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部生活》是我最喜爱的党刊之一,是指引我健康成长、帮助我进步的良师益友。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对我非常严格。自上大学以后,我就一直积极要求入党,但始终没能如愿。一天晚上,父亲拿来一本《支部生活》对我说:“好好学一学,革命的道理,入党的条件,看一看就明白了。”从那以后,每逢《支部生活》出刊,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一本如饥似渴地阅读,党刊使我思想有了进步。工作不断取得成绩。后来,学校党组织让我担任申请入党人小组的组长,负责申请入党人的工作,这下我的积极性更高了。每次活动前,我都要从《支部生活》中找材料,组织大家学习。《支部生活》上有个栏目叫“申请人园地”,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贴近申请入党人实际,非常适合我们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共产党人》是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刊物,办得也好,我每期都看,尤其爱看其中的宁夏纵横、史海钩沉、古迹寻踪几个栏目的文章,并从中学到不少知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好的刊物,个别文章内容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差错总是难免的。从关爱该刊出发,当我看到《共产党人》2005年第一期"宁夏纵横"栏目刊登的俞爱山的《平罗数珍》一文中有两处明显而重要的错误时,曾撰文(复印稿附后)送编辑部。编辑部可能认为在刊  相似文献   

3.
<正>看完贵刊2014年第5期刊登的《大山里的那束烛光》一文,我掉泪了,内心萌生出一种久违的感动和感动之外的温暖。因为那个清新、纯真的名字——宁夏,也因为那些大凉山里的孩子。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教",为大山深处的孩子送去知识的阳光,宁夏让我看到一个"90后"的担当!我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贫穷、落后、偏远、封闭的地方,开展教育工作会有多难。  相似文献   

4.
新冠病毒发生之后,可圈可点的事情很多,让人感动和受益的事情也很多,其中之一是官方通过网络开设了《实时疫情》频道,其中有个栏目叫《官方辟谣》,很值得点赞。官方开设《实时疫情》,让我们及时了解到疫情变化状况,而《实时疫情》频道中的《官方辟谣》专栏,让我们能够及时辨别疫情信息真伪。  相似文献   

5.
编读互动     
记者笔下的宁夏令人感动、温暖
  看完贵刊2014年第5期刊登的《大山里的那束烛光》一文,我掉泪了,内心萌生出一种久违的感动和感动之外的温暖。因为那个清新、纯真的名字--宁夏,也因为那些大凉山里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沈阳 《共产党人》2013,(16):46-47
"陪伴大家、倾听大家内心世界的温暖港湾,当你孤单寂寞,无处诉说时,安琪都会透过电波倾听倾诉,轻抚你最柔软的内心世界。"这是宁夏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广播《安琪夜话》栏目主持人周红在节目开始经常说的一句话,听到这句话的同时我就在想,或许因为一个人,一个节目,就可以改变我们对一座城市的忧伤看法!走出杂志社,我打上了一辆出租车并告诉司机":去宁夏广电总台!"热情的司机看我背着相机追问道":你是记者吧?这是要去采访谁呢?"我随口说道":安琪,您知道吗?"本是无心的  相似文献   

7.
"感动,是一种力量;感动,是一种境界;感动,是一种信念;感动,是一种精神升华!"这是我最近在"感动宁夏"201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应主持人之问评价本次评选活动时随口说的几句话。我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生活中并不是谁都能获取这种力量,并不是谁都能达到这个境界,并不是谁都能坚守这份信念,并不是谁都能由此实现精神升华。是否被感动、是否能感动、是否再去感动他人,在这里面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善培对梁启超说:"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这不待我来恭维你。但是,做文章有两个境界,第一个是能动人,读你的文章,没有不感动的。第一步你已经做到了。第二个是能留人。司马迁死了快两千年,至今《史记》里有许多文章还是使人不厌百回读的。你这几十年中,作了若干文章,你试想想,不说百回读不容易,就是使人读两回三回的能有几篇?"◆陈独秀初见沈尹默,大声说:"我叫陈仲甫,昨天在刘三家看到你  相似文献   

9.
邵玉奎 《前线》2008,(10):61-61
我是1998年到《前线》任总编辑的。 没到《前线》之前,我对这本刊物印象颇深的是杂文栏目。我知道,老《前线》开办的“三家村札记”杂文栏目,在读者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复刊后的新《前线》则开设了“燕山新话”杂文栏目,也深受读者欢迎。那时候,我偶尔应邀为“燕山新话”撰写一些文章。可以说,《前线》的杂文栏目,以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文章,使刊物显得生动活泼了许多。  相似文献   

