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六山六水”调查,即贵州少数民族社会调查。“六山六水”包括乌蒙山、云雾山、雷公山、月亮山,大小麻山、武陵山、乌江、都柳江、清水江、南盘江,(氵舞)阳河,“六山六水”区域面积广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民族研究工作者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一个带学术性的地理概念。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4.69%,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六山六水”区域中。作为经济文化都较落后的省份,要摆脱贫困,改变全省落后的经济状况,走上小康之路。首先就得充分认识贵州省情。认识贵州省情,就得先对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解。因此,对“六山六水”区域进行综合调查,掌握翔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报告,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对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经济,使民族地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六山六水”调查 (贵州民族调查 ) ,是我国民族研究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重大学术研究工程 ,为贵州省的民族研究事业、为全国的民族研究事业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将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乃是对这一调查研究工程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贵州彝族社会历史的研究来历已久。“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的乌蒙山和北盘江、乌江“一山两水”彝族调查有百余万字成果 ,极大地丰富了贵州彝族社会历史的田野调查资料 ,推动了贵州彝学的调查与研究 ;得益于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科研活动的经验启示 ,贵州省彝学研究会成立以后 ,贵州彝学调查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共同组织和实施的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第二十三期调查工作已经全面结束,调查报告已经结集出版(内资)。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始于1983年。所谓“六山”,即指贵州省境内的雷公山、月亮山、麻山(大、小麻山)、武陵山、乌蒙山、云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贵州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指出了“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贵州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的特点及其对今后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的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20年总结研讨会综述@李霞林$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4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贵州民族情况的四个基本特点分析入手 ,叙述了贵州省解放前及解放初的几个民族调查及成果 ,进而论述了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的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2000年“贵州省民族地区生态调查”顺利完成后,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决定将2001年的民族调查以“贵州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及开发”为主要内容进行。这次专题调查是1983年开始的月亮山、瑶山民族调查(即“六山六水”调查、贵州省民族调查)的第十九期调查。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遵照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在《贵州省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步意见》中提出:要在10—15年中将贵州初步建设成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的要求,结合我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决定对全省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民族研究会组织的“六山六水”调查对贵州土家族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 :贵州省“六山六水”民族调查具有覆盖面广 ,坚持时间长 ,既重视基础 ,又重视应用 ,发挥了以民族学为主、多学科联合的优势三大特点。 2 0年的民族调查 ,完整地建立起了贵州民族学研究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曾出现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的热潮。民国政府自上而下对贵州少数民族进行了8次调查,对民族名称、分布地区、人口数目、教育情况、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民族源流及土司情况等都做了调查,它是民国时期贵州少数民族情况的真实记录与反映。同时,贵州“民俗研究会”和“边胞文化研究会”等机构,也对贵州少数民族开展过调查。本文根据有关档案史料,就民国政府对贵州少数民族调查的情况及成果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大论坛》2013,(4):45-46
王继超代表:少数民族古籍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 贵州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古籍资源丰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198 3年 ,在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倡议下 ,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牵头 ,组织力量对全省进行全面的多学科综合性的民族调查研究 ,即著名的“六山六水”民族调查 ,迄今已经2 0个年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系统工程 ,专业性强 ,涵盖面广 ,田野调查严格按计划进行 ,成果丰硕 ,已出版调查报告和专著多种。这些宝贵的调查研究成果 ,对民族学学科建设及我国西部大开发 ,对贵州各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及现化代建设 ,都具有重大作用。在此谨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并祝在新的世纪里取得更大的成就。卷首语$中国民…  相似文献   

14.
在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 ,民族语言的调查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乃是就这 2 0年来的民族语言调查进行总结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有七百四十多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水、彝、仡佬、回、壮、瑶、满等。由于各民族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历史、自然环境的差异,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在苗、布依、侗、水等民族中,又有大致相同的“不落夫家” 的习俗。这一习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和心理素质。正如  相似文献   

16.
作者结合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 ,就贵州民族风情旅游的开发 ,从 10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对今后的民族调查与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2月20日~21日,在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举行了“贵州省民族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民委、省民族文化宫、贵州日报、贵州民族学院、黔西南州民族研究所等单位的代表及省民族研究所的全体同志共70余人。原贵州省副省长王秉鋆、省社科联原党组副书记穆琨、省人大副主任、学会名誉会长李仁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钧儒、省民委主任、党组书记苏太恒、省民委副主任余克、原贵州民族学院副院长李廷贵等也参加了会议。 与会领导一致肯定了贵州省民族学会自1983年进行民族调查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坚持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六山六水”民族综合考察,组织民族综合考察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医药、历史、语言文字、民风习俗、宗教信仰等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写成了约1000余万字的调查报告或调查资料。这些调查与现实密切结合,为现实服务,对促进经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为各级党政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民族研究工作已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这次是贵州少数民族爱国主义学术讨论会,在讨论中,学者们畅所欲言,围绕着爱国主义这一中心问题,分别就近代贵州各族人民求生存反洋教斗争、土家族对黔东特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的实践体会中 ,对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进行了探讨 ,认为在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道德习俗有重要地位 ,但未形成理论形态的道德体系。在西部大开发中 ,应取其精华 ,规范完善 ,使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贵州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省第六届民运会”)将于2006年10月下旬在贵阳举行。举办贵州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省各族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余湛 《贵州民族研究》2002,22(3):116-121
小康村在贵州民族聚居的贫困县起着脱贫致富的示范作用。本文对“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的小康村调查进行了全面透视 ,总结出小康村的特点、优势和经验 ,提出小康村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