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感悟聪明     
前几天政治课上,讲到合理调节情绪时,我问学生们:“当你走进考场由于过分紧张而无法答卷时,你应如何调节情绪呢?”一个学生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把监考老师赶出去”,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如此这样的事还发生过几次。我真觉得这个学生既闹又笨。 今天又是这个班的政治课,我心中有几分发愁与无奈。心想:不知这个调皮鬼又会出什么新花样,我用什么招术来对付他呢?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教室前,只见他站在讲台上,手中舞动着直尺和量角器。见此情景,我顿时表现出十分生气的样子,猜想他又在搞什么鬼把戏。我一步走向前去,准备问个明白,…  相似文献   

2.
赵辉 《台声》2011,(10):90-92
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样的女孩,采访时盘腿坐在沙发上,时不时抓乱已经造型好的头发,给她拍照片,她会很“凶”地说“不要拍,我头发很乱。”然后继续抓乱头发。她喜欢在洗澡的时候唱歌,而写歌的灵感总是在那时降临,她会立刻冲出去,在电脑上记录。她曾经想要放弃唱歌,却被歌迷感动,她说“我没有办法去当医生,但是我可以用我的歌,在某个方面好像当了医生一样。”  相似文献   

3.
我当刑警     
我当刑警□杨顺修“不干公安,就不知什么叫奉献;不干刑警,就不知什么叫公安!”这是我两年刑警生涯的由衷体会。将来等我老了,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辈子干过的最有意义的工作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刑警!”两年中,有几件事,让我终生难忘。当技术员的第...  相似文献   

4.
孙晓雯 《中国保安》2012,(13):19-21
身穿款式简单的墨绿色T恤衫,脚上一双运动鞋,傅秋峰平日里也经常是这样一副休闲的装束,让已41岁的他显得年轻、干练,他却笑着指指头发说:“头发几乎全白了,前不久我才把头发染成黑色。”  相似文献   

5.
在第五次紧急集合时,杜红军不知是焦急还是有点害怕,犹豫中站到了第一排。“第一排,报数”,队长一声令下。“第一排!”杜红军大声地喊道。“啊?怎么把一喊成了第一排?”他极其紧张地把目光投向队长。“杜红军,出列!”“是”,连杜红军也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尴尬的时候,心里也不知是委屈还是紧张,只觉得有一股极难受的酸痛从心底蜿蜒地升到了嗓子眼,连眼睛也要湿润似的,他赶快多眨巴几下眼睛,不让这种情绪流露出来……杜红军进保安队第三天,便成了一名“火头军”。“这都得益于我老爸,家乡啊只要有人要操办喜丧嫁娶的事情,我老爸必为主厨,而我…  相似文献   

6.
桃红     
不知何时,暖暖的风把那片桃园吹红了。 是谁,在一棵树下播放着优美的音乐?是谁,跟着那乐音轻轻地歌唱?起初是10年前流行的韵律,然后是10年后流行的韵律。10年前我是一头黑发,10年后已经是头发飘白:  相似文献   

7.
错误N-5:PPMD! “我总是来月经前几天陷入黑色状态,心情忧郁,好像换了一个人”。许多女性向我抱怨她们在月经前遭遇的情绪问题,却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月经前几天,女性通常会感到身体内部发生一些微妙变化,如身体发胀,腰酸背痛等,而大多数女性却忽略了此时心理和情绪上面临的改变。 那几天情绪真的很难控制,看周围一  相似文献   

8.
“泡沫文化”与“危险文化”伊洛有些经济学家,把经济活动中只顾眼前的和表面的繁荣,而不顾社会生产力的真正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形容为“泡沫经济”。我不知怎的,却把这种“泡沫经济”与当前社会文化生活联想起来了。在如今热火的“文化”声中,我觉得不但有一种“...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11日《北京日报》刊登长石的文章,不知从何时起,“人肉搜索”成了一些网民宣泄情绪的工具,动辄以此来对他人进行攻击似乎成了他们上网的一大乐趣。一起起“人肉”事件背后,我们看到鲜有理性的观点交锋,更多是一些网民的怒气、戾气和霸气,  相似文献   

