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剑  石蕊 《法治与社会》2007,(11):17-17
众所周知,人权是指作为人类成员的权利或者人之所以为人而应然享有的权利。在人权之存在形态上,一般的人权理论认为人权有自然权利、法律权利和实有权利之分。从本质意义上讲,人权是“与生俱来的权利”、“固有的权利”,具有绝对性。西方学者习惯把人权称为“天赋人权”,  相似文献   

2.
不可克减的权利与习惯法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可克减的权利”是指缔约国在任何情:兄下,包括紧急状态或战争时期,都不得减损或损害人权条约所规定的某些特定权利。到目前为止,一些综合性人权条约以及国际人道法条约都规定了不可克减的权利条款。本文主要通过对人权条约的不可克减权利条款、司法判例、人权条约机构的解释以及国际法学界见解的综合考察,分析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不可克减权利与习惯法规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振奎 《内蒙古检察》2004,(2):19-19,45
公民,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人。人权,起初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特权而指出来的一个口号。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侵犯人权的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的胜利成果,所以说我国的人权具有真实性、平等性和广泛性。本文仅从驻所检察的角度来简述我国公民人权是如何受到法律充分保障的。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什么意义上的权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权与法律权利具有密切联系,绝大部分人权需要同时具有法律权利性质,但人权与法律权利并不是一个概念。人权原意是指某种价值、道德观念,因而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道德不同于法律,但道德意义上的权利这一命题是可以成立的。本文与当代西方人权学说在人权是道德权利的解释上有原则区别。本文还对“天赋人权”一词的译名作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正>人权是人作为人的一种"类"的权利。强调人权的"类"的权利,是因为人权是基于人的共性而抽象出来的一种权利。人权起源早于人权概念的形成,但人权究竟是如何起源的,理论上的解释主要有"自然权利说"、"契约构造说"。但是,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自然权利说"与"契约构造说"虽然可以论证人权的正当性,但却不能解释人权的历史起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人权”?人权是指人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就是人的权利,是人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人权”适用每一个人,是不可剥夺的。真正的“人权”必须是人的各方面的权利的统一,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公民权利体系。只有在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之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自由,实现真正的人权。  相似文献   

7.
关今华  李佳 《法律科学》2007,25(1):32-46
人权概念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延展性决定了人权概念的动态变化,人权是对抗性权利、道德权利、习惯性权利、普遍权利,同时也是法律权利.人权的本质在于对弱势方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8.
<正> 1992年1月13日,北京大学法律系举行了法理学博士生夏勇的毕业论文答辩会。夏勇的论文题目是《人权概念起源初论》,约14万字,探讨了权利现象与权利概念、古代人权萌芽、近代人权概念的产生。在该文里,作者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以下观点: 1.人权概念主要由哲学上的人道概念和法学上的权利概念构成。离开人道概念来谈人权,就会把人权囿于法定权利;离开权利概念来谈人权,就会流于空泛的人道主义。作为人权概念构成要素的人道概念和权利概念都是特定意义上的。人权概念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这两个要素的产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曦 《中国检察官》2009,(12):42-44
一、理论背景分析及对程序至上主义的追问 在美国人看来.人权可以被分为个体性权利和集体性权利,后者又被称为社会安全或社会秩序。美国的刑事诉讼中的人权观仅仅限于个体性权利。而并未明确将集体性人权的概念纳人到人权的范畴中去。这一思想在其宪法以及宪法权利法案的字里行间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美国大众的眼中.  相似文献   

10.
论人权的主体与主体的人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认为,在人权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人权主体泛化与主体人权泛化两种倾向。针对这种“泛人权论”,作者指出,“人权主体”与“权利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权主体应主要限定于个人,人权是一种个人权利,有必要澄清人权主体的个体性问题中的几个模糊认识;人权有应有权利、法规权利、习惯权利和现实权利四种形态,并各具不同作用,人权并非没有客观标准和确定内容,人权分为基本人权和非基本人权,当前我国应把人权建设重心放在基本人权上。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探讨的必要性人权,是指人的个体或群体,基于人的本性,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基于一定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为了自身的自由生存、自由活动、自由发展以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必须平等具有的权利。自由是人权的内容要素,平等是人权的形式要素。①目前人权保障的重要文  相似文献   

