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武装力量菲律宾武装力量包括陆、海、空三军和保安队,由国防部掌管,参谋长指挥。国防部还通过国家警察委员会控制菲律宾的警察部队。菲律宾总兵力11.2万人,准军事力量4.5万人。陆军:总兵力6.8万人,预备役兵员8万人。陆军辖8个步兵师、一个侦察骑兵团、3个工兵旅、1个轻火力旅、8个炮兵营、1个总统安全卫队、1个特种兵旅。海军:海军总兵力约2.8万人,其中包括1万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和2000名海岸警卫人员。空军:空军兵力约1.6万人。菲空军的主要攻击力由一个战斗机攻击队中队组成。准军事力量:3.8万人的保安队。  相似文献   

2.
应暨南大学的邀请,2006年5月27-30日,印尼前国家领导人———印尼人民协商会议(MPR)主席、印尼国民使命党前任总主席、穆罕默迪亚前任总主席、现印尼国民使命党荣誉主席、印尼知名学者阿敏.赖斯教授(Prof.Dr.HM Amien Rais)对暨南大学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术访问,并被聘请为暨南大学客座教授。期间,阿敏.赖斯教授做了两场学术报告,分别就印尼民主化进程、中国印尼关系、国际形势等诸多问题发表了看法。参加学术报告会的有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暨国际关系学系师生、印尼留学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语专业师生和广州市、中山市、珠海市的印尼归侨代表等130人,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会。现对其主要观点和看法进行整理,以飨广大  相似文献   

3.
印尼前任总统苏哈托时期(1966-1998年)所提倡的双重职能(dwifungsi)军政一体化教条随着印尼民主化进程而结束,军人参政失去了合法性来源.改革派政治领袖如前任总统瓦希德执政时期(1999-2001年)和梅加瓦蒂时期(2001-2004年)积极建立以文人统治为主的政府.军人参政在印尼民主化时代似乎不会再出现.然而,在苏哈托专政时期享有崇高政治地位的印尼军人未能完全接受民主化时代的文人统治模式.许多具有军人背景的政治人物开始以不同身份和方式试图重返政治舞台,充分利用民主化时代的机制来宣扬自己的理念和政治纲领,寻求民众对他们的支持.本文探讨印尼军人在后苏哈托时代,如何利用民主选举方式寻求合法性,以及将来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杜继锋 《当代亚太》2006,(11):41-46
苏哈托政权倒台后,印尼军队的职业化改革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在民众的要求和军队内部改革派的支持下,印尼文官政府通过加强对军队的干预、整合及国家宪政制度的改造,逐步废除军队的特权。印尼军人正逐步淡出国家权力中心。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末的金融危机中,印尼结束了苏哈托统治的"新秩序"时代,开启了"后苏哈托"时代的民主转型。1998至2014年,先后上台的哈比比、瓦希德、梅加瓦蒂和苏西洛相继对印尼进行了民主化改革。"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尼民主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进行文武关系改革,让这一支"政治的军队"变成"制度的军队"。本文以文武关系的变革为切入点,探寻"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尼民主转型历程,认为文武关系的变革不仅影响民主转型,民主转型也将影响对军队的民主控制。在实现对军队的文官控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加强文官控制的民主化程度。如果文官政府能够提供有效的民主治理,民主的规则和程序能够被广泛接受,暴力活动和政治斗争的程度较低,军队将很难返  相似文献   

6.
1998年"五月风暴"后,在反思过往民族政策的基础上,印尼新政府开始转变新秩序时代以来的华族观。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和笔者切身观察所得,认为在印尼政府的影响和推动下,整个印尼社会,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军队势力和穆斯林普通民众的华族观正在发生积极的转变,华人生存空间得以扩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亦推动了印尼民主化进程的向前发展,无形中更提高了印尼的国际民主形象。  相似文献   

7.
印尼教育简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尼教育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即宗教教育、殖民教育和国民教育。自公元 1世纪 ,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寺院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及小礼拜寺先后成为教育中心 ,以讲经布道为主。印尼独立初期 ,将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时间由原来的 14年缩短为 12年 ,取消了荷兰语作为教学用语。195 0年政府颁布了基础教育法 ,旨在实行小学 6年级义务教育。新秩序时期 ,政府重视发展教育 ,196 9年 10月成立了教育发展局 ,负责研究、规划和协调教育工作。 1984年 6月在全国开始对7- 12岁的儿童实行强制性初级教育。 1989年 3月 2 7日通过了印尼国家教育法 ,教育宗旨为“实现以建国五基为本的繁荣公正社会”。在实施国民教育中 ,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宪法规定 ,所有儿童在满 6岁时 ,有最低享受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印尼高等教育始于荷兰殖民时期。 195 0年 2月 2日 ,印尼共和国高等师范学院与印尼大学合并 ,称作印尼大学 ,并发展成今日印尼最高学府。印尼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高校数量自 195 0年的 10所发展到现在的 10 0 0余所。面临的问题 :1 经费不足 ;2 教师待遇低 ;3 在实行特别自治的地区 ,教育问题将突出。  相似文献   

