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晓玲 《世纪桥》2012,(3):74-75
中华道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源泉,其蕴涵的优秀思想对于现代人仍然深具启发性。本文简略阐释中华道德之丰富内涵,诸如:仁爱思想、以义为上、道德践行等,而后,在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与社会急剧变迁对中华传统道德形成巨大冲击的背景下,研究国人道德冷漠之原因。探寻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在于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制度建设,用完善的社会制度和全社会力量为道德"撑腰"。  相似文献   

2.
陈筱倩 《世纪桥》2011,(21):51-52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它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规范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凝结了所处时代的执政者(或阶级)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也会有所改变,但不管在哪个时代,其当时的道德要求都是高于当时的现实存在的,就如同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一样,道德就是一种"希望"式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它是可以到达的驿站,又必将是被驶过的港湾。本文通过对道德的历史发展规律的追寻,觅得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一致性的现实,从而对道德的这种"希望"性展开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在扶贫、救灾、助困、卫生、教育等领域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慈善事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最近几年来,各种慈善排行榜的推出,更把社会公众的目光引向关于中国慈善精神的探讨。在各种对富人的批评和谴责声中,出现了"为富不仁"的字眼。"为富不仁"的结论隐含着一个道德预设:不慈善就是不道德。慈善与道德的关系究竟如何?本文从慈善起源,意识与道德的关系以及中西慈善意识的差别所带来的慈善事业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就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慈善以及慈善意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灵寿县委大院受到中央和省、市多家媒体关注。省文明委发出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要学习灵寿"最美县委大院"精神的倡议,省市委主要领导也作出重要批示。灵寿县委大院为何赢得了各级领导、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赞誉,为什么说"最美"?"美"在哪里?本文以历史的眼光和辩证的逻辑论证了河北灵寿"最美县委大院"所具备的"最美"缘由、"最美"意蕴和"最美"启示。  相似文献   

5.
卓新平 《学习月刊》2012,(17):21-23
"老人跌倒该不该救"、"幼儿被车碾压路人视而不见",一些原本并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成为时下社会热议的话题,现代道德观念和准则中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返老还童"真使人感到悲哀。中国社会对信仰的关注确实到了该反思、"该补课"的时候了。实际上,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  相似文献   

6.
葛慧君 《党建》2014,(10):21-22
正发现、宣传、学习、争做"最美浙江人"是浙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自2012年9月以来,浙江紧紧抓住"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等感人事迹在社会广为传颂的契机,在全省持续、广泛地开展了"最美浙江人"主题活动。"最美个体"和"最美群体"竞相涌现,成为浙江道德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立足凝魂聚气,在价值引领上求深化发挥"最美浙江人"更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必须紧跟时代要求,进一步提炼、升华"最美浙江人"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价值。致力于倡导"向善之美"。向善是一种最本质、最人性的道德诉求。一个人有了向善之心,才能充  相似文献   

7.
赵蓓蓓 《学习导报》2011,(18):44-44
"遵纪守法"这个词,差不多人人都能脱口而出,党员干部就更不用说了。可这话,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西谚说:"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的确,法律不过是维持社会基本秩序及公平正义的最基本的规范,是底线。那为什么说,党员干部要遵从这"最低的道德要求”,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8.
任何社会秩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道德作为支撑。作为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它应包括个人道德、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政治道德等不同层面。在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中,不同层面的道德规范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在这些不同层面的道德之中,政治道德由于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统率作用,因而也就具有优先性的特点。何以政治道德具有优先性呢?这是因为政治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政治道德优先性原则隐含这样一些机理:必须首先通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去理解人的行为,必须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去观察和研究人的行为;对个人的道德…  相似文献   

9.
诸葛慧艳 《党建》2012,(7):38-38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深入持久地开展“做最美衢州人”道德实践活动,努力营造真、善、美的社会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法律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道德在软法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论证了现代道德的主体性、普遍性、自由性、契约性和公共性与软法发展的内在关联,指出现代道德是软法发展的"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11.
对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要有深刻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道德状况总体判断不能简单地用道德滑坡、道德爬坡来判断。社会中有"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路人,但也有"最美妈妈"们。有极端事件存在,但慈善组织、志愿者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我们的城市文明、民主法制意识、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2.
张芳芳 《世纪桥》2012,(17):71-72
道德与利益是一致的,自古代以来就有不少人对道德回报问题进行思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不可不讲求功利,形成"义利统一,以义统利"的局面。对道德回报不仅是对道德人的尊重,也是社会公正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晔子 《前线》2012,(7):107-109
最近,关于我国社会道德状况的讨论很多。目前社会的道德状况究竟如何,是不是遭遇了“道德寒冬”?记者就如何理性地看待我国道德现状,在普通市民层面有哪些伦理道德是需要规范的,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平台等问题,专访了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社会道德领域既出现了"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等许多"道德典型",也发生了诸如"毒奶粉"、"器官贩卖"、"小悦悦"等"伦理事故"。根除导致社会道德"发病"的"病菌",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会道德体系,是当前伦理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王军魁 《世纪桥》2010,(7):70-71
传统道德泛化对政治、经济及整个社会都是有害的。要确保现代社会道德的健康运行,加强现代社会道德的建设,就必须对道德予以科学的社会定位,正确认识和确定道德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存在和发挥其作用的根据和理由、范围和限度、层次和要求、角色和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葛晨虹 《求贤》2013,(2):37-38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十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道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从目前道德热点引发的社会讨论看,公众对道德问题的基本判断和价值诉求主流是健康的,但社会中的确存在不少不讲道德的现象。如何看待社会道德现状,“道德社会病”的症结何在,又该如何治理?这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不容忽视的道德问题。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失范(社会规范的缺失或失灵),造成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缺失、缺位或不适宜,导致道德的规范功能弱化甚至失灵,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即道德失范。造成道德失范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结构、道德教育、道德评价标准失落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3,(12)
提升道德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图伟业,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更关系到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在当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领域都折射出道德力式微的景象。市场经济衍生利益优先思维惯性的影响,多元文化激荡造成的道德选择迷惘,社会管理滞后对道德失范现象的助推,是当前中国道德力式微的根源。利益调节、社会奖罚、舆论引导、制度保障等机制是当前中国道德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宣言 《党建》2012,(10):32-32
道德建设是一项全民共建共享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抓手、硬化举措、实化载体,推动形成人人热情参与、个个自觉践行的生动局面。近年来,安徽等地通过建立"道德档案"、开设"爱心银行"、发放"道德信贷"等方法手段,推动让更多"凡人"常有善举,在道德建设大众化、常态化、实效化上作了积极探索。让"凡人"常有善举,就要打造事事可为的平台。构筑道德大厦,需要危急时刻的英雄壮举,也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举手之劳。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6)
网络负面道德环境是网络危机传播的基本环境因素之一,网络负面道德环境体系包括网络社会的道德泛化、道德低俗化、道德苛刻化、道德弱化等,表现为道德越位、道德缺位和道德错位,这些负面环境对网络社会危机传播起到推动和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