12.
人权,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按其本性来说,适用人类社会的一切人。它是不可剥夺的,有些基本自由和权利,是不可侵犯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权利是我国的基本方针。人权保障是我国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根本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人权视为资产阶级专利,不敢谈及社会主义人权,在以往的检察实践中从人权保障的角度考虑问题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权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性,也都有其特殊性。 什么是人权?我同意这种观点:人权就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享有和应享有的权利。它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很显然,按照这种认识,无论把人权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或一种制度,都有其特殊性,也都有其普遍性。 首先,我们看这一概念的主体——人。当指整个人类所有人时,它是普遍的;当指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人时,它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当指张三、李四某一具体人时,它则是特殊的。其次,我们再看这一概念的客体——权利。当指一切权利时,它是普遍的;当指已  相似文献   

14.
人权作为一种法律权利,既是对人的道德权利(应有权利)的确认,又是人的现实权利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从道德权利、法律权利和现实权利三个层面,对比分析了列宁和邓小平的人权观,既细致地说明了他们人权思想的不同着力点,又概括出其区别于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本质特征。在应有权利层面上,他们坚持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以集体人权为核心,将个体人权寓于集体人权之中,从而实现了人权中普遍形式和特殊内容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法律权利层面上,他们坚持人权立法和司法保障的阶级性和全民性的统一,而以阶级性为基础,全民性为归宿;在实有权利层面上,他们又坚持人权实现的条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并都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积极开辟广大人民群众人权实现的现实道路。本文通过上述有说服力的对比分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科学性,同时回击了西方“人权卫士”对我国人权状况的恶意攻击,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人权维护方面的真实现状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强调数字人权是人权泛化的结果,实际上是对数字人权的误读。数字人权的权利主体从来都只是自然人,现有关于数字人权的研究从未将人工智能纳入人权主体范畴,而“信息人”本质上也是线下生物人在数字空间中的映射,并不存在所谓的人权主体泛化问题。在数字人权内容方面,传统人权数字化新样态并未脱离人权本质,而人权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应当具有包容性,诸如上网权、个人数据权等新兴权利正逐步进入人权保障射程范围之内,并非利用数字技术变造人权。在数字人权概念证立方面,人权的内部证成要素并无统一标准,但数字人权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发展而来的,具有证成的人性根基,在体系定位上应属于兼具继承与发展双重面向的新兴人权范畴。  相似文献   

16.
<正> 人权、通俗来说,是指人作为“人”所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根据法律学的一般解释,“权利”是指人民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利益。所以,人权也可以解释为人民享有的利益。这种利益并非仅指经济利益,而是泛指社会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程度和承认程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一个国家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程度,体现了这个国家实行民主宪政制度的真实水平。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7.
人权,通俗来说,是指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的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程度,体现了这个国家实行民主宪政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人权的概念首先来源于自然法学派天赋人权的观念,它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之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人的权利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制度,当我们说某个人享有某种权利时,是说他拥有某种资格、利益、力量或主张.别人负有不得侵夺、不得妨碍的义务.因此,就有必要时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权利加以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徐炳 《法学研究》1989,(3):1-10
人权是每个人湏臾不可离开的权利,理所当然,它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最基本的问题。人权理论虽然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但是,这个命题本身超越了阶级差别,超越了民族、种族界限,超越了国家疆界,因此,人权一经提出就成了全人类的共同口号,成了全人类要求生存、发展、进步的共同旗帜。  相似文献   

20.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也是在历史上被资产阶级学者们搞得最为混乱不堪的问题之一。人权观念的萌芽和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权观念,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斯多噶学派学者们所阐明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思想,但是,明确的近代意义上的人权观念则是由资产阶级学者们所首倡的。十七、十八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