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愿     
时间:现代 地点:李老汉家 人物:李老汉 男 60岁 退休农工(简称李)父亲 李强 男 34岁 上海某企业部门经理 儿子(简称强) 李兰 女 30岁 上海某公司会计 女儿(简称兰)( 道具:方桌 木凳 五斗柜 像框烟灰缸  相似文献   

2.
乔迁之后     
时间:现代的某一天 地点:张春河家 主要人物:张春河——某连农工37岁(简称张) 李秀蓉——某连女农工30岁(张之妻简称李) 舞台布置:舞台中央布置一间房子模型 张:(吹着口哨上)喂,老婆,我回来了! 李:(用围裙拍打着从房中出来)回来就回来,又不是什么稀客,还要让我迎接?通报个啥呢,两口子拜年——多此一举。 张:(嘻皮笑脸)你是一家之主。我当然得啥事都要向你请示汇报,如果不  相似文献   

3.
追花车     
人物:陈爱国:农工,32岁,(简称陈) 张成英:农工,28岁,陈爱国之妻(简称英) 张成文:24岁,张成英之弟,拖车驾驶员,(简称文) [幕启。舞台一角竖两块木牌,分别书“严禁三丝”、“严禁烟火”] 陈:(走近棉堆,抓起一把棉花翻看,又躬腰察看,突然惊呼)成英  相似文献   

4.
时间,现代的某一天 地点:李强——连队农工,30岁(简称强) 明芬——李强之妻,28岁(简称芬) (舞台布置:一沙发、几把椅子、一张桌子) 强:(扫着地)哎,老婆,今天连队要兑现2002年土地承包超产奖,你听说了吗? 芬:(打着鞋底)没听说,你听说了? 强:当然,隔壁的老张都领回来了,刚才过来通知让我们去领,现在  相似文献   

5.
时间:现代 主要人物: 黄国治——男,65岁,某单位退休干部(简称黄) 李爱珍——女,60岁,某单位退休职工(简称李) 汪卫国——男,32岁,交通警察(简称汪) 黄:(嘴里哼歌穿着红马甲上)今天是我当志愿者第一次上岗.咱们阿拉尔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虽然咱退休了,也要为创城工作做一点贡献尽一份力,这应叫退休不退岗,发挥自己的余热.今天我负责军垦大道红绿灯处的执勤工作.军垦大道是阿拉尔市的一条主干道,车多,人多.  相似文献   

6.
回归     
<正>地点:某县城酒店人物:男青年——农工(简称:男)女青年——酒店老板(简称:女)(幕启,酒店餐厅)女:(手持抹布上场,边走边唱《回娘家》,进餐厅后边拾掇餐具边吆喝)哎——川味、粤菜、京津风味……应有尽有,走过  相似文献   

7.
回乡记     
正时间:现代人物:王阿娣,女,60多岁,退休上海支青(简称王)李阿根,70岁,男,退休回上海支青(简称李)张塔河,男,45岁,某团干部舞台布置:一栋楼房模型和树木张:(东张西望上)今天,王阿姨和李叔叔从上海回团场探亲,我开车来接他们。他们退休回上海十多年了,团场变化太大了,我不来接他们,他们肯定找不到路。(幕后广播声响:各位旅客,请注  相似文献   

8.
<正>地点:兵团某团场机关信访办公室人物:步献凡——男,60岁,团场信访办主任。外号"不嫌烦●。(简称甲)张大河——男,约30岁,连队承包户,河南口音。(简称乙)贾琼——女,约35岁,职工家属,操四川口音(简称丙)甲:我呀,在这干信访工作二十年,大家看我老头脾气好,办事不怕麻烦,所以都叫我"不嫌烦"。我呀,已经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离退休的日子也只有百十来天。我不但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还要把工作做得更圆满。(进办公室,拿起办公桌上的一摞信件)这些上访信我得仔细看看。(坐下戴老花镜看信)乙:俺是三连农工张大河,今天这心里直窝火,刚才在连队吵一架,我大步流星到信访办把理说。有人没?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2002年,农场将改变种植结构,农工有充分的自主权,农工想种啥就种啥。最近笔者在基层农业连队接触到很多农工,他们对今年种什么农作物心中无数,怕不好销售,心中茫然。很多农工反映说:“希望有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出现,为农工牵线搭桥,搞订单种  相似文献   

