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波 《中国法律》2014,(6):51-53
问题的提出 案例:2013年5月,东莞某电子厂以公司订单急剧减少、亏损严重为由拟裁减模具部员工8名。5月15日,公司向东莞市某镇人力资源分局提出《裁员报告》,并附有《裁减人员安置方案》和补偿标准。5月16日、5月17日,该《裁员报告》分别取得该镇外经工会联合会以及人力资源分局的同意。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2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对《招标投标法》中的一些原则性条文进行了细化规定,并对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明确。《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规范招投标活动、统一招投标规则的重大举措,对于招投标领域预防、惩治腐败、促进公平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条例》针对一些实务中的惯常做法,作出了新的不同的规定,笔者现将《条例》中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并公布,且于2008年4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立法机关首次对施行了十六年的民事诉讼法出台修改规定,《决定》共十九条,主要涉及审判监督和强制执行两部分内容,其中,关于审判监督制度的修正达到七个条文。本文针对《决定》关于审判监督方面的修改,结合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的职能以及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的创新做法,对《决定》施行后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职能的转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4.
派生诉讼作为一项以公司利益受损为诉因的法律制度,其出现以公司出现为前提,其存在以公司存在为必要。从清末颁布《公司律》,再到北洋政府颁布《公司条例》,最后到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颁布《公司法》,其间历时数十年。这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派生诉讼作为一项较为高级的公司法律制度,其出现所依赖的条件在这些变化中悄然成熟,最终在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公司法》中得以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颁布,2008年1月1日实施后,各种争议和纷扰始终不断轰动一时的“华为事件”,部分企业要求即将符合“无固定期限合同”条件的职工辞职后重签劳动合同或转为劳务合同的案件时有发生:不断出现少数企业违法实施经济性裁员,一次性解除大批职工的劳动合同等。一时各种与《劳动合同法》不协调的声音大起。  相似文献   

6.
<正> 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在1993年12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予以规定的两种公司形式之一。对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的公司形式,早在1979年7月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法》)第4条和1983年9月2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19条中都分别作了明确规定:“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合营各方对合营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由此可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实际上是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法规实际上是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法。  相似文献   

7.
郭宇宽 《法人》2010,(2):10-10
有两条新闻都是关于温州的:一条是央视二套的《对话》节目。讲的是德力西公司和施耐德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大刀阔斧对原企业员工做裁员的经历,裁掉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创业元老们的亲属;第二条新闻是温州市龙湾区曾经由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区监察局联合发文组织了一次科级干部子女公开考录.从55人中择优招考了22人。  相似文献   

8.
郭玉涛 《中国律师》2007,(11):34-37
1987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国务院在2002年4月14日又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已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200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也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首次确立了医疗纠纷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更令人关注的是2003年12月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底,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鼓励7000余名工作满8年的老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办理主动辞职手续,竞聘后再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10月22日,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发出裁员通知,全球共有200多名员工将被“无原则解雇”,其中中国员工占总数一半左右。11月8日,日本媒体报道称,因中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相似文献   

10.
从2005年《劳动合同法》论证起草阶段起,围绕《劳动合同法》的学术争论就异常激烈。经过四度审议,数十易其稿,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该法的颁布实施并未使这场争论尘埃落定,反而引起“裁员潮”、“关门潮”等连锁反应。如何认识《劳动合同法》对我国的劳动关系调整带来的变迁?如何评估该法的实施效果?如何解决该法悬而未决的理论难题和现实困惑?本刊专门邀请了五位从事劳动法研究的青年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将于2007年10月1日实施,该立法在不动产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己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相关规定的出台,使得实务中现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与法律发生冲突。笔者针对争议所在提出自己一家之言,以期抛砖引玉,引起行业广泛讨论,推动行业指导性意见形成。  相似文献   

12.
沈洋 《中国审判》2020,(3):24-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以下简称《法官法》)自1995年2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以来,分别在2001年、2017年经过两次修改。2019年4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订《法官法》的决定。新修订的《法官法》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石慧  任宏 《中国律师》2008,(9):68-71
由2006年十届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在立法理念、制度创设等方面获得了各界肯定。《法治影响生活·2006中国法治蓝皮书》对其专条进行了评介.认为该法作为一部规范市场主体的基础性法律,折射了中国改革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4.
闻长智  李力 《中国审判》2010,(6):100-103
2007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下称《破产法》)建立了重整制度,这是我国破产立法上的一大创新。但《破产法》规定的重整制度过于侧重债权调整的内容,即对达到破产界限而又有挽救可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刘瑞兰 《江淮法治》2008,(13):28-30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并已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于1986年1月31日和1987年8月29日先后颁布了《关于诉讼前扣押船舶的具体规定》和《关于强制变卖被扣押船舶清偿债务的具体规定》两个重要法规。这两个法规在当时我国《民诉法》和《海商法》尚未颁布、实施的情况下,对我国的海事审判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部分权能的转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来源于生活,却经常滞后于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在2006年1月1日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又陆续出台了两个相关司法解释.但现实中仍会出现一些在法律制定之时未及考虑的问题。譬如如下两个案例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1人未按表决器的表决结果,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现将该法有关问题简介如下:一、《物权法》的制定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1,(1):452-4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已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我国参加和批准的有关国际公约,参照国际习惯做法,在总结我国海事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现将海事法院的收案范围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3,(18):41-41
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新《商标法》将根据该修正案作相应修改后重新公布,于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