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三省贯彻落实农业政策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今年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支农政策,受到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烈欢迎。实践表明,这些政策的出台,是非常正确、非常及时的,对解决"三农"问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由过去农民向国家提供积累,转变为国家对农民的支持和保护。湖北、四川、江苏三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人口1.58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18%;耕地面积1918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7%;2003年粮食产量分别为385亿斤、636亿斤、494亿斤,合计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5%。总的看,三省根据中央的部署,进一步提高对"三农"问题和确保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制订配套措施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和政策上实施反倾斜的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但"少取",更要"多予""三农"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理论界提出来的。"三农"就是农业、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当前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情况下,"三农"问题的关注重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也由农民温饱、小康问题转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要抓住"三农"问题重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韩国通过新村运动、农业保护等措施解决了"三农"问题,日本化解"三农"之策是工业反哺农业、农协组织、维持农产品高价、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台湾地区则通过二次农地改革,解决了土地规模经营问题。这些国家和地区"三农"情况与我国相似,他们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值得借鉴:加强我国新农村建设投入,改革建设方法;提高农产品价格,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城乡制度障碍,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土地制度创新,扩大土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破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少、农村发展慢为核心的"三农"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城乡差距过大,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就业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公共投入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等."三农"问题的成因是历史上造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政策偏差导致的农村资金流失多、农民税费负担重,制度原因造成的生产效率低等等.解决"三农"问题应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入手,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系统,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促进农民增收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国从上至下,"三农"问题再度成为注意的焦点.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归根到底,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就是: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一种鲜明的反映.为什么"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怎样对待这个"重中之重"?解决这个"重中之重"应该有什么样的政策?很显然,这些大问题的正确解决,应该是以对中国"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为前提的.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对"三农"问题的深刻了解和正确认识,对"三农"问题的正确态度、正确政策,是无从谈起的,而且甚至会出现这样可怕的结局:所谓"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说来说去仍然是一句空话!我们在这方面是有过严重教训的.  相似文献   

7.
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是世界各国巩固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从政策供给演变来看,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税后,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是惠农政策的重点,实现了国家在农村地区重资源“汲取”向“给予”的转变。在对现有惠农政策梳理基础上,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保障、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组织建设等五个维度,形成我国惠农政策的框架体系。文章从政策执行角度指出,政策协调性、政策宣传力度、农民政策需求调查是影响惠农政策绩效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首次提出实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阳现代农业发展始终立足于山区经济发展特点,围绕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12个"百字工程",即特色农业"百乡百村"示范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三农"工作,更加重视乡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0.
《政策》2011,(1):1
中央反复强调,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于农业大省湖北而言,这既是重大机遇,又是重大责任。湖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淡水产品生产基地,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蔬菜供给的重大政治任务。农业是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持续难题的根本出路。建议通过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措施、健全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大生态农业科技扶持力度、深化生态农业发展工作机制、加大生态农业宣传力度等措施,推动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燕  陈胜 《中国发展》2012,12(1):11-16
“包容性增长”理念虽已融入农村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但是中国当前的农村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国家对此重视程度不高。农村环境常常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牺牲品,而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天平严重偏向城市,农村环境治理投入则微乎其微。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落后,相关的法律保障缺乏,也进一步恶化了农村环境的状况。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农村环境现存的问题及其投融资基本现状,对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保护中国农村环境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的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孙津 《中国发展》2013,(5):45-52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的性质、内容、形式和特征等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由此也产生了后“三农”阶段的一些新问题。首先,政治身份与所有制关系变化的可能前景,是创制农村土地的公共所有制;其次,由于农村基层民主本身必然产生相应的权力,需要创制与城市不同的农村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第三,“三农”平等与否的比较参照是城市,这已经成为事关城乡全局的主要社会矛盾,并在城镇化建设中得到综合而突出的体现;第四,农村发展需要建设新型的现代农业形态,但却存在许多复杂的麻烦和困难;第五,农村的代际转型将持续保有数量巨大且流动不居的后备就业群体。  相似文献   

14.
王松良 《中国发展》2012,12(3):45-52
该文通过对福建若干代表性乡村的实证调查,探讨了新时期中国“三农”问题新动态,即表现为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三方面交织的难题。其症结是长期的城乡“二元”政策造成农民数量过多,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不加区别的农产品市场化安置,更是乡村建设和农民组织化的长期缺位。为此,该文从农村城镇化、健全农村合作社构建机制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3个方面提出新“三农”问题的应对之策。并以泉州市安溪县福田乡生态茶业、莆田市东桥镇汀塘村的生态城镇、连城县培田村的古民居(文化)产业合作社和福州市郊县林柄村的社区支持农业引导城乡互动为例,深入分析四个可能的乡村发展模式,说明在构建这些模式的过程中,重估农业的多功能性价值以及推动社会参与下的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以及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我国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引导农村合理消费。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探索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若干问题建议的批示中指出:"建立全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是件十分必要的德政之举,又是件十分重大而相当繁杂的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对此做了重要批示。而农村社会保障法制还十分不健全,因此,应加快制定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制规划和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彭琳 《青年论坛》2014,(3):120-125
近年来,我国对于"三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完善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这一金融体系对"三农"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支持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与金融机构追求效益偏好之间的矛盾,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资金短缺仍然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the rampant COVID-19 worldwide,as the country has effectively brought it under control,China recently declared its decisive success in eradicating extreme poverty.The next focu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rural revitaliza-tion,which aims to bring work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rural areas,and rural people to a higher level. As a major supporter of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drive,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China has been on the move to contribute its part by cooperating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Meanwhile,through its partnership with the FAO,China has been quite active to provide its as-sistance to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agriculture field.After China launched its 14th Five-Year Plan,there has been a positive outlook toward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operation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16,(3)
The protection of rural women's 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ights, the protection of rural women's land rights in China reflects the initial orientation of legalizing land system, an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reating rural women as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in rural society, and the evolv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ights. For the further protection of rural women's 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it is suggested to consider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focusing on the fundamental rights, taking more considerations on gender equality during legislation, formulating the bottom line thinking, and properly narrowing down regulatory effects of rural regulations and agreements.  相似文献   

19.
Jing Lin  Yu Zhang 《当代中国》2006,15(47):255-274
This article explores a developmental issue in education in China—the shortage of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 China has dramatically expanded access to elementary education since the passing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in 1986, and in recent years, higher education has also undergone rapid expansion. However, access to secondary schools, especially senior high schools, is still very restricted. There is a dire shortage of senior high schools, which is most serious in the rural areas. There are historical as well as policy issues involved in the lag in the developing of secondary schools. China is now facing the challenge to enlarge access to secondary edu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by society and the needs of a fast developing economy.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have discussed ways to resolve the shortage. This discussion, however, is being complicated by the demand for cheap labor for the expanding market economy in the country, and the lack of will to put money and resources into this level of education which would benefit the rural people greatly.  相似文献   

20.
惠农政策与计划生育奖扶政策的冲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惠农的力度,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但是,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与计划生育奖扶政策产生了冲突,削弱了计划生育奖扶政策的激励与导向效果。惠农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缺乏协调机制以及惠农政策缺乏差异性是造成冲突的主要致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