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价值观是指社会中的人对他周围事物的评价以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取向,它是人们行为的方向和动力。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受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方式和经济利益的支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新旧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会引起建立其上的上层建筑领域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体至上与独立人格意识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在观念上表现为注重社会人格,而忽视个体人格的特点,人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整体的分子或角…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多元、多样、多变,使中国意识形态面临“非传统”与“新传统”的悖论.一方面,改革开放使传统又一次遭遇空前涤荡;另一方面人们日益渴望以传统重建社会生活的基本同一性,30年改革开放也正在形成某种“新传统”.制度意识与意识形态主张之间的不平衡,伦理与道德之间的不平衡,市场经济观念与伦理道德、传统文化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它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语境”下,它所蕴涵的丰富哲学思想日益凸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努力将“和而不同”所蕴涵着的哲学思想挖掘出来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和而不同”不仅仅是一种哲学观,它还是一种辩证的方法论,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转型期女性理想人格构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肘期.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对于女性而言,社会转型和改革大潮的冲击,既为她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给她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惑.如:不讲性别分工的劳务市场自由竞争,给女性增加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和失业危机;在企业经营机制和用工制度改革中,女性充当了“蓄水池”的角色,失去了职业保障: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分工与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相结合,带来了女性家庭角色的回归和社会角色的失落,诸如女干部落选、女工下岗、女大学生分配难等社会问题.有鉴于此,在社会传型期重新寻找和确立女性自身的位置和发展空间,构建一种理想人格来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从而不断在社会友展中求得自身发展,便成为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能力本位论──二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韩庆祥一、问题的提出在人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深层,有一种东西在操纵和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东西,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权本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仅是打破传统的...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儒家伦理的重要规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传统和文明成果,成为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行为规范。“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做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  相似文献   

7.
法治化是当代中国对外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是法治化的“法”并非土生土长的中国的“法”,它是中国打开国门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母体中,这种法必然会和中国的传统社会产生冲突,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必然结果。法律必须以社会为基础,面对陌生的法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应当如何应对?法律与社会之间又该怎样互动和博弈?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和当代国家极力推行的法律制度的内在张力来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现阶段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仅仅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所要议论的正是这种条件下的女性就业问题。 一、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女性就业出现的新情况 建国四十余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以及就业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就业人数由建国初期的60万人发展至九十年代初期的6千万人左右,女工人数已占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而儒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儒家和谐文化观中主要包含着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具体说来,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等。探讨儒家传统和谐文化观,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正确理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具有两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是中国革命的特殊背景,在此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毛泽东,其思想认识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坚持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吸收其中积极合理的成分,从而使他的政治观体现了深厚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的内核。剖析他的政治观,能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胞物与”等思想根源,这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在国际范围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力”概念。它反映了文化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确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加强对“文化力”的研究,推动文化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新的发展和新的繁荣。这件事至关紧要。可以说,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命运,关系到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文化力”发展──访著名专家贾春峰教授晓岩近年来,在国际范围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力”概念。它反映了文化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必...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妇女参政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班子中妇女干部比例过低的状况,要引起各级党委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正确研究和回答妇女参政问题,是迫切而又必要的.所谓妇女参政,广义地讲,是指知政、议政、参政和执政四个方面,狭义地讲,是指妇女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在党和国家各级机关、部门担任一定职务,与男性领导干部共同行使对国家公务的管理权.是直接形式的参政.本文试就此进行粗浅的论述.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实现女性参政  相似文献   

14.
西方媒体自我标榜的“新闻自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新闻也不可能孤立于社会意识形态,而是受到更严格的法律、文化和社会的限制;西方媒体并没有所谓真正的独立性,它只代表资本主义社会中部分人的利益,只会成为所谓“主流社会”的工具;新闻的真实性或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但并不是新闻本质属性的全部。西方敌对势力宣传西方新闻观,鼓吹抽象的、绝对的新闻自由,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反对党对媒体的领导,打开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的突破口,搞乱人们思想,颠覆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和文化是中华民族具有现代社会价值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它依然对于我们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节约、环保的新型社会,建设道德与法律相并重、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构建市场运行机制中以儒家“刚健有为”与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为核心的互补共存的两种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这种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已经作了全面的概括和精辟的论述,并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那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妇女工作呢?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通过产权所有关系、价值交换关系、供求关系、竞争关系和契约关系有效地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文明,它不单是一种经济运行形态和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包含着文化精神、价值品格、道德气质的文化形态,从理念层面为人们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提供一种普遍有效的行为模式。但市场经济自身也存在着负面的道德影响和恶的可能性,如趋利、拜物、泛化、自发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是对市场经济的根本性限定,它不仅包含一般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而且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承诺和道德规范。因此,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美之为美,斯恶已,社会道德失范现象频生,激发了人们对“最美精神”的渴望,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梳理,认识到“人格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从儒家“人心向善”理论出发,重视人的外在行为举止与其内在道德情操的和谐统一,并相信“礼失求诸野”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从社会现实,教育方式,法律制度保障,道德成长累积效果等四方面阐述了最美精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了中国的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化产业,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了一个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视域。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正以其鲜明的现实价值取向和强烈的文化渗透能力,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大众文化体现着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大众文化中的实现途径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既“反封”又 “反资”,尤其是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形同水火。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封建政治文明 及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通融性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政治文 化自身的弊端需要借助外力来磨削。 封建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对 市场经济的积极意义为社会主义政治 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这 就形成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复合性特质 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