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核心内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海洋能源区域合作和共同开发、维护海上能源通道稳定与安全,也有助于推进国际能源合作。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最大经济体,中国必须回应大周边地区对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的期待,拓展中国特色的能源外交,实施大周边能源外交战略,为区域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与沿线国家共同分享、合作开发海洋油气和海洋新能源,推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能源投资贸易便利化,在实现自身能源安全的同时,构建基于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的区域和国际能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唐俊 《当代世界》2015,(2):32-34
<正>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此后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  相似文献   

3.
张洁 《当代世界》2015,(8):37-41
<正>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自身谋篇布局的同时,必须准确把握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做好战略对接。印尼扼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文简称"一路")的战略通道,又是东南亚国家的领头羊,必然成为"一路"建设中的重点合作国家。实现与印尼的战略对接,需要中国在历史与文化情境下,从政治、经济、安全等多维度理解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以海洋为核心,开展经济合作,维护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之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六十多个国家的积极回应和广泛支持。他们视"一带一路"为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契机。"一带一路"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了沿线国家加强多边经济合作的利益诉求。如今,在中方与有关国家的共同探讨、共同规划之下,"一带一路"已经从战略倡议步入务实合  相似文献   

5.
<正>"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倡后,经过一年多的规划,于2015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正式发布了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拟定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下称"愿景与行动"),中国的国家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由于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这项国家战略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回应,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与该战略相关的其他机制和机构的发展,例如"亚投行"的筹办和建立,更产生了大量国际互动,成为2015年的一件  相似文献   

6.
贾茂 《法制博览》2015,(8):155-156
从古代丝绸之路发展至今,丝绸之路的辐射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在国际交际不断壮大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与周边或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等。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同时必然会重视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丝绸之路上对公共外交与周边安全的重视,使得丝绸之路区域组织的建立显得尤为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尼时提议,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战略着力于经济外交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周边外交特别是中国对东盟外交锐意进取、积极主动的重大标志。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国内外诸多学者都有不少富有创意的论述,提出  相似文献   

8.
自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已成为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那么,"一带一路"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有何区别?它对中国外交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是怎样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格局?它对中国梦乃至世界梦的实现会作出怎样的贡献?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刊特约请国内首部一带一路专著——《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版)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义桅教授就"一带一路"与中国外交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世界形势深刻变化,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意义重大。如何让"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在相关国家间形成共识,取得成功,成为合作共赢的典范,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讲演中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3年10月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致力于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逐渐铺开。在"一带一路"筹建过程中,有关沿途国家的风险问题(包括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这一关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而显得愈发突出。2015年1月,希腊激进左翼联盟甫一上台就表示将停止出售该国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67%股权计划,直接影响到中国"一带一路"在欧洲的布局。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进入规划落实倒计时。为推动丝路建设,中国政府牵头创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注资400亿美元启动了"丝路基金",要与丝路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沿线大多国家表达了积极参与的态度。在落实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前,很有必要对于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评估,找到克服挑战的工具,让沿线各种矛盾得以缓解、抵牾情绪得  相似文献   

12.
正"中德两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两端,是亚欧两大经济体和增长极,这种合作利在两国,惠及欧洲和世界。"2014年10月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表明,两国将着眼"工业4.0"开展更具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合作。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贯穿亚欧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新任总统佐科将打造"全球海上支点"战略作为政府今后施政的重点,中国政府也正在推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倡议。这两项战略规划将深刻地影响未来中国和印尼的双边关系。本文在对印尼"全球海上支点"战略进行评析的基础上,讨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和印尼"全球海上支点"战略对接的必要性、条件和具体路径,以及战略对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中国与印尼良好的双边关系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共同利益是保障两大发展战略成功对接的现实条件,中国与印尼双方可将贸易均衡化、增加投资、能源资源合作等领域作为突破口,逐步推进战略对接。另一方面,中国与印尼双方的战略对接也面临一系列潜在挑战,如印尼海上强势执法、其国内对华人的态度以及一些大国如美国、日本的干涉等。探讨中国与印尼双方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可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确立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印尼的关系源远流长,两国关系的发展在21世纪面临着来自全球、地区和国家层次的契机与挑战。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耦合与对接,反映了两国正在试图构建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双方应当积极把握契机,共同应对挑战。对中国而言,既要进一步挖掘经济外交的潜力,更要重视人文交流和民间外交在塑造印尼对华认知中的独特作用;对印尼而言,应该全面正确地理解中国的兴起以及华人社会在印尼国家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严格执行国内的法律法规,对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和极端宗教势力加以约束,营造一个稳定、有序、包容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中国同建交太平洋岛国关系发展迅速,继2014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中国与岛国领导人又达成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战略共识,奠定了中国同岛国关系扬帆再启航的坚实基础。中国同岛国关系健康持续发展既得益于中国坚持平等相处、互利合作、心心相印、守望相助的相处原则及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也同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渴望独立自主、发展自身经济的强烈内生动力及同域内外西方大国进行施压与反施压博弈的外生动力紧密相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建设推动了太平洋地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揭开了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成为南海地区的热点问题之一。把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放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框架下来考虑,中国就能讲清楚、说明白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意图。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起点与关键海域,但南海地区存在着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推进的三大障碍: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充分、南海问题的不定期爆发和国家间信任赤字。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能够提供量足质优的公共产品,能够制度化管控南海问题,能够增强南海各方的信任,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具有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战略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元性,未来也将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这就使得重点打造几个战略支点很有必要。在东盟各国中,泰国拥有与众不同的优势条件,将有利于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纳比尔 《当代世界》2015,(11):29-29
<正>"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沙特阿拉伯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重要国家,做出积极参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战略决策。沙特政府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的支持和参与,为沙特工商界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而使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工商界、特别是能源工商界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沙特工商界与中国企业界建立了非常坚实的关系。沙  相似文献   

19.
洪森 《当代世界》2015,(11):22-23
<正>两千多年以前,亚洲各国的人民已经开始货物的交易,当时的贸易通路非常少,而后来我们称之为"丝绸之路"的著名商道联通亚洲、欧洲乃至非洲。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不论大小,都从丝绸之路当中获益匪浅。丝绸之路因此成为合作、和平、开放、包容、知识交流、相互理解和谅解以及共同发展的代名词。基于这段悠久的历史,我高度欣赏习近平阁下2013年复兴"丝绸之路"的倡议,其中包含"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其他相关项目,特别是"21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自2015年3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一带一路"战略极大的促进了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为我国开展劳务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由于我国境外劳动者数量日益庞大、国际劳务纠纷频发,境外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引起了强烈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