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结束了“叙黎特殊关系”,叙利亚处境较为孤立;未来叙美关系仍将在合作中存在根本性分歧,但继续保持合作。  相似文献   

3.
"后后冷战时代"观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美国政要“9·11”后提出的所谓“后后冷战时代”观进行了评析 ,认为此一提法既是美国政要对当前时代的一种概括 ,也包含潜在的战略意图 ,即借机整合世界 ,塑造反恐新形势下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对于“后后冷战时代”观 ,各国虽认识到其中的合理性 ,但也多少看清了美国背后的战略用心 ,因而并不积极呼应 ,致使这一概念未广泛流行。对于中国 ,“后后冷战时代”观能否成为国际通用的“范式”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体悟其背后的战略内涵 ,制定更为合理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4.
后冷战时代美国的印度尼西亚政策,是根据时代主题和美国对外大战略的改变而不断调整的。既要凸显现实性物质利益的获取,又要关注理想性非物质利益的扩展,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平衡特征。其真实目的和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尽力维护美国在东南亚的整体既得利益,服从和服务于美国的亚太战略。  相似文献   

5.
后冷战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十分严峻。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单边主义,长期对中国进行战略挤压,在中国周边国家建立了许多军事基地,对华形成战略包围。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是影响中国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但这些威胁又大都是潜在的。中国应在努力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回顾三大体系理论,然后从体系层次和国家层次分析美国对非洲的外交政策.结论是,相比而言,现实主义是解释美国对非政策的最好的体系理论;只有将体系层次的分析和国家层次的分析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美国的非洲政策.  相似文献   

7.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后冷战时代"的到来,全球安全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安全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安全意识逐渐让位于新安全意识.东盟也形成自己的新安全观,这种新安全观在安全要素、安全重心和安全范围等方面相对于传统安全观都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美国出于提升地缘政治影响力、和平演变越南等方面的考虑,不断强化与越南的关系。在此背景下,越南社会西化程度加深,其依靠美国抗衡中国的信心大增,成为美重返亚太的重要支点,美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增强。但也应看到,越南的大国平衡战略决定了越美合作的有限性,同时,美国内对美越关系的不同认知制约了美越关系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实力的变迁以及中国崛起的现实,美国政府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知也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既是美国因应国际政治格局变革的战略需要,也是两国国家行为互动的必然结果。美国对中国国家身份认知的调整突出反映了当前中美关系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复合型特点。当前中美关系发展虽然遇到了诸多困境,但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认知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评估两国关系时,这一要素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10.
11.
冷战后美国与印度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孆 《国际观察》2003,(2):39-45
美印关系在冷战结束后由原先的若即若离转变为持续升温,具体表现为:政治上从冷淡疏远到“战略性对话”,经济上从“施予-受赠”到“商务同盟”,军事上从一方有限援助到两军直接联系。其原因主要是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制约双方关系发展的外部因素发生了变化,而美印两国在谋求各自国家利益时也互有所求。但美印关系在未来发展中仍将受到各种因素的牵制。  相似文献   

12.
尹斌 《西亚非洲》2007,(5):30-35
欧盟与伊朗关系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了维护该地区的相对稳定和扩展自身的利益及影响力,欧盟对伊朗采取了不同于冷战后期(1979~1990年)的政策,逐步实施“以接触求转变”的政策。随着伊朗内政、外交的调整和中东地区形势的变动,该项政策在内容上经历了从“批评性对话”到“建设性对话”的转变,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式上凸显与美国不同的外交取向。  相似文献   

13.
以1991年苏联解体为最终标志,宣告了冷战时代的结束。苏联的解体,使美国解除了对其安全利益的最大威胁。美国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重心从应付全球性大战,转变为处理区域性冲突。冷战后美国的亚太地区安全战略可以概括为:以前沿存在为基石,以双边同盟关系为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强国”地位的进一步巩固,日本充当“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迅速膨胀。受此影响,日本对非外交也由冷战时期单纯强调经贸利益转向全面介入,不断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渗透力度,以求全面扩大在非洲的影响力。日本对非外交的“新重商主义”特征有所淡化,而“大国外交”意识则迅速增强。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朝鲜失去了原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无偿援助和经济发展的互相帮助,对外出口大幅度减少。1992年,朝鲜的对外贸易额从1991年的40多亿美元急剧下滑到27亿美元,并一直持续下跌,直至1998和1999年14亿美元左右的谷底00)90年代中期,朝鲜又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旱灾和洪灾),农业收成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朝鲜官方统计,1995年洪灾的损失高达150亿美元,粮食损失相当于1994年收成的17%。在上述双重因素的影响下,19943-1997年期间,朝鲜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两次粮食短缺。根据联合国世界食品援助项目(WFP)统计,1998年,朝鲜缺少170-220万吨粮食,占到朝鲜年度粮食总需求量的1/3—1/2。  相似文献   

16.
受全球化、科技革命、中国海上力量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美国国内对海权进行新的反思,海权终结论让位于海权不可或缺论,马汉与科贝特的海权理论受到新的审视,技术创新对海权的影响被格外关注。与新认知相伴的是美国海军战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从"由海向陆"转向"重返海洋控制",扩大海军舰队规模,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确定"全域进入"新职能,将中国作为西太平洋海权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对海权的再认识及政策调整,是其维持海洋霸权的自然逻辑发展,将加剧大国间的地缘战略竞争。  相似文献   

17.
葛红亮 《东南亚》2012,(2):16-21
2009年7月,美国在第16届东盟地区论坛上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宣布“重返”东南亚。以此为标志,美国南海政策出现了冷战后的第二次调整,由介入向深度介入发展。美国这一政策立场的转变固然与其在南海地区的重要商业利益有关,但在根本上由美国对华政策决定,是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延续和体现。从中美双边关系的角度来看,南海问题不仅成为研判中美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变量,更折射出长期以来中美双边关系中战略互疑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双轨政策”,即区别对待外国政府与人民,是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冷战中美国对东欧政策就是灵活运用“双轨政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冷战中美国对东欧“双轨政策”的研究,不仅能使我们进一步认清美国外交政策的特征,也有助于我们从东欧的角度出发,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中俄关系的发展使俄罗斯因素在中美关系中出现并发挥了有利于中国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可能持续存在 ,但目前作用有限 ,尚有潜力可挖。中俄关系中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要想使俄罗斯因素继续在中美关系中产生积极影响 ,应谨慎对待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俄罗斯因素作用的局限性也说明 ,冷战后大国关系中的合纵连横色彩已趋淡化 ,谋求合作以促进自身利益逐渐成为新趋势 ,从力量平衡的角度出发过分倚重一国抗衡另一国 ,既没有必要也不明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使外交作为非传统外交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外交事务中, 其无论是在形 式、内容还是在功能上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而且制度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当代中国外交发 展出来的一种新模式。特使外交的频繁使用和制度化发展是中国克服常驻外交有限性与外交事务 处理的专门化、多样化要求之间矛盾的灵活化处理, 是对拓展国际利益和实现外交转型的平衡性把 握, 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用国际主流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和融入国际体系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