10.
孙尉骅 《当代贵州》2011,(32):12-12
从偶尔翻翻到每天必读,再到翘首期盼,《当代贵州》已经成为我读书的牵挂。她让我看到一个美丽的贵州,一个充满生机的贵州,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创造和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我十分喜爱"山里山外贵州人"这个栏目,它带给我亲近和感动——可爱的  相似文献   

11.
高深 《共产党人》2006,(12):55-55
陈晓燕(梦西)写诗是我离开宁夏以后的事,所以多阅读,只是偶尔在《民族文学》、《诗刊》、《朔方》等刊物上读过几首。人倒是见过两面,一次是在诗刊召集的青岛诗会上,另一次是在深圳创作之家。两次见面都是由贾长厚先生引见,因为生疏,没有太多交谈,只是知道她是宁夏屈指可数的回族女诗人之一。我对陈晓燕女士的了解,仅此而已。她要出一本题目叫《西部的太阳》的诗集,要我为诗集写一篇序文,便寄来诗集的清样。我作为一个在大西北生活了28年的回族,见到一位本民族诗人那么执著而又满腔热情地歌唱那片贫穷却也富饶的土地,真的是由衷的高兴。而今…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08,(5)
参加这次座谈会很感动,很高兴。我1990年调入《党建》杂志社,在这里工作了五年多。虽然现在离开了,但《党建》杂志是我家。回到家,想说的话很多,我说三件事。  相似文献   

13.
梁衡 《学习导报》2010,(1):36-37
90年前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有一个著名栏目,叫“湘江杂评”,现在我们直接沿用。就是想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战略举措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事情展开评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我们的想法是。湘江杂评的文章既要有很高的理论修养,能说到点子上;又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说得让人爱听。究竟能做得怎样,请大家共同关注并参与。  相似文献   

14.
胡主席明确指出:"抓基层,最重要的是加强党支部建设"。支部建设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基层一线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为了更好地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本栏目推出了《经验介绍》、《支部调查》、《支部论坛》、《书记面对面》、《析事明理》、《过来人说》、《工作手记》、《解疑释惑》等子栏目,受到广大基层官兵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作为栏目的责编,我对大家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各位与我一起将《支部建设》栏目办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6,(12)
正1994年,我在《党的教育》农村版负责刚开办的《致富信息》栏目,编辑各类致富信息。由于这个栏目在农牧民群众中反响很好,从1996年第1期开始,改名为《致富参谋》,排在每期杂志的正中间,成为一份刊中小报,版面由当初的2至4块版增加到6块版,分设若干小栏目,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多彩。我主持这个栏目到1998年底,在4年多的时间里,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有提供信息的、介绍技术的、交流经验的、咨询和要求服务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来。其中,让我最为感动、最难以忘怀的是扎兰屯市哈拉苏镇大兴村的老党员于成茜。作为特约通讯员的于老年过古稀,但一直坚持为《党的教育》写稿。在掌握塑料袋地栽黑  相似文献   

16.
梁衡 《新湘评论》2010,(1):36-37
90年前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有一个著名栏目,叫“湘江杂评”,现在我们直接沿用。就是想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战略举措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事情展开评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我们的想法是。湘江杂评的文章既要有很高的理论修养,能说到点子上;又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说得让人爱听。究竟能做得怎样,请大家共同关注并参与。  相似文献   

17.
罗嘉 《当代党员》2014,(12):69-70
我是罗嘉,我是一个摄影记者,我在华龙网。 我的工作是整天和相机、镜头打交道,用每一次闪光,讲述一个个故事,用每一个新闻故事温暖读者的心房,感动所有的感动! “不管什么采访,我必须亲临现场” 都说“有图有真相”,在我的理解里,对于摄影记者来说,不管什么采访,我必须亲临现场。  相似文献   

18.
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杜红旗黄彦玲看过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人都会记得小平同志说过的这样一段话:“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是党史爱好者,宁夏《共产党人》的"党史大事"栏目每期必看。今有一事不明,特写信求教。贵刊97—7期上说:"陈独秀被推选为委员长,"95—1期上说,陈独秀是"中央局书记"。96—5期上说,陈独秀是"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而我看到的一些党史著作却说:"一大至五大期间,陈独秀是党中央总书记。"这是怎么回事呢?陈独秀到底担任过什么职务,您能回答一下吗?湖南娄底市张剀张剀同志:来信收到,感谢您对本刊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我叫哈布都拉,是六师北塔山牧场的一名哈萨克族医生,现年54岁,中共党员。我的家庭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上有老母,下有儿孙,我与妻子努尔巴特共同维护着这个八口之家。多年来,我之所以能全心全意地为牧区广大群众看病、治病,是因为我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前些年日子虽然艰辛,但老伴的一句话让我感动至今:"只要人在,我们共同努力,还怕好日子不来吗?"我的母亲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