10.
王永辉 《人民政坛》2007,(10):31-32
8月2日 星期四 下午3点,酷暑高温,刚到办公室上班,就看见刘老汉的女婿用轮椅车推着他来上访。刘老汉情绪很激动,再次(也不知是多少次了)向县人大询问其实名举报松源镇皂甲巷26号叶某违法建房一案的办理情况。这时,我看见刘老汉他们汗流满面,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没等刘老汉说完,我赶紧把他们请进办公室,又是让坐,又是倒水,又连忙打开电风扇。待他们“火气”平静下来后,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这一些人。为了中国孩子的阅读。我们经常在一个地方遇见,经常在一个地方告别。……我们没法慢腾腾。心里的焦急不知从何而来,没有人让我们焦急,是我们自己让自己不安定。……我们这已经走得很远的路是《花婆婆》里说的第三件事情(编者注:“让世界更美丽的事”)。我们不想等到头发花白了.坐在漂亮的床上时才想起这第三件事。”  相似文献   

12.
嵖岈山访古     
嵖岈山访古李宏今年,我有幸应邀参加了驻马店地区作协与岈山风景管理区联合召开的“岈山古文化研讨会”。不知为什么,我对岈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听说去岈山开会,并且是关于“古文化研讨”,便欣然前往。我爱岈山,向往岈山,已不是近年的事了。那还是1954年上高...  相似文献   

13.
战乱中的“创意” 2006年冬。以色列特拉维夫。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坐在官邸的会客室里,年届花甲的陈永龙大使从容地弹去烟灰,调侃着对记者说:“不知是我追着战争,还是战争追着我,反正,我到哪里,哪里就有战争。”  相似文献   

14.
“您是王博士吗7我是厦门一位患者的父亲。我女儿要杀掉她母亲!她现在正揪着她母亲的头发,将她母亲拖倒在地板上打,她母亲快被她打死了!求您救救我女儿,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15.
有两个关于警察的故事。某日,某街道停着一辆警车,车前站着几位警察,神情肃然。显然,这里有什么事情发生。一位男子骑车恰从此处经过,不知其中深浅,遂停车问:“能不能过?”被问的警察没有说话,只是瞪了问话人一眼。问话人是我的老友,他讲起这件事时说:“那一眼,瞪得人心寒,瞪得人丧胆,蔑视,鄙视,不屑,不满,各种情绪掺杂在一起,除了仇恨,我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我笑道:“兄言重了吧。你看那警察,可能正在保卫关乎社稷安危的首长,可能正在搜捕危及公共安全的歹徒,无论有何公干,都是在为咱们百姓保平安,谋幸福。他…  相似文献   

16.
透堡的故事     
透堡与我老家马鼻紧挨着,过去两地曾经同属一个乡镇,因此,透堡对我并不陌生,我们那里人管它叫“透街”,不叫透堡。小时候不知是怎么回事,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有个故事。  相似文献   

17.
课上,学生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究竟采取哪种批评方法最奏效?在教学实践中,我常用一种无声的批评方法──动作指示法,效果甚佳。由于学生违纪时常常窥视教师,所以教师可做相应的动作来暗示、劝诫他终止自己的行为。如有次我正讲课,一女同学用梳子拢头发,我便冲她微笑着做了个“拢头发”的动作,她会意一笑,立刻放下梳子,歉意地点了点头,课后还主动承认了错误。一个动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方便,但它却有着其他方法所不可比拟的效用。第一,它是化“有意”于“无意”之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引,意在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对违…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定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从来没有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远远不够”为题发表过文章。但不知近来网络上铺天盖地“转引”的“郑成思的”这类文章来自何处。标题被改,内容也不完整(但基本是我的观点),我感到有必要借《今日中国论坛》杂志以我本来的标题、本来的内容,重申我本来的完整意见。  相似文献   

19.
对“五四”,我有一个文化情结,那就是民主和科学,这是我们前辈的追求,也必定会成为后辈的追求。30年前1979年的“五四”座谈会,我也参加了,那时正值拨乱反正时期.与会者情绪高昂,大家欢欣鼓舞,对改革的前景寄寓莫大的希望。记得我发言的主题是“人的解放是五四运动的主潮”,现在看来当初的情绪过于乐观,对可能发生的阻难估计不足,30年后的今天又参加同一主题的座谈,却有些悲哀。  相似文献   

20.
伍弱文 《前进》2014,(2):64-64
临水而居的庐山,临月而居的庐山,在一首水与月编织而成的“水月谣”里新鲜着,在我的梦里新鲜着。“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用半生的浮云来托起庐山历史的厚重、人文景观的繁盛及山水林泉的灵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