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拜登于2021年1月下旬就任美国总统,美国的对朝政策和朝美关系可能会有新的变化.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拜登政府上台后很有可能会像奥巴马政府一样,对朝采取通过制裁和施压等待朝鲜变化和实现无核化的所谓"战略忍耐".然而,在奥巴马政府奉行"战略忍耐"政策期间,朝核问题不断恶化,朝鲜核能力不降反升,政府受到诸多批评.作为当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拜登正式入主白宫后,其对朝政策会走向回归吗?考虑到"战略忍耐"的目标和环境已然发生变化,笔者认为,拜登政府再次"有意"选择"全面忍耐"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其对朝政策最终被归结为"战略忍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朝关系经历了对抗与危机时期、缓和与蜜月时期以及僵持时期三个阶段。在对抗与危机时期,美国对朝采取经济制裁、军事演习等极限施压举措;在缓和与蜜月时期,美国对朝采取首脑峰会、工作磋商的接触政策;在僵持时期,美国对朝"谈压并举"。新冠肺炎疫情也没有给美朝关系改善提供机会之窗。而贯穿始终的是美国对朝制裁毫不放松。特朗普本人及其幕僚对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十分不满,积极应对突飞猛进的朝鲜核导技术,掌握在东北亚地缘战略竞争中的主导权。这成为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动因。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推动了无核化谈判的展开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但美朝无核化谈判依然陷入梗阻。  相似文献   

3.
中朝经济合作对朝鲜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朝鲜的经济关系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新时期,对朝鲜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等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这并不会对朝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在美朝关系得到真正解决前,朝鲜在改革开放方面做出根本性抉择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在应对处理朝鲜半岛危机中,美国一直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奥巴马上台后,朝鲜半岛危机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这也让人们对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更加关注。实际上,在2009年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亚洲后,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就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朝鲜半岛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使得美国有机会重振其世界领袖的雄风,重新确立美日韩在东亚的铁三角同盟关系,并通过不断的联合军事演习对朝鲜施加了除军事动武以外的巨大压力,同时也侧面敲击和缓解了中国力量在亚太地区伸展的势头。奥巴马的外交理念是做一个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和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其对朝政策的核心策略就是软的更软,硬的更硬,以硬逼软。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朝核政策是决策者在国际层面博弈和国内层面博弈,以及这两个层面相互博弈的产物。特朗普政府朝核政策的主要特点包括:对朝鲜实行"最大限度施压"政策和"所有牌都摊在桌上"威慑战略,并未完全关闭与朝鲜谈判的大门,以及要求中国对解决朝核问题发挥最大影响力。特朗普总统主导政府朝核政策的决策,但其主要顾问起着一定的纠偏和危机时劝阻作用。美国国会一部分议员反对特朗普政府对朝进行先发制人打击,也有一些议员主张通过对华施压来迫使中国向朝鲜施加最大压力和美国在韩国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  相似文献   

6.
"南南冲突"是指韩国社会内部围绕着政府的对朝政策发生的争论和冲突.这是自2000年以来在韩国社会凸显的一个政治现象,并已成为韩国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韩国社会的"南南冲突"在政治圈、组织化市民社会和一般市民社会等三个层次上展开,内容上表现为政治性冲突、理念性冲突、情绪性冲突等三个方面.韩国社会的分裂及其政治动员、朝鲜的对韩政策以及美国的对朝政策作为变量都在影响着"南南冲突"的发展状态,这决定着"南南冲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仍将继续存在,但由于韩国政府现行的对朝政策已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因而决定了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林利民  彭力 《美国研究》2020,34(3):52-61
特朗普上任三年多来,对朝政策先后经历了以"极限施压"为基调的第一年、以"峰会外交"为基调的第二年,目前开始向新一轮"战略忍耐"转轨。相对于奥巴马对朝"战略忍耐",特朗普新一轮对朝"战略忍耐"既有一定的继承性,也有不少新变化。美新一轮"战略忍耐"将不再奠基于"朝鲜崩溃论",美动用武力迫朝弃核的"窗口期"也基本关闭。特朗普奉行对朝新一轮"战略忍耐"有可能打开国际社会"默认"朝鲜实际拥核国身份的窗口,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也可能诱导日、韩采取核"跟进"政策,致使东北亚出现新一波核扩散浪潮。如果是前一种态势,则朝鲜半岛及东北亚有望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如果是后一种态势,则朝鲜半岛、东北亚及中国周边环境有可能更加动荡、复杂,甚至进入一个新的严峻时期。中国应认清特朗普政府对朝"新战略忍耐"的政策本质与特点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复杂挑战与机遇,力推重启"六方会谈",力促朝核问题相关方达成以"双轨并进""双暂停"及以朝鲜"冻核"换取美韩放松对朝制裁等为内容的国际妥协,为实现朝鲜半岛及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创造条件,尤其要谨防东北亚出现新一波核扩散浪潮。  相似文献   

