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粉碎“四人帮”后第六天,即1976年10月12日,叶剑英老帅派他的儿子叶选宁去北京东城富强胡同6号  相似文献   

2.
霞飞 《党史博采》2006,(7):36-40
狼狈为奸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认为一些老帅是他篡党夺权的障碍,便处心积虑地要打倒这些老帅,林彪清楚,用诬陷手法,揪老帅们的所谓“历史问题”,是打倒老帅们的最好办法。黄永胜秉承林彪的旨意,成了诬陷老帅的急“先锋”。黄永胜首先把诬陷的矛头指向了叶剑英。叶剑英在第二  相似文献   

3.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时,李先念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17位政治局委员中唯一在工作岗位的。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和华国锋、叶剑英一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结束30年了,而“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人与事却依然耐人寻味。康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揭发江青和张春桥是叛徒一事,就是其中一例。对于康生此举的动机有不同说法:有说这是他惯于投机的本性使然;有说这是“迫害狂”的本能反应;粉碎“四人帮”之初,有人甚至公开宣称,这是康生同“四人帮”有过斗争的证明。1978年,本文作者曾在中央党校做“清查”工作,在整理康生问题的材料时,看到康生揭发江青、张春桥的有关内容。最近,他依据所掌握的资料,披露了此事的真实内幕。  相似文献   

5.
在批判林彪、“四人帮”的种种谬论时,连累而受到误解,因此也可以说受到某种伤害的,恐怕莫过于“一分为二”这个观点了。有人说,林彪、“四人帮”的分裂活动和整人哲学,同“一分为二”的观点有关,并因此断定它是片面的;也有人说,“一分为二”是极“左”路线的哲学基础。诸如此类的看法,甚至在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一、邓小平干部理论是新时期我党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 小平同志在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时,针对“四人帮”疯狂破坏干部队伍的行径,不顾风险,大声疾呼:“要选一些比较有实际经验的稍微年轻一点的干部进领导班子,五十岁  相似文献   

7.
借疗养为名,沿途和一些负责同志商量如何争取让邓小平快一点出来工作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出来工作仍受到一些阻力.不久,有人在全国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点名攻击邓小平.接着,中央政治局又有人在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讲,要把批“四人帮”和“批邓”结合起来,说“天安门事件中反‘四人帮’是错误的,那时他们还是中央领导,那是分裂中央”.这些出自中央政治局委员口中的话,真叫人难以相信.他们究竟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坚持错误,丢弃真理?为什么要和广大群众的意愿相悖,阻止邓小平出来工作?为什么要阻止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相似文献   

8.
粉碎“四人帮”初期,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有关文件以及报刊文章上都曾讲过,梁效的《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一文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信号。此后许多报刊杂志谈到这篇文章时,也多沿袭上述说法,更有冠以“反革命动员令”、“反革命宣言书”、“反革命信号弹”的,个别的则直接说成是姚文元的“杰作”。事实不是这样。这篇文章的出笼与“四人帮”根本无关。  相似文献   

9.
李连广 《党史文苑》2007,3(3):50-51
“文化大革命”结束30年了.而“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人与事却依然耐人寻昧。康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揭发江青和张春桥是叛徒一事,就是其中一例。对于康生此举的动机有不同说法:有说这是他惯于投机的本性使然;有说这是“迫害狂”的本能反应;粉碎“四人帮”之初。有人甚至公开宣称.这是康生同“四人帮”有过斗争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天地》2007,(6):43-51
1975年,邓小平在领导整顿的过程中,就同“四人帮”进行了正面斗争。1976年初,邓小平处于被批判的地位,当年4月再次被打倒。但邓小平即使是在自己处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仍以巨大的勇气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了特殊作用。复出后的邓小平同“四人帮”展开了正面斗争。这种斗争把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摆到了全党面前。  相似文献   

