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水滨村老党员蒋礼发是自治区级瑶族文化传承人,今年已76岁高龄。多年来,他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免费培训小学生瑶族舞蹈、瑶族歌曲等,目前已培训学生达1200多人次。图为他在水滨村小学教孩子们吹笙挞鼓舞。  相似文献   

2.
"现在村里的经济好,治安好,邻里和谐,嫁到我们村的媳妇呀都舍不得离开。"说起法院在村里开展的"无诉村屯"建设,昭平县马江镇砂冲村村支书龙盛彬深有感触地说,"法院为民办实事,带给村里无限的希望"。昭平法院创新社会管理,在贺州市率先开展"无诉村屯""无诉企业"创建活动,通过设立驻村、驻企业法官工作室,为群众就地调解,排除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收集群情民意,实现"小纠纷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不出企业"。"昭平法院‘无诉村屯’‘无诉企业’的创建,走出了一条促进基层和谐发展的路子。"昭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莫华均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正>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水滨村地处偏远山区,过去是一个饮水困难的村庄,如今这里的群众已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在恭城,水滨村并不是一个特例,在2008年,和水滨村一样的全县2.3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也已经得到了解  相似文献   

4.
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树人 《党建研究》2011,(3):48-49,54
近年来,湖南省组织开展"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广泛动员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与村党组织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的合作对接,村企党组织相互支持、密切合作、齐抓党建、共谋发展,探索了一条村企党组织互帮互助的新路子,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搭建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湖南省津市市大力推进跨界横线扶贫、对标竖线扶贫、深耕基线扶贫的"线型扶贫"探索,多元化提升了扶贫惠民成色,走出了一条民政扶贫的新路子。联通横线,跨界扶贫,做大外溢效应津市市按照开放扶贫"一盘棋"的定位,突破传统固有的民政边界,采取外派市、镇、村扶贫成员的举措,使民政扶贫"内在效应"转化成为"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6.
江永县花大本钱吸引教育人才,初见成效,今年自愿到该县从事教育工作的大专、本科生比去年增加514%。 江永县地处湖广边界,过去由于受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浪潮的冲击,该县大中专毕业生纷纷“孔雀东南飞”。今年省政府确定江永县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试点县后,该县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制定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以来,我连续两届参加驻村扶贫,6年的驻村扶贫让我的脚下沾满了厚厚的泥土,心中盛满了对贫困群众的浓浓真情。2015年初,我主动请缨到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村担任第一书记。勾蓝瑶村地处湘桂边界,风景秀美,却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我决心以乡村旅游撬动脱贫的杠杆。  相似文献   

8.
方仁英 《今日浙江》2014,(10):58-59
正沿着壶源溪一路向南,车子在崇山峻岭中穿梭,窗外满目青翠。这一带山清、水秀、谷幽、石奇,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车子经过一个类似元宝的巨石之后,就到了诸暨、桐庐、萧山、富阳接壤的区域,一个称为窈口的小山村。如果把村前的壶源溪比作一把箭弦,把村后连绵的山脉比作弓背,窈口村就藏在弓弦与弓背之间。山环水抱,洞天福地,放大了山坳的口子,或许就是窈口村名的由来。旧时这里的人们走出大山,要么翻山越岭,要么蹚溪涉河。  相似文献   

9.
我们内乡县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发现一些村、组干部不管收费合理与否都让村民写"欠款条",然后拿着欠条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欠款人给付欠款。经审查,这些欠款条大都是农民所欠的提留款、统筹款、税费及所谓的棉花、烟叶罚款等。笔者认为:不管这些收费合理与否,这种欠款案件人民法院都不应作为民事案件受理。这是因为:——这种欠款纠纷属行政法律关系调整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应以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为原则。而农民负担欠款纠纷,属行政管理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不平等的民事主体间的欠款纠纷,故不宜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有些欠款是违法的罚款事件。当前农村一些乡、镇政府仍按计划性指令要求农民完成种植烟叶、棉花等种植任务,完不成的便进行罚款,这些都是中央明令禁止的。一些群  相似文献   

10.
南漳县开展的村级"说事"活动,是广泛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有效途径。群众说,"'说事'活动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也使我们体会到什么叫民主。"2002年2月,曾庆红同志视察湖北"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时指出:"南漳县界碑头村请有想法、有困难、有矛盾纠纷的群众到村委会说心里话的办法,很管  相似文献   

