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修洁 《党课》2013,(17):37-44
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共同追求,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需要根基、需要实践。建设“新国企”是国企人共同的责任,是成就中国梦的具体使命和实践。作为国企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只有把实现中国梦与建设“新国企”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才无愧于“战斗堡垒~时代先锋”这样伟大的称号。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实现中国梦,需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求,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团结动员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一、中国梦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实现中国梦是为了人,也要依靠人.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的内涵是丰富的,它既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大愿景,也包含着“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的个体期待。它既具有时代特征,也富有生活气息;既是国家和民族的努力目标,也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中国梦,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包含着每个国人的梦,依靠着每个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去实现它。归根结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相似文献   

5.
康渝生 《奋斗》2014,(3):14-14
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指明了中国梦的行动纲领,也强调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更彰显了中国梦的民主底蕴。民主是一种价值诉求,是让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制度保障。民主的本质是监督和制约权力,实现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全国人民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把“民族的梦”和“每个中国人的梦”结合起来,把民族复兴的“宏大述事”与关注民生的“个人生活”结合起来,把国家梦植根于国民个人的生活之中,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杨伟智 《前线》2013,(7):35-36
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个人之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它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愿,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大共识,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基本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篇彪炳史册的光辉文献。它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梦的重要成果,对“中国梦”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继续弘扬《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5,(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夙愿和追求,这绝不是某个人或党派组织就能独立完成的历史任务,它非合力而不能为,又缺合力理论而不可。恩格斯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无数力形成的历史合力推动的结果。现实架构下中国梦的实现有着足以形成历史合力的"五位一体"规划、"四个全面"深化、"三个倡导"实践等坚实的现实基础,构筑中国梦需要对这些现实基础之合力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13,(5):21-32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l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i人民的选择。北京电视台5月6日开始播出的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孙赫东 《奋斗》2013,(11):17-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这一阐释,体现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情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在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和幸福龙江上实现新的历史跨越,这既展示了未来五年龙江发展的奋斗愿景,也启动了五项强省富民的伟大工程,更引领了龙江科学发展的前进方向与幸福梦想。建设幸福龙江植根于中国梦之下.是对中国梦的深入解读与实践拓展,是以建设幸福龙江这一实践活动对中国梦更深刻的诠释。建设幸福龙江,打造龙江精神,实现龙江的复兴自强已成为当前龙江人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人类文明与世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奋斗。中国梦,也是民族的梦。  相似文献   

13.
宋博  裴桂清 《奋斗》2013,(7):48-4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引起国人广泛的共鸣。"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14.
程道光 《世纪桥》2014,(10):35-36
中国梦是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以"中国梦"统筹改革发展全局,不断扎实推进社会进步,是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持续动力。"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高度概括的囊括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在中国梦视域下,将"中国梦"这一深刻主题带入学生管理工作中来,构建以中国梦为核心价值观,进行的主题思想教育实践,在高校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推进中国梦教育在大学校园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涂小雨 《唯实》2014,(2):31-33
<正>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中国梦的命题着眼于历史、着眼于国家、着眼于人民,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发展息息相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团结一心、倾力以求,特别需要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勇挑重担、敢于担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凝聚和寄托了凡代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如何构建中国梦给我们带来了多重思考.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组织保障;群众是国家的主体,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命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中国梦的实现更要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孟丽  张璐 《党史文苑》2015,(6):62-64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如何构建中国梦给我们带来了多重思考。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组织保障;群众是国家的主体,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命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中国梦的实现更要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家对中国梦谈论的比较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201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作了重要的阐述。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4,(Z1):33-35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是人民的梦、每个中国人的梦。它涉及国家、民族和个人,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涉及国际和国内。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是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为之努力奋斗。当今,中国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冷战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新的更加全面的阐述和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为新的起点,中国道路进入了新阶段新境界。道路决定命运。传承历史、面向世界、面对当下、走向未来,坚持中国道路,需要强有力的领导,需要有先进正确的领导观念引领,因而也就需要率先并且不断变革领导观念。这一变革,既是冲破僵化,也要避免西化。变革首先是理念上的、价值导向上的,首要的是实现从发展导向到信仰导向的根本性变革。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核心价值体系,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的发展,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这是真正回到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根本理想和信仰;把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和每一个人的梦统一起来,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改革创新、开放包容、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这些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我们全党和全民的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