8.
贾都强 《当代亚太》2006,4(1):50-57
印尼在1998年以后进入民主转型时期,新的政治社会环境使华人社会全面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但仍存在问题和隐忧。印尼华人社会的未来,既取决于印尼政府更积极的华人政策和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也取决于华人自身的努力及其融入印尼社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人口数量与增长率 印尼的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印尼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一次在荷兰殖民主义统治时期,即1930年;三次在国家独立以后,即1961年、1971年和1988年。根据这几次普查资料,1930年印尼的人口为6,060万人,1961年为9,700万人,1971年为1.192亿人,1980年为1。475亿人。到1981年底,印尼人口已接近1.5亿人(不包括伊里安查亚省内各地区的人口)。可见,从二十世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在印尼华人中,包括知识界、企业界和青年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伊斯兰教,其影响不断扩大,形成印尼华人的新流派。1981年10月16日在印尼雅加达成立的“伊斯兰兄弟协会” (Yayasan Ukhuwah Islamiah)就是这个新流派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竞争激烈、备受关注的2014年印尼总统大选最终以政治新星佐科维获胜而落下帷幕。与2004年和2009年两次总统大选相比,2014年印尼总统大选出现了很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使得2014年的总统大选具有划时代意义,载入印尼政治发展史册。不过,印尼首位平民总统佐科维及其政党联盟没有赢得国会多数席位,这为他今后执政带来很大的挑战,他是否有政治魄力克服政治、经济上的挑战,落实他的竞选政纲,还需要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2.
1984年印尼旅游业共创外汇5.197亿美元。印尼中央统计局1984年8月对7,700份登记卡所记录的12,400名外国游客的调查情况表明,平均每个游客在印尼居住14.7天,花费706.7美元。1984年旅游业创外汇率比1983年提高18.29%,即从1983年的4.395亿美元增至5.197亿美元。除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外,旅游业创外汇居全国第四位,仅次子木材、橡胶和咖啡。(1984年印尼木材、橡胶和咖啡所  相似文献   

13.
1966年3月11日,当时的印尼陆军司令苏哈托中将派了三位将领去茂物总统府,迫使苏加诺总统签署命令书,授权苏哈托可以总统名义,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保证治安、安定及政府和革命进程的稳定”。次日,苏哈托即以总统名义宣布解散印尼共产党。接着逮捕第一副总理苏班德里约等十五名苏加诺内阁部长,改组内阁,更换临时人民协商会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的争议多年的新<国籍法>,取消了已存在半个多世纪的在印尼国籍问题上带有族群歧视性的条款.新<国籍法>不仅为包括华人在内的印尼外来族群获得平等的生存权利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而且也为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试从印尼华人民族权利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印尼华文教育多样性发展的可能前景,希冀能够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关于印尼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试析印尼2006年新国籍法对华人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6年7月,印尼国会通过新国籍法并由总统批准生效.印尼新国籍法的诞生,受到印尼各阶层和华人社会的欢迎.数十年来颁布的数个旧国籍法都含有歧视华人的内容,而已出台的新国籍法规定"纯正的印度尼西亚民族的人,是在出生时已经是印度尼西亚公民,而且从未自愿接受过外国国籍的印度尼西亚人."这一规定无原住民与非原住民之分,是印尼社会的一大进步.回顾过去印尼国籍法对华人的歧视,评估新国籍法的积极意义和对华人社会的影响,并预测实施中存在的障碍,是写作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受印尼国内伊斯兰化以及国际伊斯兰跨国运动的影响,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在苏哈托政府倒台后组建了许多极端组织,这些极端组织给印尼国家安全和东南亚地区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9·11"事件以后,美国通过"反恐"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并捣毁了"基地"组织和其他恐怖组织在南亚的大本营,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南亚大本营为依托的"基地"组织被迫从原来的集中型向"去中心化"方向转变,从南亚向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扩散,并与东南亚本土的极端组织共谋发动恐怖袭击.印尼巴厘岛爆炸事件后,印尼政府在采取军事"反恐"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柔性的"反恐"措施,内容包括"识别""康复""再教育"和"重返社会"等.印尼的"去极端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警察据此掌握了恐怖主义网络的大量情报,还利用"改过自新"的前恐怖主义分子作为教育主体,到监狱教育说服其他极端分子放弃极端意识形态.此外,还为在押囚犯培养一定劳动技能,以便其释放后能自食其力,从而减少释放后因经济不能独立而重返极端组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锡是印尼换取外汇的来源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石油、木材和橡胶。除了换取外汇,锡矿工业还可为本国人民提供就业机会。 印尼是世界第三个最大产锡国家。印尼出产的锡95%左右供出口,主要输往美国、日本、西德、意大利、荷兰、英国和东欧等国家。 1968年以后,锡矿的开采、熔炼、精炼和销售均由印尼政府的锡矿有限公司统一管理。矿山开采由包工承包,而冶金和销售则由该公司直接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四年五月,三十五岁的菲律宾国会议员马科斯向比他小十三岁的伊梅尔达求婚:“和我结婚吧。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一定让你做总统夫人。”这位刚被选为菲律宾小姐的佳丽对求婚者做出了允诺。两个星期以后,他们就结婚了,这实在是闪电般的速度。但求婚者并不是空口许诺。十一年后,马科斯就任菲律宾第六任总统,伊梅尔达也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五国吸引外资的新措施及其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经济复苏所需资金问题,东南亚五国(菲、马、新、泰、印尼)采取了比危机前更优惠、放宽外商投资限制、鼓励并购、发展证券市场等吸引外资的新措施.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但还存在货币币值不稳、股市低迷等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印尼华人参政积极性持续提升,参政情况出现明显变化。通过采访一些印尼华人领袖和学者,作者试图了解包括印尼当地民族在内的印尼民众对华人参政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对印尼华人近十年参政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了华人参政的新特征和面临的巨大障碍及困扰。本文认为,无论印尼华人参政出现何种变化,面临何种障碍和困扰,关键所在是华人要明确方向,努力参与建设繁荣、安宁和现代化的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