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安顺 《桂海论丛》2002,18(6):77-79
广西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 ,要把重视点的建设与重视线的规划和面的贯通相结合 ,改善广西民族文化景观资源发挥优势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要把坚持民族特色和流行时尚相结合 ,焕发广西民族文化风情资源的勃勃生机 ;要把重民族传统与重现代创新精神相结合 ,发挥广西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优势 ,才能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  相似文献   

2.
正它收藏悠久的历史,传承千年的文化;在发扬民族文化的阵地上,它壮志前行。它就是广西民族博物馆。青秀山下,邕江之畔,有一座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它就是广西民族博物馆。在悠悠的八桂历史长河中,广西民族博物馆甘当拾贝者,将八桂大地上的民族文化明珠呈现给世人。10年来,广西民族  相似文献   

3.
<正>常熟是中国传统家具流派之一苏作家具的发祥地。至清末民初,已形成了诸如谢瑞泰、支瑞丰、周复泰等一大批红木名店老字号。红木雕刻制品作为全市出口产品的三大支柱之一,远销欧美和中东20多个国家地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近40%,被誉为"红木之乡"。近日,常熟市政协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就保护红木制作工艺,振兴红木特色产业积极建言。一是要在精品发展上下功夫。走与  相似文献   

4.
田亚洲 《人民论坛》2011,(11):196-197
在国家不断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提倡民族文化活化的今天,民族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日趋普遍。从民族文化于设计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总结出民族文化活化于当下设计,应从民族色彩、汉文字、中国绘画形式和综合文化思想观念等诸方面进行重新审视与学习,并与时代相结合,从而设计出具有民族与时代特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不断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提倡民族文化活化的今天,民族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日趋普遍。从民族文化于设计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总结出民族文化活化于当下设计,应从民族色彩、汉文字、中国绘画形式和综合文化思想观念等诸方面进行重新审视与学习,并与时代相结合,从而设计出具有民族与时代特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6,(13):F0003-F0003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6月9日晚上,广西大型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在人民大会堂上演。为“2006北京&#183;广西文化舟”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7.
阳光明媚的周末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感受这恢弘建筑中珍藏的民族经典是一件无比惬意的事。坐落在青环路上的广西民族博物馆,远离喧嚣,每周二到周日向市民免费开放,正是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听闻1月15日~2月25日,由广西艺术学院和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博物馆·美与时尚"首届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展正在火热开展,记者在和煦的微风中踏上了探访之路。走进展厅,淡黄的光束投射在"博物馆·美与时尚"首届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展的展牌上,旁边是几十幅创意展品  相似文献   

8.
<正>获得"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李蓉丽,从事民族服饰的设计、制作20多年,她公司生产的民族工艺品在云南的旅游市场受到追捧。2016年她申报"百名人才"项目资助。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如何与现代社会相融,这既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甚至也是家庭和社会问题。李蓉丽在做"刺绣"项目时,通过创新性的"公司设计+农户手工刺绣+生产工艺再次提升改进"的模式,既做出了文化艺术的精品,又传承了云南多地的民族手工技艺,同时还帮助妇女就业,间接解决了乡村  相似文献   

9.
获奖作品:纳西族作家和晓梅的《呼喊到达的距离》、白族诗人何永飞的《茶马古道记》和佤族作家伊蒙红木的《最后的秘境——佤族山寨的文化生存报告》9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民族宗教委、省文联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云南获奖作家作品暨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与会人员围绕3部获奖作品,深入研讨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繁荣发展云南民族文学事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云南文学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杨素刚 《传承》2009,(4):166-168
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其生态文化是互相联系的和相互影响的。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广西民族地区的生态与文化是丰富多样的;研究壮族、苗族、彝族居住区生态环境及其文化关系,进一步阐明广西少数民族生态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20,(9)
正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广西农历三月初三,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2014年3月13日,广西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旨在通过这一民族传统节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3月24日,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广西创新2020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其生态文化是互相联系的和相互影响的.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广西民族地区的生态与文化是丰富多样的;研究壮族、苗族、彝族居住区生态环境及其文化关系,进一步阐明广西少数民族生态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论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继红 《桂海论丛》2003,19(1):92-94
广西具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要使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必须在充分认识广西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大力培育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梁柰 《当代广西》2015,(4):50-51
<正>节庆旅游是文化旅游深度发展的结果。广西节庆旅游是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开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也丰富了广西文化旅游的内容;随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阻碍发展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瓶颈目前,广西大量丰富多彩的节庆样式相继被挖掘,开发内容不断加深,大力创建和发展强有力并独具代表性的节庆旅游品牌,在广西旅游业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有发展前景的专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广西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昔日相对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灭失的严重危机。因此,精心打造广西民族文化特色,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整理、规划,对促进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广西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昔日相对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灭失的严重危机。因此,精心打造广西民族文化特色,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杨筱静  王坤茜 《前沿》2014,(23):220-22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多倾向着对绿色、时尚、回归大自然的多元化追求,但体现自然、朴素、古典的木质首饰依然受人青睐。文章通过对红木材质及传统银饰文化和镶银工艺的介绍,从红木首饰材质和材质搭配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在首饰设计中如何运用红木材质特征与中国传统银饰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为现代首饰开发设计能够更体现出中国古典美韵味做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4,(23):25-26
近年来,随着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广西的文化节庆活动逐渐活跃并形成特色,由此也引起人们对节庆文化、民族文化的思考。如何继承和弘扬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利用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既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课题,也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命题。为此,本期特推出“壮乡文化”专题,抛砖引玉,以期待更多发展广西文化的良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重要题词,饱含党中央对广西的深情厚爱和殷切期望。其中,让民族文化"壮"起来,让精神文明"美"起来,成为壮美广西建设的题中之义、必然要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山清水秀的八桂大地,12个世居民族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多彩民族文化和时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绚丽画卷。如今,奋力开启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  相似文献   

20.
<正>行走西南大地,总能不期而遇一种古远宏壮的金鸣之声,振振于山川湖泊、城市乡村,仿佛穿越时光而来。这是铜鼓金声。历经2000多年,铜鼓俨然成为西南各民族的一个文化象征。尤其在广西河池西部、南部的红水河流域的壮、瑶、苗族村寨,铜鼓更是伴随着多彩的民俗活动成为广西独特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