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     
90% 农民大病医保今年扩大到肺癌等20种疾病,最多可报销90%。 26亿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最大债权国中国增持美国国债26亿美元。至此,中国当月持有美国国债1.1496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数字     
43亿美元 截至8月未我国持有美国国债11536亿美元,仍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闰。8月当月,我国增持美国国债43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6):18-19
据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日本增持美国国债115亿美元,超过中国成为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根据美国财政部当天公布的数据,2009年12月份海外投资者减持美国国债530亿美元,减持幅度创历史新高,远高于当年4月创下的445亿美元减持记录。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18):19-19
日本财务省目前公布报告显示,中国6月份净购入4564亿日元(约合53亿美元)日本国债,为连续第6个月净购入日本国债。此前,中国在今年5月份净购入7352亿日元日本国债,超过今年前4个月5410亿日元的增持规模,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买入日元资产在目前仍属于试探性质,主要意图在于分散外汇储备风险,  相似文献   

5.
自2004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长。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仍然一往情深地不断增持。在“比较优势”下,中国用凝结着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资源、廉价的环境等要素的实实在在的商品,换回成堆绿色“纸张”与电子符号,然后用这些“概念美元”买美国国债,支持美国政府运转,支持美国借贷消费,支持美国金融机构用这些钱到中国赚更多的钱。美国的债务越滚越大,债台高筑,只能发行更多的美元来偿还,美元贬值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美国国债违约、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债价格下降都会对中国所持有的1.2万亿美元国债存量带来巨大损失。令人焦虑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还在不断快速增长。2011年上半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加3500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仍是美国国债。  相似文献   

7.
《兵团党校学报》2010,(5):80-80
中国正努力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策略,近日维持了对日本和韩国国债的增持数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去欧美”化,以分散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可原本正常的市场行为却引来了发债国的怀疑。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18):4-12
刚刚过去的7月,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盯着美国,担心该国因民主、其和两党为争取选举筹码而明争暗斗,致使美国国债到期违约,引发全球经济崩盘。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对美国债务违约风险尤为关注。毕竟,如果美国不能如期提高举债上限,将给所有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带来经济灾难,同时也将把全球金融资产、大宗商品价格拖入深渊,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恐慌。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2,(8):19-19
美国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较一年前减少82亿美元,是2001年有此项统计以来中国首次年度减持美国国债。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为1.1519万亿美元,较2010年12月减少82亿美元,但高于日本持有的1.0582万亿美元,仍为美国最大债权国。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长。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仍然一往情深地不断增持。在比较优势下,  相似文献   

11.
尽管美国工业生产连续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外国投资人对美国国债仍然兴趣浓厚。美国财政部最近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称,2009年1月份外国投资人购买美国国债的数字净增加了107亿美元,这让担心美国国债吸引力不再的人们略微宽心。美国财政部报告说,中国目前大约持有74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相当于美国国债总额的6%。  相似文献   

12.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7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73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欠每个中国人约5740元人民币。然而,在美国主权信用被降级,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中国为何还要买美国国债,很多人对此不理解。  相似文献   

13.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7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73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欠每个中国人约5740元人民币。然而,在美国主权信用被降级,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中国为何还要买美国国债,很多人对此不理解。  相似文献   

14.
张茉楠 《学习月刊》2011,(23):47-47
从收益率上看.作为国际债权大国的中国已经陷入了“斯蒂格利茨怪圈”,是指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将本国的企业的贸易盈余转变成官方外汇储备.并通过购买收益率很低的美国国债回流美国资本市场;而美国在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大规模接受这些“商品美元”。然后将这些“商品美元”投资在以亚洲为代表的高成长新兴市场,获取高额回报。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8月至今,美国次贷黑洞越来越大,各国央行纷纷减持美元资产,首当其冲遭抛弃的就是美国国债。在此次美元资产减持风潮中,还出现了“极端案例”:在美国国债前20个主要海外持有者中,挪威和爱尔兰进行了“清仓”操作。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府明知奉行与其他国家相比更高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战略,在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和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的国家的外汇市场上,必然会造成美元币值高估的局面,进而对美国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却要长期坚持实行较高通货膨胀率的经济政策。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中出现巨大逆差,但中国大量购买了美国的国债,为了避免已经购买的美国国债缩水以及中国经济二次探底,中国要慎重地选择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策略,并加强对所购买的美国国债的合同管理,积极调整产业政策;加强中美经济对话,协调货币政策,敦促美国取消一些限制出口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近日,朱镕基总理在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和清华其他院系学生代表作演讲时,谈到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中美关系问题,朱镕基说:“目前中美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我们的观点是沉着应对,冷静观察。” “有人说,中国要靠美国,因为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我认为,如果美国停止与中国贸易,他们的通货膨胀率马上就要上升两个百分点。他们需要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有劳动力密集的优势,这是哪个国家也比不上的。有人说,你现在在美国购买那么多的国债,如果他们一冻结,怎么办 ?我说,买美国国债利率最高,年初利率为 6 5%,…  相似文献   

18.
《企业党建》2012,(1):24-25
日本亚太政经调研中心理事长蔡成平日前在《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指出:在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以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借给美国政府,这间接助长了美国的消费过剩和贸易顺差,这样的“锦上添花”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从公平和效率的观点出发,中国更应该将巨额外汇储备用于国内的“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9.
由筹资型国债向调控型国债转变邓淑莲我国央行定于今年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自此结束了国债作为单一筹资手段的历史,国债逐步由筹资型向调控型转变。这一转变将使国债成为重要的政策工具,从而必然在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更大作用。但国债转型并非易事,尤其在我国...  相似文献   

20.
国债在西方国家经济调控中的作用邓淑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债具有双重作用,一是作为政府筹资的手段。当经常性的财政收入(税收)不足以应付财政开创,作为增辟财源的手段之一,就是政府举借公债。二是作为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工具。由于国债从多方面对经济发生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