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企业跨国并购的国内法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跨国并购作为一种外资进入模式,在其日益盛行的今天给东道国的国内法律制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挑战。入世的中国应当及时建立起完善的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本文首先对企业跨国并购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通过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立法的现状分析,提出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结合外国立法实践,对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截止1994年底,经我国批准建立的境外投资项目已有4642个,中方总投资额已达52。4亿美元。然而,由于人们对跨国经营的意义的认识不充分,许多企业仍不知该如何走向国际市场,加之,从整体上看我国尚缺乏宏观上的政策鼓励和法律引导,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潜力和作用尚未能充分发挥。笔者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看法,意在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之发展、完善,让中国企业以新的姿态步入新的世纪。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意义 企业走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可以起到“渠道”、“桥梁”、“牵线”、“破壁”、“大使”的重要作用,它在整个的国际经济动作中的各个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中仅着重从跨国经营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作用阐述几点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投资竞争的几点思考郭诗英随着我国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加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大批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向海外投资,一批根植于中国的跨国企业正在形成。这些新兴的跨国企业,在搜集国际市场商业信息,打开各国的贸易渠道,建立国际市场的销售...  相似文献   

4.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战略与我国汽车企业的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加入WTO,跨国汽车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市场."6 3"跨国汽车巨头(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日产 PSA、本田、宝马)不仅在2002年全部进入我国,而且通过合资、独资的方式占领了我国汽车市场的95%的份额.  相似文献   

5.
跨国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4名高管涉嫌商业贿赂被中国警方控制。公安部通报称,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方式,向政府部门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机构或人员大肆行贿。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进口产品进入了国内市场,其中也包括一些进口产品以倾销价格进入国内市场,损害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利益。尤其是"入世"以来,我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而面临的反倾销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原本脆弱的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损失。目前,倾销与反倾销已经成为发展我国外贸事业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外资并购领域中的反垄断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至今年,中国入世已逾六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的开放程度日益深化,与国际接轨和走入国际市场也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趋势。投资机会的增多和大量投资资金的涌入使中国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良机,接受外资并购在推动我国企业实行规模效益、增强企业竞争,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竞争和威胁,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源于外资并购形成的垄断问题。解决外资并购形成的垄断威胁,并建立我国完善的反垄断法律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将着重论述在跨国并购领域中产生的垄断问题,以及针对此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李立娟 《法人》2015,(1):62-63
如何打破目前汽车销售中最核心的三种制度:总销售代理制度、独家许可制度、区域销售代理制度,成为打破反垄断僵局的突破点2015年1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实施。该《意见》由十部委于2014年9月发布,其中明确要求规范汽车维修售后服务市场,打破汽车生产企业对于汽车维修技术和配件渠道的垄断,维护消费者权益。对打破4S店汽车配件渠  相似文献   

9.
经销商是传统的市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渠道扁平化时代,很多经销企业面临茫然的困境。其实经销商的优势是多方面的,比如熟悉当地市场,拥有现成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力量等。在厂家看来,经销商就是一个稳定的大客户,不论如  相似文献   

10.
浅议跨国银行并表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并表监管成为跨国银行的一大焦点。随着中国入世和外资银行政策的放开,并表监管的问题逐步提上日程,我国银监会现在正全力关注并表监管的实施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欧盟和美国在银行并表监管实施后,对中国实施并表监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晨 《法人》2006,(6):58-61
中国的炼化和销售环节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局面,在国家牢牢控制上游业务的情况下,中下游自然成了各跨国巨头参与鏖战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跨国投资活动也日益增多,这不仅体现在外国资本的注入,更引人注目的是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踏上跨国经营之路。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可以到海外进行投资。但是,同时应引起注意的是跨国经营的风险的规避问题,如果没有一套和国际接轨的风险规避法律体制,这些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很有可能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探讨了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规避有关的法律问题。 一、跨国经营中的风险 企业经营的风险根源于经营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所具…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工业专利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鹏飞 《知识产权》2004,14(3):32-36
专利作为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已被社会所公认.同样,利用专利制度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提升汽车制造业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工作现状的分析,借鉴跨国汽车公司的经验,对此问题加以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玮 《法制与社会》2012,(17):180-181
跨国并购是指一公司企业跨越国界以吸收合并或通过购买其他公司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的形式,实现对该公司企业实际控制的一种经营活动。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是跨国并购的一种方式,本文从法学和管理学角度分析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所带来的问题。在本文最后,对跨国公司并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作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广角     
日本汽车企业加快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宣布,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近期又认定了64件驰名商标,日本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的“NISSAN”和“尼桑”商标便是其中之一。业内人士表示,“尼桑”作为首个被国内认定的外国汽车驰名商标,可以看作是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知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度发展,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迅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发生地之一的美国已经建立起了跨国并购反补贴法律规制,且深层次上缘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跨国并购的目的疑虑,故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实行严苛的审查,拒绝所谓的基于政府补贴的跨国并购.我国应完善跨国并购反补贴法律制度,在拟出台的《外国投资法》和将来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跨国并购反补贴条款,并完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补贴和融资政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的迅猛发展,跨国并购成为当今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跨国并购兴起的原因耐人寻味,值得深思。同时,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对西方国家有关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则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规制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体系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与跨过企业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促进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行贿屡被曝光。跨国贿赂犯罪不仅降低了市场效率,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危害了东道国的民族、新兴企业,而且威胁着国际经济的稳定与安全。虽然我国一向重视打击腐败犯罪,但是在打击跨国贿赂犯罪方面经验不足、研究不够,在认识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亟待采取切实有效的刑事政策,寻求突破性的出路,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5条贸易权1、在不损害中国以符合《WTO协定》方式控制贸易的条件下,中国应逐步放宽贸易权的取得及范围,以便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年内使所有在中国的企业都有权在中国整个关税区内对所有货物经营贸易,但附件2A内所列依本协定继续实行国家垄断贸易者除外。对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专利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入世以后,随着国内市场向外国企业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将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企业是否能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住脚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关键是靠技术创新,更主要是靠专利技术.国外企业对利用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开拓国际市场的经营战略极为重视.几年前,美国、日本、欧洲多家著名企业就曾联合委托美国某著名机构,进行了"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的专题研究,并在我国申请大量专利,充分利用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创造的智力资产,与我国企业争夺人世之后的中国市场.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早在数年前"狼来了"的喊声就不绝于耳,但国内企业的专利工作却发展缓慢,情况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