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可平 《当代世界》2014,(10):24-25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未来的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是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大陆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人攻坚期和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被视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1],而"治理"这个词语在经历了中西文化碰撞和追赶西方现代化过程近两百年的当代中国也被赋予了既有传承又有拓展的新内涵。与在西方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兴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理论创新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作为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那么,应如何界定治理的涵义?从政治学理论来看,统治、管理与治理有何区别?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从"管理"到"治理"的改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前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有哪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和中国农村研究院徐勇教授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包刚升 《南风窗》2013,(24):24-26
从传统国家治理体系向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转型的关键,也在于从国家单方面支配社会,过渡到国家与社会的有效互动与互相制衡。这就需要重构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关系。11月12日,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包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尽管作为学术概念早已出现,但还是首次进入中共中央文件。会议公报还多次使用"治理"、"社会治理体制"等字样。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紧密呼应,显示出法治中国建设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也体现了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法治中国建设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要求党、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基本行为方式必须实现法治化,二者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张凯 《当代世界》2014,(1):50-52
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落下帷幕,由于此次会议召开正值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第一年,所以引发了国内外高度关注、与以往历届三中全会不同的是,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在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十九届三中全会这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奋发进取、求实开拓,完成了一系列实践、理论和政治准备,取得一系列新的改革重大成就,标志着党和国家为新时代初步构建起新型国家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实现了关键的历史性飞跃。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新在党的全面领导上。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最大的政治前  相似文献   

9.
<正>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落下帷幕。由于此次会议召开正值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第一年,所以引发了国内外高度关注。与以往历届三中全会不同的是,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改革"齐头并进"。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诸多发展"瓶颈"已无法单独依靠经济改革所能解决,进行全面、系统、协同改革乃大势所趋。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一个时期改革的路线图,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0.
夏琳 《法制博览》2015,(4):38+3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题。本文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入手,在法治的框架内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提出构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管理的法治评价体系建议。  相似文献   

11.
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规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国家治理体系与法治体系的协调与统一,可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现代化的相互促进,是铸就现代化强大国家、实现"法治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于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了出来。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要求。在上述总目标下,决议强调改革"紧紧围绕"六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地方的实施,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随着争创"四个全面"新业绩的号角全面吹响,深圳正加快向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迈进。与之相适应,深圳的城市治理也正朝着现代化迈  相似文献   

14.
编辑手记     
正本期的头篇文章是对当代著名左翼政治理论家鲍勃·杰索普的访谈,由杰索普教授直接推荐给本刊。在访谈中,杰索普倡导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并探讨了这种研究方法对于各学科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性。本期"全球问题研究"的主题是"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一词并于1992年将其年度报告称为《治理与发展》后,治理的概念被运用于诸多事宜,成为国际社会科学中的重要话语。随着对治理的深入研究,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并一致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的集中展示,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于瑞  李照君 《法制博览》2015,(8):217+216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都在积极推进检务公开,基层检察机关作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研究完善检务公开相关制度意义重大。本文主要研究了检务公开应当遵循的原则、公开的内容和范围,以及基层检察机关应如何完善检务公开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如此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尤其是依法执政、依规治党对促进政治发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何意义?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腐败问题、使从严治党达到最好效果,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如何构建党的公权力科学管理体系?如何看待执政依法和治党依规?针对这些问题,我刊特约请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教授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政治学理论与具体国情来看,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实质是执政方式现代化;从互联网时代下执政环境的新变化来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既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具有实现的现实条件;从国内外执政党利用互联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做法及其相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目标要求来看,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路径是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国外政党的实践来看,社  相似文献   

20.
<正>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2014年10月20—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共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改革与法治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左右手,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改革动力和坚实的法律保障。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败力度史无前例,反腐败机制日臻完善,为新时期中国的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