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海 《政府法制》2006,(20):30-32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海归”打工仔,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像有钱人那样骄奢淫逸,他打3份工,包养了两名“二奶”。两名“二奶”的巨大开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没日没夜地干活,在城市里东奔西走,舍不得买一份超过4块钱的盒饭……终于,在两个“二奶”的围困下,他的积蓄彻底耗尽,骗取工友的巨款后也无济于事。眼看“二奶”、“三奶”都要离他而去,他决定杀掉“二奶”,用“二奶”的钱养“三奶”……2006年6月,安徽省合肥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李明河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2.
张扬 《政府法制》2007,(1):12-13
作为话题,“官本位”已是“老生常谈”,是那种所谓“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东西。不过,既然“不说白不说”,那就不妨再说说;虽然“说了也白说”,但据说聊天消遣也是有益于健康的。十多年前,我到一个县级市去。那里的市委是“县处级”,市委办公室是“正科级”;办公室主任相当于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相当于副科长。陪我吃饭那个官儿是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也就是副科长,但他送给我的名片上紧接在“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头衔之后的括号内却印着三个字——“副处级”。其实,包括我在内很多人跟他打交道就因为他当着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与他是什么“级…  相似文献   

3.
为了取得省委的信任,他策划着将一封封对前两任领导的举报信飞向上级领导。在将他们次第送进监狱后,他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厅长宝座。接着,他“苦心”经营着“夫妻店”。为防有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堂堂厅长竟虔诚地向风水先生求教。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他与前两任领导“殊途同归”地成了“前腐后继”的一个绝妙组合。他,就是原河南省交通厅厅长石发亮!  相似文献   

4.
“埋苍蝇”的典故出自古罗马著名诗人维吉尔之手。这位诗人祖上很有钱,给他留下了庄园等大量财产。可当时的政府提出一项新政策,对庄园的土地征收新税,且税款之重足以使他倾家荡产。维吉尔仔细研究税令后,发现“凡设有陵墓的土地,即可免税”的规定,他想起自己曾在一篇诗文中赞美过苍蝇,何不为死去的苍蝇做个墓?于是,他认真操办,为数百个死去的苍蝇举行葬礼,让苍蝇入土为安。这一“埋苍蝇”果然灵验,维吉尔庄园该交的税款全部免去。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令人可笑的“埋苍蝇”,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但这种“埋苍蝇”之举,在现代人的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5.
3月,是“学雷锋月”。有人说雷锋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里走,而他,却是一名有户口的“雷锋”。3年里,他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90余名。他一身正气,在当地闻名遐迩,被媒体称为“百姓英雄”……  相似文献   

6.
一个“嘴上无毛”的小老板,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一下子变成了百万富翁。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说他两手沾满鲜血,其实他并没杀人。但是他的每一张钞票里确实浸满了他人的滴滴鲜血。 他就是苏州市一个叫做”宝克曼”公司的经理——葛富春。  相似文献   

7.
华远房地产集团总裁任志强说,他“只给富人盖房”,并说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他要让—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人们称他屡发“狂言”,招致很激烈的批评。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笔者认为他有权利说他想要说的话,这是他的自由。但是别人也有权利对他的话发表不同意见,这也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因此我也要对他的“狂言”表达一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8.
"死刑布告"     
公布执行死刑罪名的布告是人民法院依法执行罪犯后,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公示性法律文书,仅限国家审判机关使用。然而,河南省社旗县一村民为了区区的400元钱,竞亲自制作,张贴两张他“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判处三人死刑的杀人布告”,随后他手持杀猪刀“执行”了这个“死刑命令”。  相似文献   

9.
德选  陈军 《检察风云》2003,(18):18-20
作为一个“七品芝麻官”,他索贿受贿的套路很“创新”——“先吓唬住你再说”;他捞钱的心理动机很特别——调到贫困县“太委屈”;他的人生沉浮轨迹也很有意思——总是与“8”形影相随;他的“风流故事”更“浪漫”——手机短信传情。2003年7月30日,这位县委书记被送上法庭——以“处分”吓唬人索贿汪波收到的第一笔贿赂钱,是他当县长时“吓唬”到手的。1996年初,原广西宁明糖厂厂长蒙世华与一个非常熟络的个体老板做生意时,赊销给对方价值1900多万元的500吨白糖,个体老板陆续交回600多万元货款后,余款一直拖着不还。1996年底的一天,时任宁明…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盈江县交通局局长赵家富同志因抢险牺牲后,当地群众痛惜不已,对他在任期间的光辉业绩,交口赞誉。在前“腐”后继屡见不鲜的交通部门,赵家富同志果真是“出污泥而不染”?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他先进事迹时,进行了一番特殊的“调查”。“调查”结果证实,赵家富同志不愧为一个清  相似文献   

