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奕 《当代党员》2021,(6):28-30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系统传入中国。除了各种进步报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外,大量被翻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先进知识分子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起到重要作用。1921年下半年至1922年下半年,重庆迎来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先后在重庆活动的恽代英、萧楚女等人正是这一热潮的推动者。他们与本地涌现出来的《友声》、《新蜀报》等进步刊物和进步社团一起.  相似文献   

2.
简奕 《红岩春秋》2020,(5):10-15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系统传入中国。除了各种进步报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外,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先进知识分子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起到重要作用。1921年下半年至1922年下半年,重庆迎来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阶段。先后在重庆活动的恽代英、萧楚女等人正是这一热潮的推动者。他们与本地涌现出来的《友声》《新蜀报》等进步刊物和进步社团相结合,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初,一大批进步团体在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社团的组织形式,探求救国的问题,寻求治国的良方,掀起了追求真理,追求解放的热潮。  相似文献   

4.
恽代英(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家、中国青年爱戴的领袖之一。江苏武进人。五四时期在武汉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并组织互助社、利群书社、共存社等进步社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和《中国青年》主编。  相似文献   

5.
正1922年,对于正在四川泸州主持川南教育改革的卢作孚来说,是他人生中十分不寻常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他由川南师范学校校长王德熙和教务主任恽代英等5人介绍,加入了当时在中国青年中极具感召力,并荟萃了一批青年才俊的进步社团——少年中国学会。历史上的少年中国学会少年中国学会之所以用"少年中国"作为会名,实际上是受  相似文献   

6.
恽代英的"互助"思想初探——由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的著名活动家和宣传家,是党早期的优秀领导者之一.他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和中国其他的先进分子一样,是在一片漆黑的深夜里摸索着导向光明的途径,是在四顾茫茫的大海中寻觅着正确的航向.对于西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总是从积极方面加以利用,使其为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服务,有时甚至对其加以改造,赋予新意.  相似文献   

7.
恽代英与王光祈——五四时代同始异终的典型余三乐1919年秋至1925年,恽代英是当时全国有影响的进步团体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王光祈则是这个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早期负责人。时代的激流大浪淘沙,少年中国学会最终一分为三,以李大钊为首的一部分左派成员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的进步社团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尽管在性质上不同,但进步社团却在事实上为中共早期组织输送了骨干力量。考其缘由,就在于“五四”进步社团在其运行过程中,对于成员的组织意识的培植、“主义”的选择、政党理念的诉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而使进步社团能够成为连接“个人”与“政党”的“中介”。“五四”进步社团在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对此需要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演变的角度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浩1896年生于湖北省黄岗县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饱尝了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痛苦。他连小学没读完就在家织布。1920年夏天,恽代英同志到张浩家乡进行革命活动,他俩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张浩接受了恽代英同志的革命思想教育,参加了恽代英同志组织的革命团体“利群书社”和“共存社”。为了追求革命真理和接受革命风暴的锻炼,不久,张浩来到了上海。在那里,张浩一边做工,一边从事革命工作。从此,他的一生就同中国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了。 1922年初,经林育南、恽代英介绍,张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他担任了沪西区委书记,领导沪西工人参加了“五卅”大罢工的斗争。他在青云路召开群众大会,领导群众游行示威。这次集会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张浩不顾个人安危,赤手空拳地带领群众与敌人搏斗。他头部被刺受伤,满脸是血,但仍在号召群众坚持斗争。他振臂向周围群众高喊:“我们反对屠杀中国人,我们反对  相似文献   

10.
陈志刚  杨英 《党史纵横》2007,(12):48-48,47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著名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他与瞿秋白、张太雷一起被人们誉为江苏常州"三杰" .1930年5月6日下午,恽代英装扮成工人模样,来到上海杨树浦韬朋路附近的老怡和纱厂门前等待接头的同志.在等待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群国民党便衣特务,强行搜查过往行人的全身及行李.恽代英猝不及防,也遭到敌人的搜身检查.为了不让敌人认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恽代英趁和敌人互相拉扯之际,在混乱之中顺手抓破了自己的脸,机智地辩称自己是一名临时工,名叫王作林.可狡诈的特务们看到恽代英身上带着眼镜、自来水笔、手表还有40块钱,并且又在他附近搜出了一包传单,于是不由分说把他抓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李亚平 《党史纵览》2010,(11):32-35
他曾发起组织了中国大学生最早的进步团体之一——社会改造社,并在五四运动中英勇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12.
恽代英,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他与同乡瞿秋白、张太雷一道,在20世纪20年代被人们誉为常州"三杰"。恽代英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也是中共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与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为了恢复重建,急需大批劳动力,因而放宽了对中国青年的入境限制。在一些进步社团的鼓励和帮助下,当时不少中国青年学生先后赴欧洲勤工俭学,从而形成了一股勤工俭学的热潮,史称勤工俭学运动。  相似文献   

14.
恽代英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他早期哲学思想中较为深刻和全面的思想成果。他的认识论涉及的内容有;提倡理性的自由,以反对传统的蒙昧的封建意识形态;倡导怀疑的思维方式,以推动知识的进步和打破权威主义的束缚。恽代英的认识论推动了当时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也为日后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恽代英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他早期哲学思想中较为深刻和全面的思想成果。他的认识论涉及的内容有:提倡理性的自由,以反对传统的蒙昧的封建意识形态;倡导怀疑的思维方式,以推动知识的进步和打破权威主义的束缚。恽代英的认识论推动了当时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也为日后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12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恽代英同志诞辰110周年。现已97岁高龄、入党80周年、德高望重的薄老心情无比激动。他怀着对恽代英无比崇敬的心情,5月1日致信恽代英的母校——华中师范大学,回忆了他在20世纪20年代与恽代英的一段友谊。信中写道:获悉你校即将召开纪念恽代英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十分高兴!我赞成召开这样一个会议。恽代英同志在早期共产党人中颇负盛名。他坚定的革命信念,热烈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当时的革命青年中有口皆碑,一时为之传唱。我就是深受恽代英思想影响的一个人。《向导》周报、《中国青年》,是  相似文献   

17.
恽代英不仅是中共党内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杰出领导人之一,而且是人民军队及其政治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积极动员军事讨蒋,提出了组织志愿兵计划,并亲率中央独立师参与了讨伐夏斗寅的战斗,暂时解除了武汉国民政府的后顾之忧。大革命失败后,他又参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辟中国特色革命的道路,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积累了经验,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是一部运用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中国民族革命史专著。是恽代英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反映了恽代英长期从事革命实践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他充分肯定了革命的重要性和生产力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为党史和革命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恽代英在五四之前他即对欧洲近代哲学史中的四种"物质"观进行过综述与剖析,明确提出了"物质必为实在"的哲学观点.恽代英的"物质实在"论,以及他经过反复辩难建立起的"以太"——物质一元论等,是当时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重大成果,有其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恽代英(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家、中国青年爱戴的领袖之一,江苏武进人。五四时期在武汉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并组织互助社、利群书社、共存社等进步社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和《中国青年》主编,1926年3月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1927年春主持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工作。同年5月,在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和宣传部秘书长。1930年5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次年4月29日在南京狱中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