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治安防范评估对治安防范及其他公安工作具有很大的参考和导向意义,但如何评价治安防范的成效,即治安防范评估指标问题,仍有待于深入研究。治安防范的对象——治安危害及其评估指标,可分解为案件(事件、事故)统计数、公众安全感和危险等级等。治安防范的评估指标,即公安部提出的“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注重于指标的量化规定及实际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试论公众安全感指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安全感指标调查是公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志,具有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现实意义。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众安全感的概念及内容;二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相关因素;三是公众安全感调查指标层次结构;四是公众安全感建设需注意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州市公众安全感与治安满意度调查显示:近年来的社会治安状况和治安工作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但从中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社区警务、社区治安、生活状况、政府公安安全治理情况等因素都对市民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要最大限度地增加使市民感到安全、满意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使市民感到不安全、不满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加强社区治安防范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的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中,应当高度重视社区治安防范基础建设,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大投入;强化科学设计和有效管理,注意在社区治安防范中充分发挥半公共空间的犯罪预防功能;加强非正式控制与正式控制的有机结合,巧妙地发挥居民在社区治安防范中监视和看护的功能;改进有利于社区治安防范的其他因素,包括环境设计、媒体宣传、异质人群、秩序管理等,切实提高居民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安全感不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基于CGSS2015数据,就警察素质和警察行为对治安安全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警察法律专业水平和警察廉洁程度显著影响治安安全感,警察职业道德水平对治安安全感的影响不显著。在警察刑事司法行为中,刑事司法行为效率对治安安全感无显著影响,与之相反,刑事司法行为程序是治安安全感的最强预测变量。在警察行政管理行为中,无论是行政管理行为效率还是行政管理行为程序均对治安安全感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要提高民众安全感,加强公安队伍法治化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加强公安队伍专业化建设、持续推进公安队伍廉政建设,创新举措推进公安服务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6.
浅议治安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安全感是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综合心态反映,主要受环境因素、信息传播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要提高群众的治安安全感,必须深入分析群众所处的环境,了解群众的心理,和他们共同体验作为普通群众对于安全的需求,并瞄准群众的需求,改善社会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前,社会中各种踩踏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治安秩序,致使群众安全感下降。主要原因有:人群密度过大、环境设计失误、安全管理失当、公众安全素质匮乏等。对此,我们应从加强人群管控、完善密集场所环境设计、构建政府与市场的联动机制、将踩踏事件预防纳入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只有将以上措施真正落实到日常安全管理活动中,才能尽可能避免踩踏事件的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指数已成为公安机关综合绩效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在上海市闸北区开展局部范围的实证调查为依据,从主体、客体、内部警务、外部公关四个方面对当前全市开展安全感和满意度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围绕理念提升、技术改进、实践突破三个方面对提升安全感和满意度的路径进行探索,并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9.
安全感由个人安全感、公众安全感和国家安全感三个部分构成,公众安全感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宽容度五项内容。爱国主义思想由国家自豪感、国家认同、拥护现有制度、拥护共产党四个部分组成。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中的青年数据为样本,发现青年的安全感正向影响其爱国主义思想。建议通过提高国家安全感、公众安全感和个人安全感(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三个途径来提高青年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英国警察处置治安事件的指挥机制是黄金(策略决策)、白银(采取措施)、青铜(行动指挥)三级指挥机制,处置治安事件的典型模式有推挤、专业化、强制性处置措施及圈围。英国警察在处置2011年骚乱事件时存在信息处理机制僵化、预判不准、对公共舆论反应迟钝、强制措施使用不足、现场处置不力、警力调动效率不高、街面控制较弱等主要问题。应从建立综合信息港、加强警察与公众媒体的沟通能力和改进治安事件处置培训模式等方面完善治安事件的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众参与反腐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自媒体时代公众参与反腐揭露与监督的成效初显。分析自媒体时代公众反腐在思想层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着力从加强公众参与反腐的制度设计、丰富公众参与反腐的形式、加大公众参与反腐的宣传、提升公众参与反腐的素质等方面完善公众参与反腐的具体路径,可以更好地发挥公众参与反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治安信息公开与大众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安信息是社会状态、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意识存留。治安信息主要包括:刑事犯罪、治安案件、事件、事故、行政管理,群体与个人在社会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治安信息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治安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是大众传媒。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新闻媒体在治安信息公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新闻媒体是制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全域性”和“全息性”的特点。因此,公安机关应讲究与媒体打交道的技巧,引导媒体成为与公众沟通的有效桥梁。  相似文献   

13.
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是由公众安全感决定的。而由于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准确因素,使刑事立案率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公众安全感的高低。因此,公安机关应立足当前,认清形势,查找不足,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巩固和提升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是由公众安全感决定的。而由于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准确因素,使刑事立案率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公众安全感的高低。因此,公安机关应立足当前,认清形势,查找不足,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巩固和提升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防卫环境设计理论、可防卫空间理论和死角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城市居住区在治安防范方面存在出入口数量不合理、自然监视视野缺失、视频监控存在虚设和盲区、建筑内外公共空间设计不当等问题。从治安防范的角度出发,可以分析和利用环境设计的优点,将城市居住区内存在的安全问题逐一解决,从而不断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打造安定有序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公众参与反腐,揭露与监督的局面日益形成并成效初显。本文将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从网民自身、网络发展及政府层面等方面分析自媒体时代公众反腐在操作层面和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随着公众参与反腐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着力从不断提升网民的综合素质、加强网络媒体自身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法律制度规范、完善政府的应对处置机制等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与具体措施,更好地发挥好网络反腐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面对动态性、开放性的社会治安环境,为加强城市和乡村地区巡逻防控工作,提升驾驭动态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探索建立了城乡一体化治安巡控体系,进一步扩大了巡控覆盖范围,提高了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实现了群众安全感的提升和可防性案件的下降。但与此同时,新体系在运行机制、信息化应用、农村治安巡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建设加强。本文从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暴露的主要问题,围绕深化和完善城乡一体化新型治安巡控体系这一中心内容,从警务理念、队伍力量、工作机制、科技手段、城乡一体五方面开展论述,旨在为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众参与反腐积极性的日益高涨,自媒体时代公众参与反腐揭露与监督的成效初显,具体表现为反腐渠道增多,反腐效率提高,反腐力量扩大。但是,自媒体时代公众反腐在心理层面上存在疑惑、畏难、怕打击报复、怕引火上身和漠然等多重心理问题。扫除公众反腐的心理障碍,应从加强公众参与反腐的制度设计、丰富公众参与反腐的形式、加大公众参与反腐的宣传、提升公众参与反腐的素质等方面完善公众参与反腐的具体策略与措施,更好地发挥好公众参与反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新大巡防机制,强化社会面治安动态控制,是"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手段。要全面把握社会面防控现状,科学整合发展巡防力量,建立健全大巡防联动制度,进一步提高治安防控实效,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安阳市社会治安状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是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中保持了稳定;一句是在基本稳定的大形势下治安问题增多,危害加重。从年终社会治安状况考核情况看,我市绝大多数地区治安秩序平稳。从公众安全感调查分析,安全感总指数为“一船偏上”,属正常状态。从重大社会活动的保障机制分析,我市社会治安局势也属正常。去年以来举办的一系列大型经济、外事、文体活动,均未发生大的治安问题。从报警案件发生情况看,1994年接投刑事案件5494起,比上年5725起下降4%,发案率为全市人口总数的万分之十一,比全国万分之十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