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欧阳旗 《学习月刊》2012,(20):103-103
作为税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一样,在抓好部门工作的同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为市场主体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利川市国税局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着力点,以"治庸问责"为突破口,扎实开展纳税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投资和经营环境。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确立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首先,充分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  相似文献   

2.
<正>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一)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转变发展理念为牵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为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全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力争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效果最佳省份。清理规范审批事项,按照"合法、效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破解之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高,但是,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民营企业治理机制上存在制度缺陷,人力资本短缺;当前民营投资进入领域仍然存在若干"禁区";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够畅通;民营企业选择的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等。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需要进行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推动民营经济的体制转型;放开投资领域准入限制;制定合理的税收扶持政策,进一步公平税负;完善保护民营经济的法律制度;加强民营经济的社会化服务支持;等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河南省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要最大限度地放宽行业准入,创造公平的政策条件;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引导,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帮助民营企业破解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加快改革开放,鼓励民企优化重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6,(3)
正推动供给侧改革必须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转变民营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经济服务化、发展低碳化、产业高端化、社会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等六大经济体系功能,利用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实现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真正转型升级。一、构建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治保障第一,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  相似文献   

6.
魏文静 《求实》2004,(8):46-48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 ,民营经济在金融市场却承受着诸多不公平的待遇 ,这既不利于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十分有害。因此 ,金融监管部门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深化改革 ,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民营经济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兵团民营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各级领导责任;调整所有制结构,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3,(4):53-61
<正>如今,随着吉林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的召开,吉林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幕已经拉起,但要完成民营经济大发展的"三个翻一番"目标,还任重道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思想观念要进一步解放当前,全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治理环境、优化服务,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已经全面展开,通过开展大讨论,要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清我省所处的阶段性省情特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  相似文献   

9.
季宁 《新长征》2013,(11):20-20
<正>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形式,更是推动安图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贯彻落实省、州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会议精神,关键是要结合安图县实际,突出打好招商、创业、环境"三张牌",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一、打好"招商牌",迅速扩张民营经济总量。牢牢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尽快增加民营经济总量,让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一是突出招商重点。立足资源禀赋,把伊利石产业招商作为主攻方向,坚  相似文献   

10.
鲍长山 《新长征》2014,(1):40-41
镇赉县紧紧围绕省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治理环境、优化服务,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活动,在全县上下实行全民发动,审县情、找差距、订目标,使大讨论活动成为推动全县民营经济快发展大发展的重要措施,全县各地、各部门群策群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蓬勃兴起。全方位搭建民营经济发展平台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3,(9):21-21
<正>伊通县把构筑民营经济"人才洼地"作为加快优秀人才向民营经济集聚、加速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断创新政策措施,引导激励民营经济人才创新创业。实行"绿卡服务"制度。对民营经济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随迁、随归的配偶,优先推荐就业;对其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13,(5):24-25
<正>200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实施了两轮民营经济腾飞战略,出台了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使全省民营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今年,省委、省政府再次召开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作出了"五大工程"、"翻一番"的工作部署,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3,(4):38-38
<正>早春二月,北国的吉林虽然还是冰天雪地,但空气里已经洋溢着春的气息。这春天的气息来自吉林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2月25日,短短1个半小时的会议向全省发出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动员令。由此,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这也是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我们和发达省份的差距,主要就差在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只有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才能富民强省,才能推动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推动新时期石家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到2020年实现小康石家庄的根本保证。近年来,随着我市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依靠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使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我市民营经济面临的客观发展环境与内因环境还存在缺陷。必须找准民营经济发展的"命门之穴",在优化内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全力提升民营经济整体实力,才能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民营经济腾飞需要良好的税收环境:依法治税,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引导、服务的作用;治理收费渠道,规范税费分配,减轻民企负担;把培植税源与税收征管结合,提供发展民营经济与税收遵从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过20多年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中国发展的模式也引起了世界的赞扬和思索: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放弃了原有国有体制下"绝对公平"的追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大大提高并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城市实施了"下放经营权"、"承包、包税制"等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实施搞活民营经济的"渐进式"改革方针,不仅使得经济的总量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城市原有国有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正观点提示: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国家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7,(3)
<正>民营经济占东北经济的半壁江山,是全面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力量。发展民营经济既是实现"全面振兴"的一个重要任务,又是一个必要条件。我省民营经济起步晚、发展慢,综合实力与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快速和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确保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9.
刘森 《新长征》2014,(1):42-43
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促进就业的"发动机"。近年来,汪清县委、县政府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来抓,围绕项目建设开展工作,相继引入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扎根汪清,使全县民营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抓动员,强化突出民营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13,(10):16-17
<正>在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春天般的"奇迹",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发展格局。当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全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上指出"我们和发达省份的差距,主要就是差在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时,双辽市委、市政府开始对比发展找差距,冷静思考找出路,适时提出了"加速赶超跨越,实现全面振兴"的"双辽梦",并以此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着重从四方面入手,全力壮大民营经济,实现振兴梦想。打开思想之门,让创业的激情奔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