11.
《党史天地》2009,(6):102-104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时,李先念是中共第八届委员会17位政治局委员中唯一在工作岗位的。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中共中央的结论、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1976年10月24日,首都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庆祝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6日晚8时至8时30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及毛远新,被以华国锋、叶剑英为首的党中央“隔离审查”。中央为稳定局势,在此后的半个月内,逐步实施向党的高层内部传达“四人帮”垮台的消息,同时禁止传媒公开报道有关消息。但是,“小道消息”仍然迅速传遍全国。消息传到哪里,哪里的人们开始都是震惊、怀疑,随后便是惊喜。传达:由高层至基层,由党内至党外10月6日晚10时许至次日上午,在京及外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分别通过华国锋等人召集的紧急会议,及…  相似文献   

13.
1979年,福建省委书记廖志高回顾粉碎“四人帮”3年以来福建取得的成就时指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放手发动群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基本查清了参与“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粉碎了他们的反革命帮派体系,夺回了被他们篡夺的那部分权力,依法惩办了一伙罪恶极大的反革命分子。  相似文献   

14.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进行到1975年时,虽已进入第九个年头,但我国政局仍未稳定,全国各方面的工作在“四人帮”及其爪牙破坏下,都陷入严重混乱状态。四届人大,“四人帮”的“组阁”阴谋虽告失败,但他们没有停止干扰和破坏,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尤其是铁道部门的一些派头头大闹派性、大打派仅,造成徐州、南京、南昌等铁路局的运输长期堵塞,阻碍津浦、京广、陇海、浙赣四条铁路干线的畅通,并影响其他铁路干线的运输,严重危及工农业生产和一些城市的人民生活。共和国仍然处于危难之中。历史就在这样严峻的时刻出现了转机。leqs年…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我党的领袖人物,也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在其革命的一生中,“三落三起”,充分体现了他远见卓识、立党为公的革命精神。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但是他的光辉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依然是那样清晰。斯人已逝,风范犹存。笔者缅怀敬重,从1975年整顿这一方面,特作此文,以纪念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邓小平在1975年领导的整顿,部分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左”的错误,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使中国人民对“文化大革命”产生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而“四人帮”却倒行逆施,阻止整顿的进行。这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不满和反抗,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979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叶剑英在代表中央发表国庆30周年讲话时,第一次权威地陈述了解决“四人帮”领导者的概念:“1976年10月,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执行全国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继而,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在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1977年 1 1月 1 8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同年第 1 2期以及《人民教育》第 1 1期同时刊登了一篇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的重要文章 :中央教育部大批判组撰写的《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这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篇拨乱反正的檄文 ,是推翻“四人帮”制造的黑线专政论的头一炮 ,也是批判“两个凡是”的一个突破口 ,影响所及 ,不仅在教育战线 ,而且在全国各条战线 ,尤其是文艺战线引发了推翻“四人帮”黑线专政论的波涛大潮 ,为彻底批判和肃清“四人帮”的流毒 ,起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现将撰写这篇文章和文章发表的前前后…  相似文献   

18.
据周恩来的秘书周家鼎回忆说:“文革”全面发动之后,许多老同志包括一些老一辈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意见越来越大,不时流露出一些愤懑情绪,有的人按捺不住,不顾场合地大发议论。周恩来知道后,非常焦急,生怕这些老同志发泄不满,会带来麻烦。于是在1967年2月初,亲自给几位老帅和副总理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意是:运动方兴未艾,欲罢不能,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只能因势利导,发气无济于事。要十分注意你们的言行,谨慎从事,不  相似文献   

19.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出生,1986年10月22日病逝,享年89岁。在这89年当中,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世纪伟人。叶剑英跟随孙中山、拥戴毛泽东、匡助邓小平,是一位紧跟时代前进的巨人。孙中山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年轻有为”;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是长征路上,是叶剑英“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叶剑英是“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评价叶剑英的一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排除巨大阻力,最终推举邓小平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总是习惯地称叶剑英为“老兄”、“老帅”,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在中国历史重要转折关头为人民建立功勋”。江泽民多次评价叶剑英,他说叶剑英“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诬蔑彭德怀的第五大罪状是“结党营私,里通外国,多次阴谋搞军事活动”,诬称他到欧洲访问时与赫鲁晓夫有勾结。彭德怀对这条莫须有的罪状最为愤怒。从庐山会议开始,他一直戴着“里通外国”的“帽子”,饱受冤屈。那么,!与年彭德怀出访东欧,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