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来,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其研究成果,比较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实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上。梳理并分析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状况,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汤红兵 《政策》2013,(7):40-41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92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这92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2年,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9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南,进行党的建设、领导社会革命、实施国家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套理论体系,逐渐从学术界、精英  相似文献   

5.
张潇文 《群众》2012,(10):50-51
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举措,也是弘扬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落脚点。省委实施文化工程和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分为领导者的推进过程、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和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三个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与三个环节中各要素主体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必须重视发挥三个要素主体的有效性,加快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8.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是要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特别是"三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还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紧密结合现实实践和时代条件,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梁英 《青年论坛》2010,(1):39-41
积极探索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时代赋予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社会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法;互联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征决定的,本文力图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如何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三方面,探析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
柳建辉 《人民论坛》2011,(7):208-209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倡导优良学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弘扬优良学风,克服不良文风就要善于用事实、典型说话,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话,力戒长、空、假,倡导短、实、新,推进科学理论走向大众。理论工作者要在大众化语言、生活语言阐述上掌握硬功夫、练就真本事。  相似文献   

12.
周国琴 《求索》2012,(7):179-18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是关键,大众化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确立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快速稳定的发展.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巩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度,使思想武器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以及农村宣教力量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农村地区的推进。为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马克思主义建构环境,通过完善宣教渠道来构建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以及提升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理论水平,不断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海燕 《传承》2009,(14):26-27
确立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快速稳定的发展。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巩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度,使思想武器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6.
李本松 《桂海论丛》2010,26(6):17-21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中有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对中国而言:中国化)、大众化、当代化。在这三者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和当代化的起点前提和内容主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的实践主体和实现力量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是其大众化和中国化的理论要求和实践定位。中国化、大众化、当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中的三个要求、内容、侧面,中国化是起点,大众化是目的,当代化是贯穿主线,它们有机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7.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人心。在社会意识形态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为了使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在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有机统一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作用和功能,在与人民日常生活实践的对接中,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提升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廖进  朱建波 《群众》2010,(3):47-48,54
<正>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当前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和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从受众层次演进来看,从知识分子到党员干部,再到人民大众;从理论样态演进来看,从原生态到具体化、中国化,再到民族化、通俗化;从传播方式演进来看,从单一渠道到多样渠道;从历史过程演进来看,从初次到多次的循环往复。  相似文献   

20.
大力实施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理论与中国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积极开展创新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必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