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某商店的一个营业员自费印制了自己的名片。凡前来购买大宗商品的顾客,他都递上名片,并叮咛一句:“质量上如有问题,可按此名片与我联系。”本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商店经理却发现,这个营业员柜台前的顾客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有一天一位顾客  相似文献   

2.
闻立 《工会博览》2004,(4):20-22
在人们的创业活动中,有一种独特的方法,那就是——邮购。 那么,什么是邮购呢? 《辞海》中称“邮购”为“邮寄贸易”,是指通过邮政渠道购买商品的一种形式。商店利用广告进行宣传,顾客将所需商品的名称、型号、数量等用信函向邮售商店订货购物,商店接到订函和汇款后,将货物连同发票邮寄给顾客。邮购便于异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顾客购货。1872年,美国蒙哥马利沃德公司最早采用了这种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爱德华·法林在波士顿市中心区开了一家商店,商店有一种特别的经营方法:商品标出价格及首次上货架的日期,头12天,按新标价格出售:从第13天起,收原价的3/4;再过6天,收原价的一半;再过6天,收原价的1/4;再过6天仍未卖出,商品就送慈善机关。商店能否生意兴隆?人们纷纷表示怀疑,但法林信心十足,因为他看准了美国人希望商品价廉物美且喜欢标新立异的心理。很多人说法林傻:如果顾客等到商品价格降至最低时再来购买,商店岂不大亏?法林却这样推测顾客  相似文献   

4.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全国拥有2.5万家本系统的销售商店。但是曾经有一段时期,销售量减少了30%左右,生意被系统外的其他商店抢走了。松下公司副总经理佐久间升二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生意外流的原因是:品种单一,店铺狭小、肮脏,商品陈列杂乱无章。他决定进行一次彻底改造,提出了“人文”商店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见钟情     
日本人不仅用出色的电器产品征服国际市场,就算是小的装饰摆设,也令国内外顾客刮目相看。除了设计有引人入胜之处外,其“一见钟情”的推销术也令人心服口服。所谓“一见钟情”,即推销员在百货公司为自己的新产品作示范和指导,到了外国也不例外。当然,其他国家也派推销员到国外做生意,但比起日本推销员,就差远了。日本人既礼貌又勤快地向外国顾客推销产品,顾客就算听不懂日语,但从他们的笑容和手势中基本知道了新产品的性能和用途,从而可以“一见”而钟情也。如香港的一间日本公司,举办一个日本传统彩纸艺术展,现场有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失策?     
印尼地处热带.因此电冰箱销售大有市场。奇怪的是,这里卖的都是日本货。细心的日本人知道,印尼的电压波动很大,对电机存在威胁,因此出口到印尼的冰箱都装有一个形小价廉的调压器,延长了冰箱的寿命,在顾客眼中,当然是“日本货好”。日本人只相信自己的实地市场调查,而美国的企业却非如此,他们靠当地人当顾问。美国人这种依赖别人的调查常常是有误和不得要领的,据此而设计的产品当然不合当地要求。在当地人看来,美国货是“劣货”。即使在美国市场上,上书“美国制造”的好商品也微乎其微。鞋从意大利进口;纺织品多来自台湾:照相器材过去多从西德引进,如今又被日本取代;厨房用具主要是西德货。而停泊在这些商店门口的全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国内,如果买了一件商品回家后发现并不合用,往往要遭爱人或子女埋怨,局面就会很尴尬。留着,也许今后还要不断听到有人叽咕;去退罢,又得准备一篇“陈情表”,还得有勇气面对营业员那张不太好看的脸。但是,在国外有些商店退还商品大都很方便,尤其是一些有名的大公司。营业员依然笑容可掬。甚至不询问什么原因,对商品也不仔细检查。而实际上,如果进行检查,就是对顾客表示怀疑。这是不尊重顾客的表现,尽管你可以解释说“我要对老板负责”,但  相似文献   

8.
商店里络绎不绝的顾客,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作为售货员,在接待顾客时,第一句话该怎样讲?十分讲究语言艺术的全国商业劳动模范、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用的话是:“您想看什么?”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一个“看”字.对各种顾客都适用,它意味着尊敬、灵活,给顾客留有余地,使买卖双方一接触就有融洽的气氛,颇有“春风开口笑”之效、既能够刺激“随便逛逛”的顾客产生购买商品的热望:又能使犹豫不决的顾客放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只要对市场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各大公司的商品价格常有较大差异,有的公司往往实行这样一种战略,即有意地将自己某一类或某一种商品压低价格,以此给顾客形成一个“本公司商品价廉物美”的印象。比如,某大公司的香烟显然地比别人便宜,这个情况为一部分买烟的顾客发现后,就会将秘密告诉自己的同事、朋友。在他们作介绍的时候,有的会讲得很清楚——“读家公司的香烟很便宜”,有的却  相似文献   

10.
媒体     
《南风窗》2016,(24)
正01高端零售商在中国发现新商机美《彭博商业周刊》11月4日在美国,沃尔玛旗下高端会员制商店-山姆会员店为顾客提供各式各样的打折商品。沃尔玛在中国也开了这样的会员店,只是为中国顾客提供的却是价格非常昂贵的商品,包括价值3200美元的象印电饭煲、价值29.5万美元的钻石戒指等。在过去的两年里,零售商们在中国的14间山姆会员店重新配置了更昂贵的商品。与在美国的山姆会员店的定位不同,在中国大陆的山姆会员店主要服务的是正在崛起的中上阶层,这些人愿意花更多的钱买优质的产品。山姆会员  相似文献   

