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正>"站在天安门城楼下,望着呼啸而过的战鹰,我不由得想起了父亲——要是抗战时期我们有这么强大的空军,父亲指挥的民团就不会牺牲那么多人了。"梁武昌老人口中的父亲,就是广西知名抗日爱国将领梁瀚嵩烈士。抗战爆发前夕,梁瀚嵩任广西省民团副总指挥(总指挥由白崇禧兼任),代行总指挥职务。梁瀚嵩旗帜鲜明地提出"抗日不分党派",积极支持进步人士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共地下党员梁寂溪也是在这一时期到梁将军身边工作。"有一次,梁寂溪  相似文献   

2.
文苑 《当代广西》2005,(14):44-44
人们都熟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 一的林觉民烈士写给妻子的遗书—— 《与妻书》,无不为之感动。烈士那种大 情大爱,为大家舍小家,为大我舍小我 的革命精神,曾感动了几代国人。其实, 在广西也有这样一位至情至性的抗日 烈士,他就是在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中 牺牲的赖志廉烈士。  相似文献   

3.
<正> 一九八八年十月,我专程来到长江边、汉水滨参加抗敌演剧队建队五十周年的集会。作为当年抗敌演剧队一员的我,同其他战友一样,是怀着异乎寻常的激动心清,来武汉参加这次难得的聚会的。我们,这些当年青春作伴、斗志昂扬的抗敌演剧队的男女队员,如今都老了,已成为白发苍鬓的老人。建队都已五十年,我们哪能不老?可以这样说,经过五十年的雷轰电击、风风雨雨,我们这二百多位重新聚集在江汉之滨的老文艺工作者,称得上是历劫不死的幸存者,也是半个世纪中国新文艺历史的见证人。抗敌演剧队是抗日锋火中在武汉由周恩来同志亲自组建和领导的文艺轻骑队,  相似文献   

4.
苏峰 《北京观察》2015,(9):20-23
<正>张自忠是家喻户晓的抗日民族英雄,也是二战期间同盟国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他牺牲在湖北襄樊十里长山,埋葬在重庆北碚梅花山。即使70多年过去了,回顾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前后的诸多历史细节,他率部多次痛击日寇的骄人战绩、“武官不惜死”的军人武德、尽忠爱国的牺牲精神,至今仍令人感动。位于北京西城区府右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自忠小学则培养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成为张自忠将军爱国牺牲精神的另一种传承和存在。  相似文献   

5.
正在宁夏有一位黄埔老人,名叫苏赓泉,如今已是百岁之龄,他最爱称自己是"黄埔一兵"。苏赓泉,民革党员,生于1917年8月17日,1939年11月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分校第15期步兵科。他是一名抗日老兵,也是宁夏健在的黄埔同学中的最长者。老人百岁生日前夕,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一行人,驱车来到中卫市,为他送去祝福。苏老家住在中卫市区临街的一栋楼上,当我们敲门时,屋里早早应  相似文献   

6.
唐风 《台声》2006,(10):62-64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1周年,在纪念日来临之际,我们不由得想为此起付出巨大牺牲的台湾同胞,对于台湾同胞抗日的这段历史,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台海出版社社长安然博士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著有《台湾民众抗日史》,这部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记者就台湾同胞抗日这段历史采访了安然先生。记者:首先祝贺您当选首届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博士。与您同时当选的不但为什么要着力研究台湾民众抗日史这影但有杨振宁、马万琪等老一代学者和社会活动家,还有杨利伟等与您同龄的各界风云人物。我特别注意到,对您的颁奖词是这样的:笃学…  相似文献   

7.
林朝栋、林祖密、林幼春、林正亨、林冈……盘点林家家族史上的一个个抗日先辈,雾峰林家后人林光辉感到无尚荣耀。他说:"雾峰林家三代人,前赴后继抗日五十年,从未屈服。作为林家子孙,我们为先人的牺牲奉献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8.
《黄埔》2020,(4)
正记忆中的祖父身型瘦弱,为人谦和、举止儒雅。就是这么一位看上去极为普通的老人,却参加过北伐、抗日、解放战争,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了一生。祖父生前很少和我们提及他的戎马生涯和艰难岁月,当离开这个世界时,却只留下一本记录自己心路历程的诗集——《味荼吟草》。今天,我重读祖父的《味荼吟草》,在诗句中寻找祖父的足迹,追忆老人平凡而又跌宕起伏的人生,并作此文表达对祖父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抗日我争胜利五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为了纪念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抗侵略的光辉业绩以及四川人民对抗日我争胜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我们编发《四川人民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文,以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发扬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优良作风,振兴民族精神,为推动四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5,(9)
朱立文烈士是广西百色人,第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副旅长,是新四军第五师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牺牲时年仅32岁。朱立文参加百色起义,随红七军转战到江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成为新四军的一位高级将领,为了保家卫国、抗击日本侵略者英勇牺牲在湖北抗日前线。朱立文的坚定信念和革命情操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11.
<正>抗战期间,许多民间抗日团体在全国各地涌现。鲜为人知的是当时有两位爱国老人组建了抗日"老子军"希望能奔赴前线杀敌,消息传开后曾轰动一时,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战士气。发起人是两个传奇人物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此时,一则面向公众筹组抗日"老子军"的消息出现在各大报刊上。消息一出,引人注目。发起人张一麟与李根源,一位年逾古稀,另一位也年近花甲,他们都  相似文献   

