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刑事案件中,律师是应当同检察官一道,共同为发现真相、打击犯罪而并肩战斗,还是完全地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与检察官针锋相对?律师应当帮助法院发现真实.还是仅仅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利,从而保证其人权不受侵犯?律师应当一般性地代表社会的正义,回应一般人的情感.还是本着为委托人尽职尽忠、鞠躬尽瘁的原则.而在必要时甘愿成为“天下人”唾弃的对象?这些问题本质上均属于辩护律师的角色定位问题。对此,本文尝试提出几个基本观点.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在由《检察日报》社等十余家中央媒体共同参与、2011年初揭晓的“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评选活动中,知名公益律师、北京方元律师事务所主任康健顺利获评,与打假斗士方舟子、勇擒抢匪的广东东莞企业家刘柏权、内蒙古乡村检察官张章宝、山东良心医生杨国梁、上海人民调解员柏万青、国际级足球裁判员孙葆洁等“正义人物”一齐站到了领奖台上。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检察》2007,(2):1-1
在新近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检察官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邢宝玉会长就我区检察官协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协会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部分,应当纳入检察工作来安排;协会是党组和检察长的助手,应当发挥好其作用;协会是检察院对外联系的渠道,应当让渠道畅通。”这是对检察官协会工作的高度评价和科学定位,也是对我区检察官协会工作的殷切希望和极大鞭策。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高级检察官,江苏省检察官文联委员,江苏省女检察官协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于2012年10月荣获江苏省首届“十大法治人物”。  相似文献   

5.
一、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业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所谓检察官职业道德那就是指检察人员在从事检察职业活动,处理各种法律、人际、社会关系,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应当遵守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具体内容,高检院把它概括为八个字:“忠诚,公正,清廉,严明”。也就是人民检察官执行职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础”,两个“原则”,一个“要求”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起本来就十分简单的刑事案件,这是一起本来就不应当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普通刑事案件。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它又是一起弱女受辱后,含悲忍痛踏上漫漫告状路,本不应该发生的当代“杨三姐”告状的案件,一起人民检察官不辱使命,运用法律监督之剑为民伸张正义的不寻常的案件。  相似文献   

7.
文明是检察官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也是检察官应当展示的良好执法形象。检察官文明的职业内涵包括检察理念文明、检察行为文明、检察作风文明、检察语言文明等内容。践行"文明",检察官要增强法律监督能力,遵守礼仪规范,培养高尚的道德操守,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营造健康、有序、和谐的工作环境,维护检察形象等。  相似文献   

8.
热点聚焦     
“2005年度十大法治人物”揭晓 2005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公布了“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评选结果。十位获奖人物是:公益律师佟丽华、辽宁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队长许文有、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主诉检察官蒋汉生、黑龙江省宁安市法院法官金桂兰、湖南省人大代表陈建教、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会长张颖、调查“六合彩”的福建3名女中学生、农民工利益的代言人张志强以及网络沉溺社会问题研究学者张春良。该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9.
检察官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任,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执法公信力和检察机关的形象。因此,检察官在对外交往中,应当积极践行“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恪尽职守,严格自律,筑牢防线,把握“五忌”: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串发生在不久以前的故事。对于检察官们来说,这是一个情节、人物都很新颖的故事,因为它的人物都是金融业的骄子,年纪轻,业务好,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很多是名牌大学的尖子;而对于“人物”们来说,则更象是一次游园惊梦,他们压根儿没有想到,自己是在“搞活”经济,“繁荣”市场,怎么会是犯罪?  相似文献   

11.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检察干警分为三大类: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上海市检察机关打响了检察改革的第一枪,有关助理检察官的改革成为了改革中的一大难题,这个“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改革“过渡期内”是否任命新的助理检察官的问题,二是现有助理检察官队伍的分流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有利于明确助理检察官在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定位,文章从助理检察官的概念与渊源出发,阐述了助理检察官改革的方向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12.
检察官客观义务,是指检察官超越控方立场,坚持客观公正。检察官履行客观义务是检察制度的基本要求,但基于不同的司法制度背景,形成以德国法和美国法为代表的两种类型。检察官为履行打击犯罪的职责需成为热情的控方当事人.又因客观义务而应当冷静的、无偏倚的司法官,而这两种角色是相互冲突的。应当注意客观义务的限度并警惕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同时注意通过外部制度保证客观义务。在我国,因为检察制度的性质及其背景,更须确立检察官客观义务。为此,  相似文献   

