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9年9月,来自台湾宜兰的果农吴添登正式在象山东势果园入职,这也是东势果园引进的第二位台湾水果种植专家。吴添登由衷感言:"作为一个在大陆从事台湾水果种植10多年的台湾果农,我被东势果园的经营者打动,他们是真正下决心要打造一个原汁原味的现代化台湾果园。我把全家都带来了,我的两个女儿已安排在乡镇幼儿园入读,今后我就在这里扎根了!"位于象山县新桥镇的宁波东势农业发展有限公  相似文献   

2.
<正>走进博白县浪平乡六江村,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硬化平整的道路蜿蜒至村头,环境整洁干净,让人倍感舒适。村支书廉世江高兴地说:"我们村现在有果园、企业,很多村民都住上了新房、开上了轿车,生活富裕了!"六江村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2010年之前,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后来,该村做足山水文章,大力发展麻竹、柑橘种植和生态草鱼养殖等特色产业,村民的日2016  相似文献   

3.
<正>8月,走进鹿寨县鹿寨镇查比屯,流转后的1500亩土地里,上班的农民在给刚刚收完葡萄的果园追肥,忙着种植第二造油葵……土地上的农事在时间里发生着神奇变化,这些神奇变化离不开林双贵的苦心经营。流转土地后变身上班族的沈师傅说:"屯理事长林双贵板路(桂柳话里有想法脑子活络的意思)多,这几年在屯里搞出很多新名堂。"自动"扛头"修屯路数年前,这个214户800多人的查比屯各种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13)
<正>台湾新竹县宝山乡一处果园,近日出现50多颗直径超过2公尺的超级大南瓜,让不少外地来客惊讶不已。种出超大南瓜的是新竹县宝山乡宝斗村民张文任,原本栽种柑橘,10年前在友人引荐下改种南瓜,其中包括体型比一般南瓜大上百倍的"大麦克"品种,每年都能收成约50颗的超大黄金南瓜。张文任指着果园内其中一颗直径约2.5公尺的大南瓜说,金黄色的"大麦克"主要是观赏用,一般可放置3个多月,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有知识、懂技术、会营销的年轻农夫涌入,洞桥农业逐渐呈现"田园+""产业+""互联网+"等新模式。如姚春梅"百果园"的4000多棵樱桃树,在今年采摘季,累计销售达到135.2万元,而微信销售就占了92.5%。一是观察市场,营造"体验式"百果园。带着"消费者不只是在餐桌上与食物相遇"的理念,洞桥的年轻农夫打造了集游赏、采摘、销售于一体的百果园,积极开拓体验式消费市场。二是引入科技,打造特色热带农业。通过与海南省农科院合作,采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5月,遂川县"童伴妈妈交流会"在泉江镇盆珠村召开,老支部书记感叹:"盆珠村能有今天,多亏了之前驻村第一书记赵康啊。"一提到"赵康"这个名字,村民兴奋地议论起来:有的说自从有了童伴妈妈,可以放心出远门了;有的说有了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户脱贫就有保障了;有的说赵书记在咱们村一年多时间里改变了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14,(12):70-71
<正>2014年5月31日,黑龙江省公安厅门户网站——"龙警网"对牟清元和曹礼海进行了专访。一名网友评论说:"人民警察为人民,群众路线必先行。祝人民公安践行群众路线取得新成绩"。一名网友留言说:"我有幸聆听了宣讲团的宣讲,感到深受启发,向公安部群众工作宣讲团的各位成员致敬。他们一路走来,不仅是在传授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眼下,田东县漫山遍野的芒果树枝繁叶茂,或花开得正浓,或挂果累累,果农怎一个"喜"字了得!更令果农激动的还有银行新推出的无抵押贷款——"香芒贷",让果农生产不差钱。"这果园还要修一段路,铺设滴灌,架设拉电线。"5月2日,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那朗屯的陆秀锻在自家芒果园里指导工人完善基础设施,春风满面。"预计投入几十万,要是没有‘香芒贷',我哪里有这么多钱!"陆秀锻说,不久前,她以3000多株、树龄10年以上的芒果  相似文献   

9.
<正>村庄镶嵌在绿意盎然的群山怀抱中,依山傍水的小洋楼沐浴在夏日的阳光里,成片的果园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块块篱笆小菜园里种满了各种蔬菜……这是笔者在钟山县钟山镇丹龙村委朝南厂自然村看到的一番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水泥路从村里直通县城,村庄变美了,群众收入增加了,大家特有精气神。"说到村里的变化,朝南厂自然村79岁的董其华老人满是自豪。  相似文献   