11.
百元商店     
“百元商店”,是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崛起的。 在百元商店中,商品繁多,日用杂货、文具、化妆品、玩具乃至服饰类,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任君选择。同时,所有商品的售价都是100日元。因其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2.
去年年初,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祝贺声中,毗邻的一新时代‘和一穗光’两家个体服装商店同时开张营业了,商店的‘老板’分别是强仔和明仔。春末夏初的三月间,两家商店都存有批数量相当的春秋时装。明仔决定进行一次性降价处理,赶在盛夏之前售完了全部存货。强仔不以为然,按兵不动。夏去秋来,天气渐渐转凉,强仔才将原来全部存货按原价重新上市,很快就销售一空。为自己这次成功的生意,强仔十分得意:一明仔,你吃亏了  相似文献   

13.
陈艺 《工会博览》2013,(6):38-39
2013年春节期间的京城消费市场,商品丰盈、种类繁多.其中,具有投资、收藏、送礼等用途的黄金饰品、金条更成为今年热销的"年货".市商务委监测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菜市口百货商场、国华商场、工美大厦三家以销售金银珠宝饰品为主的商场累计实现销售额达6.3亿元,以菜百千足金每克约408元计算,市民们7天从这三家商场就买走了近1.5吨重的黄金. 记者日前在菜百商场销售大厅看到,几乎每个柜台前都挤满了顾客,柜台后的售货员们则是忙碌而又有条不紊地为顾客提供建议并推荐适合的产品.人们也许并不会注意到,有一些售货员正在"无声"地为顾客服务着.这些三尺柜台前的"手语达人",为实现残疾人群体无障碍购物付出了自己的辛劳.  相似文献   

14.
怪事!怪事!“柳州牙膏光卖皮”。前几年,在广西柳州,曾发生过这样的奇闻:牙膏在柜台里无人问津,商店只好在门口论斤贱卖给顾客当肥皂用!一天,柳州市牙膏厂厂长吴富林上街买菜,在中山路闹市的百货商店门口看见人们在抢购削价商品,他也挤上去,用几块钱就买到了满满一大网兜牙膏。  相似文献   

15.
晨声 《工会博览》2006,(22):6-9
何谓零风险购物?顾名思义,即消费者到商店购买商品没有任何风险——最起码保证消费者所购商品无假冒伪劣;顾客购得商品后,在不影响正常出售的情况下,可以自由退换(在一定时间内,特殊商品除外)。记者认为,能够提出零风险购物的商家,其经营者的经营意识、风险意识、胆量及服务的确令人钦佩。但是,如果提出这个口号,仅仅是为了招揽生意,哗众取宠,不能兑现承诺,更不能保证消费者的权益,那么,除了用“拿消费者开涮”外,就是“嘴上抹石灰——白说”,再也没有别的解释了。事情就是如此巧合,近日记者恰恰遭遇了一回“零风险购物”,其购物过程可谓  相似文献   

16.
美国肯塔基炸鸡公司,商品以炸鸡块为主,强调营养、美味、快速,能在十分钟之内解决一餐。目前,这间公司在全世界五十五个国家中有六千五百家分店,每年营业额达二十五亿美元。肯塔基炸鸡所使用的调味品,是创始人桑德斯上校所发明的特殊佐料,并且有专利使用权,分店使用  相似文献   

17.
阳光下的罪恶——为了自立? 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广州市南方大厦一带,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一位刚买完东西的顾客,边走边点着钞票,从商店门口走出来。突然,从墙角落窜出几个歹徒,一手抢过这位顾客手中的钱,便拼命四散而逃,“抢钱啊!捉贼呀!”顾客大声喊道。周围的人群立刻围追堵截,很快便把这群歹徒擒获了。歹徒中有一位是未成年的少年,当他坦白自己的作案动机时,不禁使人惊讶不已。原来,他生长在一个幸福  相似文献   

18.
沙坪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小钟,是全校闻名的“皮大王”,他不仅学习成绩经常在班上名列倒数第一,而且经常偷东西,偷自己家里的,偷同学的,还经常到商店、邻居家中偷,为此曾多次被公安机关抓去,只是由于他年龄太小,经教育后就放回了家.一次次地偷了被抓,抓了又放,这使小钟肆无忌惮,无所顾虑.用小钟的话说,就是:自己年龄小,未满14周岁,大的坏事不做,小偷小摸不断,不会吃官司的.有时候小钟还说,等自己长大以后,就不会偷东西了.刚满14岁的小钟在盗窃邻居的钱财时,被邻居发现,后送公安机关,小钟受到了少年教养处理.当小钟被送少年教养处理后,他仍错误地认为自己还不到16岁,怎么就被处理了呢?  相似文献   

19.
灵感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灵感应,不少人因为把握住稍纵即逝的灵感而取得了成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位名叫威廉臣的业余潜水员。10多年前的一天,威廉臣在加州海岸附近潜水,当他下潜到几十米深的海底时,突然发现背上的氧气筒裂了一道小缝。赖以维系生命的氧气,顺着缝隙直往外窜。意外的变故,使威廉臣一时不知所措。慌乱中,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为什么没有人发明一种小巧的、专供紧急时使用的小型氧气筒呢?”就在氧气漏尽之前,威廉臣挣扎着浮出了海面,他暗自庆幸自己劫后余生,同时亦决心把他在生死关头产生的灵感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许多商人都认为:“薄利多销”是经商的最高原则。但水无常形,兵无常法,经商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有些精明的商人反其道而行之,应用“厚利多销”法,照样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对自己的商品充满自信,认为是好商品不应减价,因为不减价所以利润才大。日本东京有家咖啡屋,当老板推出一杯咖啡5000日元时,一开始连一掷万金毫无吝色的东京豪客,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