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学理论》2015,(34)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济建设的政治经验:必须牢牢树立"没有经济就没有一切"的政治资本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牢牢树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观,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必须牢牢树立"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公平观,始终坚持共同富裕不动摇;必须牢牢树立"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发展动力观,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必须牢牢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必须牢牢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党建观,始终坚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不动摇。  相似文献   

2.
由于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是 :必须坚持改革理论的科学性 ,必须坚持改革目的的人民性 ,必须坚持改革性质的革命性 ,必须坚持改革内容的全面性 ,必须坚持改革方式的渐进性 ,必须坚持改革步伐的协调性 ,必须坚持改革标准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陈占安 《理论视野》2009,(10):13-16,18
要回答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问题,必须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而要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又必须真切了解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发展过程,并从中找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从而坚定我们继续坚持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所以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最根本的就在于这一先进社会制度具有产生、完善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基本原则与具体实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生命力;坚持制度的民主本质与民主实现形式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活创造力;坚持"不变"与"变"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推动力;坚持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社会公正的必然性的有机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刻影响力;坚持主体选择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包容力。  相似文献   

5.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大成就之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道路自信,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保持革命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清醒而执着地朝着既定奋斗目标前进;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战略主动战;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9,(12)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文简称"新思想")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思考和经验总结,它奠基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石之上,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新思想"坚持人类社会发展存在客观规律的观点,强调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坚持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强调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新思想"坚持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观点,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新思想"坚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观点,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新思想"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强调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1)
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过程,要在国际学术领域增强话语权就必须坚持自身独特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底蕴。湖北哲学社会科学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坚持"三个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服务;重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新变化带来的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新变化;突出湖北哲学社会科学地域、民族特色,主动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进入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道路"问题,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郑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表明中国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而作为我们事业发展理论支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新的历史条件下,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作为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各党派坚定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总体上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需要,应该保持长期稳定。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也有必要做适当修改,但必须保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宪法的优势。应当明确:我国宪法具有纲领性,是历史进步的表现;确认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特有的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必须坚持和不断完善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把监督宪法实施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把握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性。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相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渐进发展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丽萍  郑向 《学理论》2014,(5):16-17
在信息传播网络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众认同更容易趋向于多元与多变。基于"阿拉伯之春"的反思,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众认同这一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问题展开探讨。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关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众认同,就必须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众认同。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1)
我们所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而非西方"普世价值"所标榜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和传承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元论述",凸显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义利观必须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他在报告中还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我  相似文献   

17.
陈锋  张胜山 《学理论》2013,(13):12-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着力点、落脚点,用历史的变化、现实的成就、国际的比较进行教育,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8.
王立君 《学理论》2009,(5):28-29
马克思主义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有其历史必然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必须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正确处理“一元化指导思想”和“多元化社会思想”的关系,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引领和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僵化保守以及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背离,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警惕左、右两种错误倾向;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同时,客观理性地对待其他社会思潮;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不断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机与活力;应当体现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文精神,完善掌控意识形态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选择市场经济具有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其间,必须在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前提下,轨制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倾向,既注重发展效率又关注社会公平,既考虑当代利益又兼顾长远发展,从而体现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轨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承载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