13.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职责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只有不断地提高检察官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才能实践这一基本要求。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检察机关应当如何提高检察官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呢?换言之,检察机关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有何新思路、新举措?这是应当思考的课题。对此,笔者立足于实际情况,作如下几点思考:1.建立一年读一本业务书制笔者认为有必要试行检察官读书制,从制度上强化学习,采取有效举措促进学习,不断地提高检察官的执法水平,使检察官的执法水平永远不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具体而言,可采取每名…  相似文献   

14.
试论当代检察官的社会文化素质王明喜,王姝婕要搞好检察队伍建设,按传统说法,主要是提高检察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但依笔者之见,新形势下的检察队伍建设,不应局限于“两个素质”的提高上,还亟需确立和培养当代检察官的社会文化素质,即检察官在从事社会、职业活...  相似文献   

15.
检察官管理制度是由多种制度构成的体系。采取行政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实施有效管控,但不利于凸显司法官属性,去行政化是检察改革应有的方向。严格而细致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了对检察官的精细化管理,但是造成检察官管理成为公司化管理模式的翻版,适当简化考核项目应当是检察官管理制度将来调整的方向。检察人员分类管理与员额制旨在实现司法精英化目标,其价值和实践效果值得肯定,但是当前员额制尚有不足,应当根据司法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强化司法责任制对防止冤错案件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司法责任不宜泛化,如果办案责任制设计不合理,容易损伤办案人员应有的司法人格。检察官管理制度如何设定,关系重大,司法职业的吸引力要素也是合理设定管理制度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瑚钰 《法制与社会》2012,(11):199-200
压力管理是检察机关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当的压力有利于调动检察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度的压力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检察机关应当引入社会工作的先进理念,检察机关的管理者和检察官自身都应当积极参与,从人格尊重、服务、互助等各个方面努力探索压力管理的新方法,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谈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三)既要有原则规定也要有保障措施王俊刚《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干涉检察官依法履行检察职责的,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这是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又一法律保障,具有重大的现...  相似文献   

18.
高峰 《犯罪研究》2006,(1):74-80
英美法系认为检察官是当事人,不具有中立性地位,不应当享有强制处分权。大陆法系国家认为,检察官具有客观性义务,享有一定的强制处分权。欧洲人权法院认为检察官的中立性取决于它是否独立于行政,独立于当事人,而不是取决于检察机关的属性,法院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检察官中立性的三个具体标准,符合该标准的检察官所做出的强制处分决定具有正当性。欧洲人权法院判决对我国解决检察官中立性和强制处分权归属问题有借鉴意义,我们应当强化检察官中立地位,赋予检察官一定的强制处分权同时应加强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权。  相似文献   

19.
实现量刑公正性和透明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刑是在正确定罪的前提下,依照刑法关于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理性评价案件确有的各种量刑情节对于处罚轻重的影响力,据以在法定刑范围内或者法定刑以下,依法对犯罪人决定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刑度或者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诉讼活动。由于量刑是对犯罪人进行生杀予夺的重大问题,涉及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所以应当以特别审慎的态度和精密的逻辑思维,去追求量刑的最佳适度。无论是检察官在起诉书中提出“量刑建议”,律师针对检察官的量刑诉求进行“量刑答辩”,还是法官根据法庭调查和辩论所作出的“量刑判…  相似文献   

20.
检察官的薪金待遇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处于劣势,其工资来源也受制于地方财政。检察官薪金现状与其制度角色并不相符,相关法律对于检察官薪金规定处于互踢皮球状态。在薪金规定存在制度错位的情况下,检察官职业面临着法律监督职能弱化、权力寻租、人才流失等困境。构建检察官薪金应当从薪金单列、去地方化、去行政化、身份保障系统化入手,渐进改革不宜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