10.
枣缘     
正时间:现代主要人物:王永强——26岁某团林业工作站技术员(简称王)李芸菲——24岁某团林业工作站职工(简称小李)李友福——50岁某团林业工作站职工(简称大李)张玉芸——47岁某团林业工作站职工(简称张)舞台布置:一栋房屋,几棵枣树造型。王(哼着歌儿上)来到枣乡,我呀我心儿醉……我今天来到十团园林工作站报到后,分配我担任园林技术员。在大学上学时,我到这儿实  相似文献   

11.
新农公司阿拉尔农业分公司幸福城农场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农场、提高连队农工素质”活动,把培养“学会求知”的学习型农工作为活动的目标,培养农工赶紧学习、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的观念。农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农工会学、爱学。场里投资11万元,给连队配备了电化教育设施。目前全场已有11个标准化电教室,150余种8000余册科技读物。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53岁的李永财,是农六师军户农场十连一名普通的回族农工。他靠养牛发家致富,并带动连队群众共同致富,使该连成为军户农场名副其实的"牛连"。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农工企盼开办经纪人学校 编辑同志: 随着农场种植结构多元化及农工自主经营政策的出台,扩大了职工的经营自主权,农工想种啥就种啥,一些农民经纪人也随之出现。然而这些人却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素质参差不齐,不具备用正确的市场、技术和商品销售等方面的信息,来引导农工调整种植结构,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仍然困扰着农工。为此很多农工反映说:“希望团场能开办农  相似文献   

14.
白玉亮 《实践》2011,(10):31-31
2011年6月24日,纳林套海农场六分场党支部书记张勇登上了巴彦淖尔市纪念建党90周年暨全市创先争优活动表彰的领奖台。47岁的张勇,几年前来到纳林套海农场六分场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分场主任时,六分场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分场,土地沙化严重,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低,种植效益差。多年来,他始终以农场增效、农工增收为出发点,把农场和农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  相似文献   

15.
时间:一天傍晚。 地点:某团场民族教师热依汗的家。 人物:热依汗——55岁,民族教师,已退休。 小燕——汉族,12岁,孤儿,学生。 阿依古丽——11岁,热依汗的女儿。 幕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桌上一个洋娃娃。 小燕:(上场,背书包)阿姨,阿姨,我放学了,(无人应)古丽,古丽,(无人应)哎,这个洋娃娃真漂亮。  相似文献   

16.
回乡创业     
时间:现代 (舞台布置:一栋楼房屋模型,几样简单家具,几把椅子) 主要人物: 李志强——男,26岁,某团场回乡创业大学生(简称李) 王莲花——女,24岁,李的女朋友(简称王) 张翠花——女,56岁,某团场连队退休职工,李志强母亲(简称张) (幕启,张东张西望地上) 张:(满脸喜悦)昨天儿子打电话来告诉我,今天他要带女朋友回来,这是件大喜事,好令我高兴呀!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市已找到工作,听说待遇还不错,年薪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时间:现代 地点:农场 人物:江振华—30岁,连长,简称江。 冯素珍—28岁,江振华妻子,简称冯。 江母—65岁,江振华母亲,简称母。 晶晶—10岁,江振华女儿,简称晶。 杨四嫂—48岁,连队职工,简称杨。  相似文献   

18.
彭文秀,女,39岁,六师奇台农场中心连队农工,多次被师妇联授予巾帼科技致富能手荣誉称号。自农场出台养殖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职工发展养殖业,中心连队充分利用师团两级畜牧贴息贷款,积极引导广大职工修建棚圈发展庭院养猪为主的自营经济。彭文秀利用贷款首  相似文献   

19.
卖枣     
正人物:李福来——男,45岁左右,某团场枣农(简称李)王桂花——女,40岁,某团枣农李之妻(简称王)张老板——男,40多岁,北京红枣收购商(简称张)李:(嘴里哼着歌上)清爽的秋风吹呀吹来了,染醉了我园的大红枣,风吹枣儿摇,满树灯笼跳,大红枣儿甜又香……你们看,我的红枣怎样?我承包了40亩红枣,亩产可达1000公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农五师始终坚持把发展自营经济作为引导职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批致富能手和典型示范大户。 “兵团农工的一面旗帜”——杨林 农五师八十九团十三连农工杨林,从1984年开始创办家庭农场,16年来,坚持走种养结合的道路,目前家产有百万元,被当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