11.
夏山  竹筠 《检察风云》2006,(13):17-19
李敬华是贵州省毕节地区煤炭局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局长,即人们常说的“安全局长”,同时,他还是时常向党和政府建言纳策如何富民兴邦的毕节地区政协委员。大学文化,时年45岁,正可谓年富力强。从2001年担任“安全局长”以来,他已经安安全全地当了4年的“安全局长”,再有一年就满届而安全离任了。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个月前还到处求人为自己手下的人找工作的“农民工司令”张全收“牛”起来了,整天是企业求他派人,而他却“无兵可派”。  相似文献   

13.
2005年2月1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作秀大王”起诉搜狐一案。这位“作秀大王”叫马献青,河南濮阳人。此前,他曾“秀”出过“卖屁股”、“征伴侣”、“卖孩子”、“大耳怪”等热门新闻。“作秀大王”状告搜狐,缘于他策划的一场“街头求助秀”: 前不久,为救助一位湖北的大肚女童,他搞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策划”,共筹捐款11万元。这场“街头求助秀”被媒体追踪报道后,也被网站转载。但搜狐网在转载时,因标题的一字之差,激怒了“作秀大王”。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卢氏县原县 委书记杜保乾是时评界 和杂文界的“老顾客” 了。但是,最近读到披露 他的详细报道,还是禁 不住要翻一翻这块已经 发硬的“烧饼”。 在切入正题之前, 让我们先截取两个场景。 第一处场景在卢氏 县城的热闹街道,杜保 乾正“亲自”陪伴几位老 人逛商场——这是他特 地派人从深山里接出来的。杜为老人 各买了几件衣物,恭恭敬敬地送到他 们手里,并拉住老人的手深情地说: “我是卢氏人民的儿子,也是你们的儿 子啊!”直说得几位老人泪流满面。这 时,杜保乾突然扭头问旁边…  相似文献   

15.
春江水 《政府法制》2007,(13):58-60
柳宗元一篇《捕蛇者说》,让世人皆知永州“异蛇”“黑质而白章”。纵观湖南省永州市公安局原副局长王石宾多年来所扮演的人生角色,他又何曾不是一条“黑质而白章”的“异蛇”?说他“白”,是因为他不仅具有警察身份,而且还是“打黑除恶领导小组”组长;说他“黑”,是因为他不但是永州黑恶势力团伙的保护伞,而且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老大”。他一边冠冕堂皇地打“黑”除“恶”,一边却干着开庄放贷、敲诈勒索、滥用私刑、非法敛财的“黑”、“恶”勾当。  相似文献   

16.
火光 《检察风云》2004,(11):40-42
这个酷爱上网聊天的杀人嫌疑犯怎么也没想到,在QQ上与自己情话绵绵的“美眉”竟是一位须眉警察,就在他落网的那一刻,他还真心叮嘱他的这位“女朋友”切勿上坏人的当……  相似文献   

17.
年近六旬的他一面以“线人”身份向公安汇报,一面以假局长身份大肆诈骗, 请看奇案——在一伙骗子利用一项纸上的工程,实施诈骗的时候,身为公安“线人”的他,意外地被邀进入这一诈骗团伙。由于他反馈回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公安机关还批准他作为特勤人员继续卧底,并为其确定了“068”的代号。  相似文献   

18.
近读一则报道很让人气愤。主人公并不新鲜,他就是号称“河北第一秘”的李真,但故事却是新鲜“出炉”,独家披露的。李真家住石家庄市桥西区,每天往桥东区的省国税局上班时,他乘坐的轿车不管红灯绿灯都“勇往直前”。老警察看见李真的车,谁也不敢拦。一次,有个新警察刚上班,不知闯红灯的车是李真开的,命他停车后上前去收缴他的驾驶本。李真把车窗玻璃摇下后,恼怒地向这个警察吐了一口唾沫,然后扬长而去。这小子,以前只知道他贪,没想到他还这么霸道,这么蛮横!看了这则报道,忍不住为那位“吃口水”的警察鸣不平,明明是按章办事,公正执行公务,却…  相似文献   

19.
近一个时期以来,张云泉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作为一名信访干部,他工作在“清水衙门”,当的是“无钱无权”的官,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活。然而,在这一岗位上,他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官”之道,一干就是22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1997年,张云泉被江苏省泰州市授予“勤政廉政好干部”荣誉称号;近些年来,他13次受到市以上党委、政府的表彰。其中,2001年,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的光荣称号。近日,笔者采访了张云泉和他的同事,让我们走近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信访局长,一起解读他的人生观、权力观、亲情观和幸福观。张云…  相似文献   

20.
阿萍很漂亮,出生在农村。1999年,阿萍在深圳认识了第一个“男朋友”,他每个月固定给她3000元。共同生活了5个多月,阿萍终于抓住一个机会卖光了“男朋友”给她买的所有家具与家电,并甩掉他。很快,阿萍结交上了第二个“男朋友”并被他染上性病。没多久阿萍要了他一笔治病的钱,离开了他。接着,阿萍又交了第三个、第四个“男朋友”。每交一个“男朋友”,阿萍的存款就往上涨一截。据报道,近年来,在深圳悄然出现了“职业二奶”一族。像阿萍这样做“职业二奶”成了一股风。“二奶”尚且一直备受社会各方诟病,就甭说“职业二奶”了。那为何“职业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