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与婆母     
孙毓敏 《新湘评论》2014,(10):51-51
家庭和谐要做到互敬互爱,互说实话、不撒谎,待人热情、真诚,这是我们的家风。在这方面,婆婆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直到现在,我仍时时怀念她老人家。人们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理由是:"两个女人在共同抢一个男人的爱。"作为家庭的基本矛盾,就形成了"夺爱斗争",再加上婆媳之间种种性格上的不合,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婆媳矛盾”。我刚结婚的时候,很害怕这一问题会处理不好,成为负担,但我发现我的婆婆性格菲常好,又能干,做菜好吃,还乐意帮我带孩子。甚至我上台穿的厚底靴都帮我想办法,由于残脚上缺肉,她帮我制作了特殊鞋垫和靴子缝在一起,我才能正常走台步,总算把一出《双玉缘》里女扮男装的戏给演下来了。她的手很巧,还帮我做了一个用电镀棍串起来的大披肩,我一直用着它,因为非常亮,在舞台上非常好看,又很结实。总之,婆婆对我的帮助太多了。  相似文献   

2.
婆婆     
正我站在路口,看着她,我最挚爱的婆婆,踏上返回奎屯的班车上。那佝偻的背、斑白的发和那干枯如树枝般的一双手从我浸满泪水的双眼里一点点隐去。婆婆对她最小的儿子——我的丈夫和我疼爱有加,早在2005年,婆婆和我们一起生活了8年。后来,婆婆去了奎屯和她的大女儿住在一起。在婆婆离开的日子,我们一个小家庭的生活,却处处都有她。相机里那个翻看报  相似文献   

3.
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园十二连有这样一个家庭,姚雯艳是园十二连党支部书记.丈夫在四连工作,兼做出租车司机.儿子现在团梨华中学上初二.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婆媳、妯娌之间关系和睦是家庭的基础.她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美满、令人羡慕的大家庭,她的公公和婆婆都是勤劳和俭朴的人,靠勤劳的双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儿女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自退休以后,就在家里为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而操劳和忙碌,为她们解除后顾之忧,每次外出学习或开会时,婆婆就主动承担起照顾孙子的责任,使她们更好地安心工作.婆婆是一个性格直率、从不斤斤计较的人,和婆婆相处,她们之间从来没红过脸、没吵过嘴,有什么事都愿意向婆婆说,就像和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结婚17年来,婆婆也是尽可能地帮助她们解除后顾之忧,让她们在外好好工作.在婆婆的影响下,她和哥嫂之间也相处得很好,从未闹过什么矛盾.一家人过得开开心心,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4.
爱的奉献     
正在二师三十三团有一个不幸的家庭,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温馨、孝顺和真爱的家庭。家庭中有一位值得人们敬佩的中年妇女,她瘦小的肩上承担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重任,她照顾患病的婆婆6年、照顾重病的叔子4年、抚养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侄子11年,并且还将一直抚养下去。据初步估计,董英夫妇为了给婆婆和小叔子治病总计开支近40万元。为此,她多次获得三十三团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标兵、二师最美家庭等荣誉称  相似文献   

5.
正我好幸福,我有一个哈萨克族婆婆。2002年,我大学毕业后,通过人才招聘从荆楚大地来五师八十九团,在基层连队当了一名连官。2008年,通过自由恋爱,我与志同道合的八十九团七连哈萨克族农业技术员叶尔肯结了婚。从这一天起,我就有了一个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的哈萨克族婆婆。我的哈萨克婆婆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库来。她性格  相似文献   

6.
我的婆婆     
冯学娟 《共产党人》2007,(22):51-52
大路,羊群,夕阳,村庄,家还在天地之间。到家了。站在院门口,我习惯性的向院内张望。以前每每听到侄子侄女给婆婆报喜信时,婆婆总会早早迎出门来,笑吟吟的,满脸的喜气,然而这次院里再没有了婆婆的身影,我心里直发酸。  相似文献   

7.
许多老同志在退休前后相继当上了公公婆婆。这当中,怎样当好婆婆,处理好与儿媳妇的关系,确实是需要学习的一课。婆媳之间相处得好,有助于家庭和睦幸福;反之,则会烦恼丛生。在婆媳关系中,婆婆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不要过分偏爱儿子。当妈的都疼爱自己的儿子,有意无意会把  相似文献   

8.
正夏燕姣的家庭是由两个民族组成的,丈夫库德来提是农五师八十六团五连一名维吾尔族职工。婚后,夏燕姣不仅和丈夫相敬如宾,指导丈夫科学种田,建立起自己幸福的家庭,而且一有空就到婆婆家抢着干些家务活,与老人唠唠家常;每逢过年过节,她总要为婆婆添置几件漂亮的新衣服;婆婆遇有头疼脑热的,她更是忙前忙后地细心照顾,做上可口的饭菜,买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来自三师五十三团七连的维吾尔族热汗姑·艾山江,今年33岁,中共党员,现任连队副指导员、工会主席。五十三团是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我的家庭是个七口之家。公公婆婆也和我们一起生活。多年来家庭和睦助推了事业的进步,丈夫吐尔逊·肉孜在团一中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我本人连年获得团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称号。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我常年忙于工作,特别是今年5月团场遭受特大沙尘暴袭击,查灾情,统计、整理救灾物资,走家串户鼓励、帮助受灾职  相似文献   

