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理性研究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谬误与局限性也日益凸显。一些国外学者开始对此进行自我批判式反思和重新检视,主要有四种典型认知:一是中国历史文化与国情的复杂性影响着国外研究的深入;二是当代中国发展超出国外已有认知范围;三是国外学界应正视并承认自身存在的短板;四是改变现有思路与态度从而更好地解读中国。分析国外学界的自我反思对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具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与理论层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然而,当前提升话语权仍然面临着国内外的严峻挑战,主要是话语主体能力有待提高、话语内容有待创新发展、话语平台效用有待发挥、话语外部环境存在一定障碍。提升话语权的路径包括强化话语主体,提升政党形象;优化话语内容,提升话语质量;搭建话语平台,传播中国声音;展示话语权力,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迅速崛起的姿态以及对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苏联体制模式的借鉴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建立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河。根据时代条件和我国实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借鉴并选择了苏联的体制模式。这一借鉴和选择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决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抉择,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端。毛泽东对苏联体制模式的深刻分析和反思借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关“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北京共识”成为各国政治家和学者竞相谈论的话题。所谓“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外政治家和学者视野中的另一种话语形式。“中国模式”造福于中国与世界,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明成果。本文将“中国模式”置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这段很不寻常的历史和当代世界的“天下大势”中作一审视与解读。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与“天下大势”解读“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北京共识"成为各国政治家和学者竞相谈论的话题.所谓"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外政治家和学者视野中的另一种话语形式."中国模式"造福于中国与世界,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明成果.本文将"中国模式"置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这段很不寻常的历史和当代世界的"天下大势"中作一审视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先进分子先后经历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反思,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即中国道路。近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缺乏独立的话语体系,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误解、曲解依然存在。因此,中国当下迫切需要建构可以有力阐述中国道路的话语体系,改变中国理论话语、价值话语和历史知识话语的弱势地位。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从构建中国特色理论话语入手,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打造最有穿透力的中国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2004年,乔舒亚·库珀·雷默发表的《北京共识》研究报告开启了新世纪研究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热潮。十多年过去,认真梳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解读中国现实国情和引领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一、从中国模式到中国道路基于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研究传统的差异,国外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概括以"中国模式"为主;而国内学术界则经历了有无中国模式,用中国经验、中国特色、中国案例、中国道路来取代中国模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总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共同的指导思想、价值准则和理论精髓,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从拓展视阈、深化主题、话语体系建构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和谐世界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外交领域,实际上,和谐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域研究和谐世界涉及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和谐世界新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在与国际环境的互动上,采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二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现行国际体系中践行共建和谐世界的问题;三是外促和谐世界与内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符号化表达,它在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在提升话语地位与实现话语权力中不断定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包含了系统全面的话语概念和中国特色的话语范畴,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话语追求和话语立场,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指向。它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要求,吸收借鉴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依托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向世界呈现出超越意识形态的文明价值。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构建充分满足了当前现实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需要,在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敞开30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使之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看,尽管有着社会、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能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上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因而有些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分析和把握上,表现出各自的局限性。西方需要调整自己,拓宽理论视野,以适应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徐觉哉研究员,请他就国外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民主政治、中国模式及"北京共识"等问题的争论,给大家介绍一些信息。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人民民主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经验和中国实践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以"人民当家作主"对人民民主的概念与内涵大而化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论断提出之后,以扩大人民民主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被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人民民主究竟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成为理论界需要首先回答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包括路向、路标、路径三个方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阐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向"问题;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回答,阐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标"问题;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阐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而形成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生成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认识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历了从不全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内容上体现为"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在布局意识、布局组分、布局思维和布局路径上分别体现了从模糊到清晰、从单一到多元、从线性到非线性、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等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出新局面.从问题域与方法论相结合的角度来看,现有研究大致呈现三种范式:一是承继国际共运史传统研究风格,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总结经验教训以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规律性进程;二是按照思潮、流派和地域等视角,对各类运动主体进行具体化研究以凸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多样性存在;三是整体性考察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变化,把握其阶段性特征与趋势性走向.尽管这三种范式在问题设置与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是其立足点却基本一致,即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流、历史方位与历史使命.这一立足点既决定了本学科的独特价值,也对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应该着重把握三个方面的规定性 :从一般规定性来看 ,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物质基础的先进性 ;从特殊规定性来看 ,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育特征的兼容性 ;从具体规定性来看 ,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意义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论》第1卷出版150周年之际,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在2017年围绕《资本论》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讨论,取得了许多新进展。这些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结合资本主义的现实演进,从现象学、地理学、媒体、传播等角度重新阐释《资本论》,增强《资本论》的现实解释力;二是反思《资本论》理论、方法和逻辑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挖掘《资本论》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对批评意见作出回应;三是继承并发展《资本论》,为反抗资本主义和走向未来提供指引。系统梳理国外学者关于《资本论》的研究成果对于国内的《资本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即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问题出发,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创新性研究和认识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是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发展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创新性课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但根本的成就是催生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波澜壮阔,经验十分丰富。以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可概括和总结为:改革开放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学说,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学说,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学说,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