10.
代表献智     
<正>在渝全国人大代表深刻领悟"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为国家战略实施,支持重庆做好与战略的对接和融合献计献策。2014年12月28日,装载着首批248辆长安汽车的专列由重庆果园港出发开往兰州,标志着长江黄金水道与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正式联网运行。据悉,重庆果园港可实现"水、铁、公"交通的无缝联运,大大缩短货物的中转时间和成本,对重庆实施东西双向开放、承接新一轮全球性产业大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多位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告诉记者,这正是国家"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给重庆带来的实惠,重庆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实践中,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也深刻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司法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重庆营业管理部:近年来,广东、海南等地一些开发商以农林开发的名义,从农民集体或县乡政府手中取得成片土地,然后分割转让、转租,进行招商引资和"果园、庄园"开发。由于管理不到位,出现了用地不规范、非法集资、虚假广告误导等问题。为加强"果园、庄园"等农林开发管理,整顿用地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驻地迁往北京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说:"我们应该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又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希望考个好成绩。"迄今迎来建国70周年,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丰功伟业,成功地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合格答卷。纪念建国70周年,我们应该深思为什么能够考出这样好的成绩,这份答卷中有哪些最重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裘波 《江苏政协》2010,(1):41-42
徐州丰县宋楼镇唐庵村。唐怀海在果园里摘下刚成熟的苹果,熟练打开电脑,点击自己创办的"唐安果园",通过QQ视频向外地客商介绍本地"大沙河"苹果的特点,敲定销售价格。这几年,他已经通过网络销售果品200万斤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他还把在自己在网络上学到的新技术、得到的果  相似文献   

14.
李愚 《传承》2008,(1):55-55
董事长对人力资源总监说:"我需要一名助理,你调一个优秀、可靠的职员过来。"人力资源总监拿了一本卷宗对董事长说:"这是他的资料,他在我们公司工作5年,没犯过任何错误。"董事长说:"我不要这个5年没犯过错的人。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6)
<正>我曾在书上看过一个文人的小故事,说给大家自勉。故事这么说:有一次,阎罗王进行审判。首先,他说:"张三!你过去在人间造桥铺路,行善积德,让你再到人间做人!"接着又说:"李四!你过去杀人放火,判你到十二层地狱受苦5年!""王五!你过去在人间诡计多端,陷人于不义,判你到十四层地狱受苦10年!"排列在最旁边的是赵六,阎罗王毫不留情地出口就说:"赵六!你到无间地狱去吧!"  相似文献   

16.
正为积极响应"为地球植树"活动,雅高酒店集团大中华区在过去五年与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携手,在河北省青龙县开发种植了一片果园。该果园是植树造林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当地百姓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使超过1200名当地农民和受益者获得机会去了解环境保护、有机耕作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雅高酒店集团参与的这项独一无二的植树造林项目——"为地球植树"于2009年启动,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宗旨。酒店鼓  相似文献   

17.
<正>蹲点地点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善中村2017年6月10日,早上6点,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善中村,天空开始放亮,李景福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他穿好衣服,洗了一把脸,就推开家门,拎起竹筐,骑上摩托车,向果园奔去。果园在小山上,三华李快摘完了,只剩下一些尾果。李景福拎着竹筐,弯腰在果树底下钻来钻去,认真地寻着"宝贝"。上午9点,三华李装满了竹筐,李景福的衣服也湿透了,他  相似文献   

18.
秦军 《群众》2019,(10)
<正>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归国,途经松江省(1954年并入黑龙江省)时,中共松江省委安排他住进了哈尔滨颐园街1号的一栋高档别墅里。毛泽东看了看四周,说:"这个地方不好啊,一个人住在这里,不沾染官僚主义才怪哩。"于是,他问松江省委负责同志现在是住楼房,还是住平房,负责同志回答说:"住楼房"。毛泽东则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9.
张永生 《前进》2015,(3):63
植树造林,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在躬亲实践的同时,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于"树海诗林"中漫步,别有一番情致。2500多年前的《诗经》记载有人们植树的情况:"树之榛粟,椅桐梓漆。"说的是卫文公徒居楚丘,始建城市,打造宫室,种有榛、粟、椅、桐、梓、漆。那时人们植树既是美化环境,更是方便使用。当时,在黄河流域较大规模的果园里既有种桃、李、枣等果树的,也有植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政协公报》2011,(10):36-36
<正>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为其赴汤蹈火的大有人在,其身边的"左龙右马"即是。1909年,孙中山在美演说,一英武青年上前叩头拜见中山先生,说:"我要追随先生。"孙中山说:"革命是要杀头的,你有这个胆量?"青年答曰:"杀头!我不怕!"这就是孙中山后来的侍卫官马湘。马湘的《跟随孙中山先生十余年的回忆》一书记载:1915年冬,袁世凯复辟帝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