10.
正幸福的家庭人人向往,但幸福的获得却需要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在农二师二十七团综合厂,大家一提起李琼一家,都会说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四口之家。结婚22年的李琼,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她把公公婆婆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公婆婆是退休工人,他们有4个儿子,辛苦了一辈子的公婆,就喜欢和三儿子、媳妇李琼过日子。李琼的丈夫罗卫华在农业连队当卫生员,每天早出晚归,碰到急救病人,有时候还不回家。李琼既要工作,还要照顾生病的公公和孩子,家庭的重担压在身上,从无怨言。  相似文献   

11.
正我和老公都是三十团的基层工作者,在基层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但我和老公从不畏惧,因为我们有"后台"。自结婚以来我们都和婆婆同住,婆婆是个勤快人,洗衣做饭收拾房子样样行,孩子也是婆婆带得多,我和老公自然可以甩开膀子干工作。2014年11月,远在陕西的小叔子家添了个小侄女,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里,婆婆也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被请走了。我和老公便一边忙着工作一边自己接送孩子,平时还好,到了周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有知识的现代女性,我的公公婆婆也都是知识分子。按理说,婆媳关系不难处好,可事与愿违,我与婆婆常常闹矛盾。后来得知,我的女伴大多数也与公婆处不好关系。有人说,婆媳关系自古以来没有几个人能处好,我心里不服,可  相似文献   

13.
时间:春节前夕的一天早晨 人物:婆婆——退休工人 凤莲——中学教师,建国的妻子 红英——工厂工人,建军的妻子 (幕启:在大儿媳妇家的客厅里,婆婆坐在轮椅上,正在和大儿媳妇—起包饺子)。 婆婆:凤莲啊,这几年多亏了你,要不是你伺候我,我早就到奎屯河报道,和你爸见面去了。(边说边擦眼泪) 凤莲:妈,瞧您说的,给您养老那是我们做儿女的份内的事,以后别说这外气话。 婆婆:你就让我说吧,说出来我心里敞亮些。嗨!都是我拖累了你们,前年春节我得脑溢血住进医院昏迷不醒,  相似文献   

14.
一是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各村确立了一批文化素质高、家庭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热心公益事业的家庭示范户,营造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一个祖孙三代的五口之家,公公、婆婆、丈夫和妻子,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她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平凡而又平凡,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她们互敬互爱,用真诚和爱谱写着家庭和谐曲.  相似文献   

16.
正当我走进朱东华婆婆家时,房间干净整洁,无臭味。老人穿得干干净净地坐在轮椅上。朱东华正在给婆婆洗衣服,我们就聊起来。朱东华1984年嫁到陈家,和婆婆是隔壁邻居,公公婆婆有个头疼脑热的,朱东华跑前跑后地给老人买药,端水端药。公婆非常满意。2009年12月,和她生活了25年的婆婆因做胆结石手术后,突患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婆婆瘫痪后,由于三分之二大脑坏死,造成婆婆丧失语言功能,不能说话。为方便照顾好婆婆,朱东华和丈夫商量,搬到婆婆家住。商店  相似文献   

17.
正丁江琳是农五师八十八团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丈夫汪全洪是中华保险公司八十八团支公司经理,两个女儿在中学读书。这些年来,她们牢记着"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的古训,用爱奏响着家庭和谐幸福曲。丁江琳1994年结婚,婆婆早已因病去世,婆婆的离去使年迈的公公一  相似文献   

18.
爱洒家园     
人常说:后妈难当。可农十三师红星二场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食品加工厂女职工陈梅用无私的爱让曾经残缺的家庭处处洋溢着温馨幸福。在这个家里,她是孩子的好妈妈,婆婆的好儿媳,丈夫的好妻子。  相似文献   

19.
正她用自己的爱诠释着家庭美德,用自己的行动做一个好儿媳、好妻子。为婆婆和丈夫撑起一片天空,这个人就是我的姑姐。姑姐名叫汪萍,今年49岁,是九师一六一团一名普通职工。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她并没有多少文化,容貌和她的年龄也不相符,由于岁月的磨砺使她一半的头发早已花白,牙齿也松动脱落,岁月的沧桑已深深地刻进了她的皱纹里。15年前,姑姐78岁的婆婆由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有好几次因为找不到家而走失。当时姑姐在基  相似文献   

20.
正在四师宏远集团,提起闫建平、张佩玉家庭,群众竖起大拇指称赞:夫旺妻贤子孝。在社区群众眼里,张佩玉是位名符其实的好儿媳。婆婆李兰英已经78岁了,是宏远公司一名退休职工,体弱多病;公公已经去世20多年了;小姑子闫爱华下岗后失去经济来源,只得在家照顾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婆婆患有肺心病,经常住院吃药打针花费不少,有限的退休工资经常入不敷出,张佩玉总是爽快地接济婆婆一家: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