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示原则是物权理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作为一种重要的公示方法 ,物权登记制度则是对该项原则的体现和保障。但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与现实、观念与体制等原因 ,该制度在我国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其在我国是否存在都令人困惑 ,这极大地制约了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因此 ,在制定物权法时 ,立法者除对物权体系重点关注外 ,也应对此问题予以正视 ,以期真正建立、完善该制度。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中处处蕴含着安全的意蕴,物权法可以说是一部财产安全法,它从调整财产的归属到调整财产的利用,把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建立在一个安全的状态下,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加以保障,如公示制度、善意取得制度、征收征用补偿等制度。本文拟就物权法中的安全问题作一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物权法》确立了保障权利、制约权力的制度,坚持对国家、集体、私人财产权的平等保护,以促进政治和谐。《物权法》明晰了产权关系,促使当事人自觉维护诚信;规定了担保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以保护交易安全、保障经济和谐。《物权法》确立了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禁止环境污染,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物权法》详细规定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促进了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4.
我国应制定以用益为中心的物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现实,分析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权法是对我国现有改革成果的巩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制保障.物权法立法中,要认识到在公有制的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下物权法的不同机制,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权法已不能仅强调单一所有权,解决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私权进入市场的难题,需要完善他物权制度;物权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用益物权在我国物权法中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因此,物权法立法中要强化用益物权制度,以用益物权制度为物权法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作为直接体现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态,对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物权法在市场经济的商品交易中,以其特有的“物权法定、公示公信、善意占有以及物权担保”等原则措施保护着交易的安全进行,保障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的出台,明确了动产所有权转移、共有物以及担保物权制度,必将对我国船舶抵押登记制度的完善产生重要影响。在船舶登记工作实践中应当适应《物权法》对船舶抵押登记工作的新要求,保障船舶抵押登记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物权法》第181条首次确立了浮动抵押制度。浮动抵押突破了传统物权法上的物权客体特定原则和一般抵押权规范,具有重大的立法价值。但是,在抵押权的效力、抵押权的实现以及抵押权人的权利保障等方面,《物权法》的规定尚存一些不足和缺陷,亟须解释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动产质权善意取得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产质权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上一项重要制度,学者对之探讨却并不多,在我国制定物权法之际有予以探讨的必要。质权的善意取得有助于维护动产占有的公信力,并有助于实现质权鼓励交易,保障交易安全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建立我国的自然人破产制度,是市场主体地位平等的要求和体现,公平保障债权人利益的需要,保护债务人利益,解放其债务压迫的需要,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良好运行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及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理论基础,物权法和存款实名制的实施为自然人破产提供了制度环境,个人信用体系、社会保障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后法典化国家,担保物权法制的发展与其他先法典化国家截然不同,其他国家多在法典之外以判例法、特别单行法的方式,弥补法典缺失的动产之上不移转占有的担保物权制度,而我国则是在法典内部通过担保物权概念的外延扩展和体系扩容,内化于法典法之中。这一做法引致担保物权法体系的不适应,担保物权法制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功能大大折扣。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主要提供方,如何利用担保物权确保债权实现,是其做好风险防控的重要研究课题。论文就我国担保物权制度未来立法如何满足现实经济生活需要,以及商业银行如何利用担保物权制度实施信贷风险防范提出几点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