12.
60多年前,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奔赴中国战场,并且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时,这位富于国际主义精神、不远万里帮助中国抗日的外国人,曾感动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60多年后,当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一套上映时,随着白求恩的人生画卷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中国人又一次深深地被感动。由于观众反响强烈,央视《新闻联播》甚至已经连续三次对此剧进行报道,80多岁的老人张彦告诉记者,“我和老伴是一集没落地看完了全部,它活生生的将一个真实的白求恩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亲切地看到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白求恩又回…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5,(18)
<正>在艰苦的抗战中,东江纵队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但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与其他抗日武装一起开辟了华南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敌后三大战场"之一。"我们是广东人民的游击队,我们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兄弟,我们的队伍驰骋于东江战场上,艰苦奋斗,英勇杀敌,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走进惠州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序幕大厅,墙面一侧镶嵌的这首《东江纵队之歌》引人注目,它歌唱的是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华南敌后  相似文献   

14.
东北民众自卫军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辽东地区建立较早、影响较大的一支民众抗日武装队伍,其发起人和领导者邓铁梅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一生,后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撰写此文旨在传颂和弘扬英雄的抗日业绩和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5.
乌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园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不浪口西侧,是为1940年初在乌不浪口阻击侵华日军牺牲的宁夏马鸿宾部马藤蛟三十五师(亦称西军)的烈士而建。乌不浪口,蒙古语“乌布拉克”之音转,意为大水泉之口。在今乌拉特中旗境内南部,处于乌量素太、德岭山乡和温更苏木交界地带。  相似文献   

16.
以山西为突破口,实施战略展开,形成四角之势,是抗战之初中共中央军委对八路军的战略安排。根据这一精神,一一五师一部首先在恒山、五台山建立了晋察冀根据地,迈出可喜的第一步。此后不久,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三块根据地相继建立。这三个抗日基点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一道,形成了一座牢固的、坚不可摧的四角堡垒,将山西境内的日军狠狠地遏制在狭窄的地域里,也拱卫了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晋察冀这四块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建成,对于华北敌后战场而言,具有着奠基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抗日大业而言,具有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17.
介石先生台鉴: 去年八月以来,共产党、苏维埃与红军曾屡次向先生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自此主张发表后,全国各界不分党派,一致响应。而先生始终孤行已意,先则下令"围剿",是以有去冬直罗镇之役①。今春红军东渡黄河,欲赴冀察②前线,先生则又阻之于汾河流域。吾人因不愿国防力量之无谓牺牲,率师西渡,别求抗日途径,一面发表宣言,促先生之觉悟。数月来绥③东情势益危,吾人方谓先生将翻然变计,派遣大军实行抗敌。孰意先生仅派出汤恩伯之八个团向绥赴援,聊资点缀,而集胡宗南、关麟征、毛炳文、王均、何柱国、王以哲、董英斌、孙震、万耀煌、杨虎臣、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高桂滋、高双成、李仙洲等二百六十个团,其势汹汹,大有非消灭抗日红军  相似文献   

18.
正黄玉异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1939年,他以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身份从事抗日、反蒋、联共的地下工作,同年在福建省永定县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新中国成立之初,黄玉昇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是农工党福建地方组织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惟独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党员。  相似文献   

19.
<正>认识李金海缘于书法作品,而让人对他肃然起敬的,是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在抗日战场上的那段经历……春末,在朋友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一幅字体端庄、苍劲有力的楷体书法作品。朋友是文化人,接触的人中不乏文  相似文献   

20.
一个雨后放晴的下午,我们按约定时间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仕昌的家。一进门,刘仕昌就热情地伸出双手,和我们一一问好。这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只见他鹤发童颜,精神抖擞,步履轻盈,完全没有90岁老人的龙钟之态。据说,他的长寿之道是每天饮一杯红酒,写一幅毛笔字。直到看见其墙上挂着“莫道人之短莫道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的座右铭时,我们更相信这才是刘教授真正的长寿之道。大年初九,亲临病区甫一落座,我们就很快进入“非典”话题。一月份以来我省部分地区先后发生的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一直为刘教授所心系和牵挂。作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