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旅印琐记     
今年年初,应联合国设在印度的"国际半干旱中心"之邀,由江苏省农科院组团,我以顾问身份,一同前往考察、访问和洽谈合作事宜。此行,先后到了孟买、海德拉巴、德里、斋普尔、阿格拉、占西、克久拉霍等7个城市。在完成公务活动之余,  相似文献   

2.
鉴于农业在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印度独立后,其历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包括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价格政策、农业科技和推广政策、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等,农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印度农业发展,农业内部的结构不断优化,贫困人口有所下降,为整个印度经济的平稳和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农业产业政策设施和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还依然存在着不少困难,这也是推进农业改革的重要动力。另外,鉴于印度的农业发展和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相似性,印度农业发展中所积累的经验及其教训也为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应纳·拉奥总理阁下的邀请,我十分高兴前来印度共和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借此机会,谨向伟大的印度人民转达中国人民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印度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勤劳、智慧的印度人民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印度独立后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对此表示由衷的高兴。  相似文献   

4.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要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5.
徐飞 《北京观察》2023,(3):32-33
<正>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和北京工作,高瞻远瞩擘画了大国创新,并亲自提出、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一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印度有个国际大学,国际大学里有个中国学院,中国学院是印度汉学研究和汉语教学的中心。辉煌而不平凡的历程印度国际大学座落在加尔各答西北约160公里处风景如画的圣地尼克坦(传统意译“和平乡”)。这所驰名世界的大学是大文豪泰戈尔于1912年亲手创办的,这里曾是泰翁当年实现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从事社会改良的实验基地,他在晚年几乎把全部精力、财产,也括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1913)都奉献给了  相似文献   

7.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全国科技创新的龙头作用,必须站在世界科技创新前沿,坚持全球视野,引领创新方向.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北京市的国际学术交流,使北京成为国际学术交流和交往中心.科技发展史也表明,所有的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都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8.
市县     
《今日浙江》2007,(8):60-61
浙江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业绩明显,浙江将加大传统特产申请力度,浙江各地会展业发展迅猛,浙江“价格指数”频出引起国际关注,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浙江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开发建设,江苏将投资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1,(11)
正近年来,广东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有序推进省级高新区布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历程,呈现出"高要求、大格局、高起点、全链条和新模式"等规律和特点.一是高要求,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全球科学中心为目标,高标准设计实施方案,高效率组织实施,高规格配置创新资源要素,致力科技自立自强.二是大格局,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结合各地创新要素禀赋,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高起点,依托国际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国际一流的拔尖人才,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致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相似文献   

11.
涂莉丽 《友声》2006,(2):21-21,25
应印度对外友好协会和埃及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的邀请,由地方政府、外办、人大系统和对外友协人员共同组成的中国地方友好代表团一行16人在海南省海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行恭的率领下于2005年11月12日至11月20日访问了印度和埃及。在印度11月14日晚上,印度国际团结基金会设宴欢迎由王运泽副会长率领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和中国地方友好代表团。印度国际团结基金会秘书长阿尼尔致词。他说,印中两国是两个重要的邻邦国家,印中两国人民应该是兄弟关系,应该加强了解,共同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12.
正在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基础上,上海的城市定位增加了科技创新中心,由此形成了"五个中心"的新定位。"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胜期、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  相似文献   

13.
《上海支部生活》2014,(3):54-54
中国有“中国梦”,印度也有“印度梦”。近日,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加力在(《环球》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印度梦”。文章指出,印度独立前夕,后来成为开国总理的尼赫鲁曾说:“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如今,印度战略界关于国家定位的讨论更为热烈——至少要“成为世界六大力量中心之一”,力争“加入国际社会的管理层”、“坐进国际社会的贵宾席”。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对海南的启示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为祖国宝岛,台湾地区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及其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台湾地区农业的成功有许多因素,除稳定的政策、投入、教育和高效实用的农业服务组织外,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功不可没。2019年,海南省委5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全省农业一盘棋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本文通过观察台  相似文献   

15.
佘京学 《北京观察》2021,(10):26-27
面对北京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任务,健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目的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围绕国家实验室的统筹布局,北京正加快推进中关村、昌平和怀柔三个国家实验室的创建工作.不同于过去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在大科学装置建设、科学中心和科学城建设中是王冠上的明珠,其目的是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遵照国际通行做法,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任务,大规模集合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跨越发展,在战略上起到牵引推动作用.这将成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科技力量,为北京创新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推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在“重新发现”印度。他们认为,在21世纪的国际体系中,印度将同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一起,成为世界六大力量中心。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市政协围绕"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协商议题召开研讨会。8月25日至8月27日,市政协科技委员会还就探索新型举国体制问题征询中央驻京单位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先后与中科院、工信部和中国融通集团推荐的17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与特征、重点任务、典型模式和体制机制等问题座谈研讨,积极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并通报了市政协围绕议题开展联合调研的进展情况和北京市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积极做好面向科技界别群众的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93年2月1日至5日,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了第四次“国际减灾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共150余名代表,除22名科技委员会专家和8名联合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外,还邀请了23个国家的国家减灾委员会代表及13个联合国有关机构、政府组织的代表,印度政府派出66名观察员列席了会议。中国国际减灾  相似文献   

19.
万建民 《北京观察》2006,(10):40-4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就,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经积累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科技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地方和企业等科技创新的结构布局。尽管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农业科技发展相对于我国其他行业的科技发展来说也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但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农业科技的发展仍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在世界农业科…  相似文献   

20.
沈言中 《群众》2000,(1):13-14
如东县:发展跨国科技中介,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1997年3月,如东县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工业大学就联合建立科技中介机构达成一致意见,成立了“中俄作江苏莱德国际科技发展中心”。“中心”专门从事国际科技信息交流和科技成果推广业务,由俄方提供项目,中方负责转让,采取项目作价入股、项目招商、技术转让等方式进行。转让收入双方按比例分成。转让中的技术问题,由“中心”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