8.
美国布什政府对朝政策有其产生的根源和国内外的制约因素,形成了"单边"到"多边"的对朝政策转变过程并表现出特有的规律。对此认真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布什政府的"单边"到"多边"的对朝政策进行整体和宏观把握,厘清布什政府对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核不扩散政策出现了重要转变。这一转变既是奥巴马政府对布什政府核不扩散政策进行反思的结果,又是修复美国国际形象和维护其世界领导地位的战略需要,更是美国对朝鲜和伊朗的核开发问题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奥巴马政府对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国际核军控工作走上正轨;将对中国产生多重影响;对地区核问题的解决所产生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中国就存在着两条"丝绸之路",其一是从西安出发向西到达地中海沿岸的"陆上丝绸之路";其二是从宁波等港口出发抵达东洋和南洋的"海上丝绸之路"(或称之为"瓷器之路")。浙江省的宁波等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策彦和崔溥就在浙江登岸,他们到访中国之后的观感构成了日朝两国人中国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其一,"域外来客"——海路入明的日朝人士对于中国的初始印象;其二,"赴京朝拜"——日朝来华人士眼中的运河沿线及社会状况;其三,"四海一家"——入明日使和朝鲜文士对中华身份认知与族际交流困惑。通过分析比较海路入明时间相当的日本使者策彦周良、朝鲜漂民崔溥来重新审视域外人的中国认知。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中朝双边贸易状况及其快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英姬 《当代亚太》2006,(10):30-36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成为朝鲜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朝双边贸易额更是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对华贸易占朝鲜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10.6%上升到2005年的52.6%。本文从朝鲜内部因素、中朝双边因素、朝鲜半岛局势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近期中朝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政策及其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政策可以用"安全"、"繁荣"、"人权"和"环保"四个词来概括,在安全和经贸方面大体会延续前任政府的政策,在环保和人权方面会进行一定的变革,在经贸方面也会和以往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奥巴马的东亚政策对东亚一体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必须认识到其消极的一面.最后,针对美国的关注与担忧及如何推动东亚一体化,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奥巴马政府对缅的务实接触政策使美缅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文章认为,美国改善与缅甸关系,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主要出于为"重返东南亚"战略打开重要突破口、在缅甸建立美式民主、抢占缅甸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同时也有遏制中国的意图,并在这些方面初步取得成效。美缅关系的改善也有利于缅甸使西方国家取消制裁而摆脱外交孤立状态,这给中国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朝鲜的政策一直在"接触对话"与"孤立施压"之间游走。一方面,美国对朝鲜施以强有力的经济制裁、外交孤立以及军事威慑,甚至以军事打击相威胁;另一方面,待朝鲜承受不住压力的时候,再与朝鲜进行接触,迫使其弃核。美国对朝政策鲜明地反映出美国对"敌对国家"的战略思维特征。然而,这种战略思维却导致了其政策的不连贯性,不但无法迫使朝鲜就范,反而增加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刺激朝鲜加强核武和导弹能力,使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蹒跚不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参加的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对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概括介绍和评价了中国参加的四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即亚太经合组织 ( APEC)、曼谷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亚欧会议的发展、性质、内容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朝鲜实施"极限施压":一方面,动员国际社会对朝鲜进行全方位制裁,以此给朝鲜制造经济困难,并通过部分石油禁运阻碍其国家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军事威慑对朝鲜施加安全压力。美国的政策目标是通过和平方式令朝鲜弃核以最终保护自身和盟国的安全。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政策主要建立在对美国自身实力、国际格局和朝鲜现实的认知基础上。然而,施压只会加剧朝鲜的不安全感令其更加倚重核武器;而"美国优先"的对外战略不断冲蚀着美国主导的国际对朝反核扩散统一战线,这就是"极限施压"政策的困境。这意味着该政策难以实现其预期目标。为了解决朝核问题,朝鲜本身的调适、美国对朝政策的调适,以及国际社会的协调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甲申政变后,中国和日本有在朝鲜发生战争的可能,于是朝鲜一年里几次请求俄国在中日发生战争时保护朝鲜。俄国鉴于朝鲜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实力,没有答应,因而两国没有缔结俄国保护朝鲜、朝鲜给予俄国一些特权的秘密条约。但是各国对俄国插手朝鲜事务持有极强的警惕性,朝鲜的“引俄”行为及俄国的表现被夸大,都采取了阻止俄朝接近的措施,这就是第一次俄朝“密约”事件。此次事件无论是对当事国——朝鲜和俄国,还是对在朝鲜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国家——中国、日本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各国纷纷调整了对外政策或对朝鲜政策。  相似文献   

18.
喻显龙 《当代韩国》2022,(2):117-128
1885年,晚清加强对朝事务关注,派遣袁世凯长期驻扎朝鲜,由此形成了李鸿章与袁世凯“内外呼应”的对朝外交新体制。究其根源,一方面1884年清朝“甲申易枢”后,李鸿章在对朝外交上的主导权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朝鲜危机加深促使清朝意识到派“能人”驻朝的必要性,而袁世凯则成为理想人选。李袁二人“内外呼应”的对朝外交新体制相比过去更具针对性,且十分灵活、主动,有力地维护了朝鲜的安全稳定,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这种对朝外交新体制虽能取得一时成效却难以长期维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地缘政治及国家安全等角度针对当前美国政府对待"朝核问题"采取的政策给予分析解读,从美国国内政党政治及美国的东亚战略等多方面加以论述,阐述美国反对朝鲜研发核武器的原因;并对未来美国应对"朝核问题"的政策选择进行分析和展望;提出推进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建设,需要美朝两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美朝这两个直接当事方能良性互动,互相拿出能让对方感到更为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一《乙巳条约》草案的拟定与美帝国主义支持日本侵占朝鲜政策的罪行1.日本明治政府为确保其对朝鲜的"保护权"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及其"条约"文本的出台日本自发动对俄战争之日起,就以战胜首要竞争者俄国、迫使对方承认其对朝鲜的"保护权",推动其既定强占政策进入决定性阶段为目标而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准备。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逼迫朝鲜签订《韩日议定书》《第一次韩日协约》等一系列条约掌握朝鲜的内政、外交"实权"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其亲美英的传统政策,发动了反俄并朝的外交攻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