11.
<正>湖南省岳阳县盛源林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从事林业科技开发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合作社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按照"科学化开发、合作化经营、多元化扶持、专业化服务"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投入和开发力度,在现代林业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0,(19)
正沙洲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3480元,"半条被子"正温暖着这个"红色老区",如今的沙洲村已成为靓丽的"长征小镇"。一段往事,让背靠云遮雾罩的寒山高峰的古村沙洲村,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时间回溯到86年前,中央红军卫生部驻扎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村民徐解秀将3名女红军引入家中休息,同吃同住了好几天,结下深厚情谊。女红军们临走时,要把仅有的一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9,(17)
<正>山泉村地处无锡江阴市周庄镇东南部,村域面积2.3平方公里,现有村民1250户、3200人,外来人口4000多人。山泉村以党建引领为旗帜,以"美丽山泉村、幸福山泉人"为目标,以"民主促民生"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成功之路。党建引领强基础,"五风工程"育亮点。一是"党建+优良党风引领"。通过党组织结对共建、村"两委"班子结对帮扶、先锋党员"1+10+N"联户联企等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江苏南通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其中就涉及到了"公调对接"这项工作。随后"公调对接"工作如火如荼地从"点"的试行延伸到"面"的推广。"公调对接"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基层公安机关因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牵涉警力、制约公安主业开展的难题,也为江苏省紧急报警与社会求助分流处理工作探索出一条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现代熟人社会”背景下乡村纠纷解决的策略选择与证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乡村形成了以留守老人为主体的"现代熟人社会"。在这一社会形态中,传统的大家庭解体,个体化的小家庭不常驻于村,常驻村民纠纷、传统的家庭婆媳纠纷都趋于减少。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出现了因土地征收引发的新型村民纠纷。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村民在纠纷解决策略的选择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性,这是乡土民情与现代司法碰撞之后,村民对纠纷生态环境的理性回应。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作为国家对乡村纠纷解决的回应,必须立足乡村的本土资源,因时、因势、因地而为。  相似文献   

16.
<正>梓口坊村地处明溪县沙溪乡,近年来,如何让这个客家文化和侨乡文化交融的村庄实现振兴发展,成为乡人大和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2010年,梓口坊村按照县里"一村一品"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围绕"侨"字做文章,规划建设欧陆风情金井小区,以彰显海西新侨村特色。为满足小区建设,梓口坊村需征地拆迁230亩,并建设配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个地方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人们都是"宾弄赛嗨",这里就是孟连,意为"寻找到的好地方"。重在平时的交心阳春三月,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信乡回俄村的村党总支书记岩相正在家中与他的"宾弄赛嗨"们一起探讨如何发家致富。岩相是傣族汉子,他家有10口人,他家的"宾弄赛嗨"也有10户:拉祜族5户,在回俄村撒拉科大小寨,是上世纪50年代结下的;佤族1户,在回俄村  相似文献   

18.
<正>早听说扶绥县昌平乡石丽村屯楼屯生态美景如画。1月9日,笔者和几个同事一道去屯楼屯,寻找这个仅有130户人家500来人的小屯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后的蜕变。给我们做"导游"的,是崇左市委组织部派驻石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陈立志和村党支部书记方纯意。刚到屯楼屯村口,路边一间新房子旁伫立的一块牌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牌子上边写着"饮用水源保护区"字样。"石丽村整个村都属于干旱石山地区,地下水匮乏,群众多  相似文献   

19.
从"送法下乡"到"迎法下乡",乡村法律实践一直是学者关注的议题,但其实践的乡村法律环境及其功能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对基层治理造成影响。一方面,税费改革与打工经济的兴起,导致乡村社会异质性凸显、乡村社会交往的货币化、村民关系的"原子化"及村干部治权弱化,依托村庄规范形成的传统集体约束力下降,难以仅靠乡村干部的"本土权威"实现纠纷调解,催生了乡村社会的法治土壤;另一方面,矛盾纠纷本身性质的变化,村民行动逻辑由"伦理导向"转为"利益导向",更加追逐"权责利"的量化对等,与村干部的传统治理能力形成错位。这两方面因素致使乡村矛盾纠纷调解越发难以"内部化解",但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行政体制压力下,村干部具有援引法律规则以解决纠纷问题的内在治理需求,因而,法律实践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理资源。  相似文献   

20.
正在太行山腹地,一个地上无企业、地下无矿藏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就是晋中市左权县龙泉乡连壁村。这个仅有159户、390口人、耕地1820亩,荒山荒坡却有1.5万多亩的小山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不甘贫困、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连壁精神",走出了一条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增加村民收入的发展新路子。2019年,村集体资产达到1650万元,村集体当年实现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35万元,远远高于全县当年7680元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一个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缺乏资源的普通小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