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日前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相似文献   

2.
两会刚刚开始时,雷人的提案就破土而出。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数位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相似文献   

3.
近来,我国的医疗体制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受到广泛批评的是“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看病贵”,主要指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看病贵”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低收入患者没钱看病,也就是“看病难”。“看病难”还意味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存在问题。目前,“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许多人的切肤之痛。在2005年1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为“看病难”把脉,  相似文献   

4.
今年两会期间,呼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一些与会代表共同的心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坦陈五大矛盾,“看病难、看病贵”位列其中。社会各界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热切关注,其实质是在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中,群众呼吁政府为其提供制度保障的诸多诉求之一。  相似文献   

5.
谭健 《当代党员》2011,(6):59-61
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的“心病”。从2003年新农合改革开始,“强基层”、“公益性”便成为中国医改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6.
张晓萍 《奋斗》2006,(3):30-35
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增长,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延续人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日益成为中国老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卫生管理体制和医疗服务水平与人民身体健康的需求不相适应,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而且十分尖锐和严重。“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陆睿 《当代党员》2010,(8):31-33
五年前,中国医疗制度改革,被宣布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因为没能破解“看病贵、看病难”。催生这一困局的,是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占全国人口30%的城市,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医疗资源,其中的30%在大医院;而在占全国人口70%的广袤农村和社区,群众却依靠“赤脚医生”和小药铺维持健康。“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一大顽症。  相似文献   

8.
曾伟 《当代党员》2010,(8):33-33
中国目前“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在农村。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将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作为十大民生之一,具有重大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9.
淮水 《支部生活》2009,(4):42-43
文山州:2009年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 文山州在2008年相继出台许多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政策后,2009年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卫生体系,让普通群众看得起病。  相似文献   

10.
“小病挺,大病挨,进了医院往外抬!”这是过去铁岭市的一些城乡群众形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编的顺口溜。现在,铁岭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让百姓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1.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曾一直困扰本溪满族自治县农民。而自打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以来,村民有个小毛病,不用出村、出乡就能治好。  相似文献   

12.
“回归公益性”是医改的核心理念。医改提出各项重点改革,主要出发点就是减轻百姓的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看病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大医院就诊难,那里经常是人满为患;二是找专家看病难,病人往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有的甚至要等上几天十几天;三是农民看病难,尤其是乡村,像样的医院不多。“看病贵”,贵就贵在城市大中型医院药价贵、检查费用高,脏器移植、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和高精尖设备的应用价格昂贵,部分低收入人群和没有医疗保障的人群难以承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因复杂,既有政府的责任,也有卫生部门的问题,还有社会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卫生…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09,(8):52-52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原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表示,中国新一轮医改将在五方面遭遇严峻挑战,包括:制订配套文件、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经办能力建设、机制建设和配套联动。王东进将新一轮医疗保障改革的方针称之为“低标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并将中国的医疗保险任务概括为手机号“一二三九五八——九六”。“一”是指一个目标,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二”则是指两个重点,即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使“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明显减缓,群众的医疗负担明显减轻。“三九”是今年中国城镇医保的参保人数达到3.9亿。  相似文献   

15.
姚晓英 《当代贵州》2011,(21):37-37
在贵州。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尤为突出。医疗改革如何做到“强基层”,让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安顺西秀区全国首创作出了“点单就医”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党总支开展多种特色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医疗、送健康、送和谐。,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医改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也郑重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卫生改革理所当然属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大多数老百姓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现状,加上中央高层关注并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公众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关心和参与。一、2005年医改的三大公共事件和一个政策焦点若要记录下2005年医疗领域最有影响的公共事件,必然会入选的至少有三件事:…  相似文献   

18.
张月琳 《当代贵州》2007,(19):31-31
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日子过得再紧,也要让农民有病治得起”。今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解决全省2600多万参合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当前政府必须着手解决的基本民生问题,更是扶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昌文 《支部生活》2008,(11):13-14
“看病难、看病贵”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以来,我省卫生系统紧紧围绕这个问题,破除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禁铜,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作,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