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环保新名词     
《党课》2009,(3):125-125
碳足迹 碳足迹就是一个人或团体的碳耗用量,“碳”指的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越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制造得就越多,碳足迹也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0,(2):15-15
碳排放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个概念可能包括某个区域、某个群体或者某个生物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京都议定书》附件中强调了六种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氧化亚氯、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这些气体被认定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帮凶”。在影响气候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比率至少占60%。  相似文献   

3.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思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2009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时指出,中国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我国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自2009年以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一个亮点。本刊特别策划,发布一组有关低碳经济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冯学娟 《共产党人》2010,(11):23-25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思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2009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时指出,中国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我国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自2009年以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一个亮点。本刊特别策划,发布一组有关低碳经济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热词     
<正>碳监测卫星12月22日凌晨,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发射升空。过去15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上升到400ppm,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的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利用卫星监测二氧化碳成为科技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2009年日本发射了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6.
黎湘  柏鸣 《奋斗》2006,(3):18-19
资源促使工商发达,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和文明,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因为人类不断地燃烧有害物体,其中80%是石化燃料,几乎每天都排放高达230万吨左右的二氧化碳,以及其它种种危害生态的气体,促使酸雨不断出现。并且酸度越来越高。酸雨不但会破坏生态、损害农作物、污染水源、毒死鱼类,同时降低土壤肥力,并且腐蚀桥梁和建筑物,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寻觅碳足迹     
<正>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人们十分关注温室气体的排放动态。如何合理监测与科学评价以二氧化碳为主体的温室气体累积及其去向,无疑是一个重要环节。碳足迹(CarbonFootprint)是继生态足迹之后评价二氧化碳变化程度的一种便捷的方法,所谓的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人为活动、产品创制或者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生活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所引起的温室气体(一般以二氧化碳数量大小来衡量)排放的集合。其中"碳"的含  相似文献   

8.
美国研究人员不久前说,采取措施削减4种所谓"短寿命气候污染物"的排放,将能够"大大减缓"本世纪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率。所谓"短寿命气候污染物",是指炭黑、甲烷、对流层臭氧和某些氢氟碳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等长期温室气体相比,"短寿命气候污染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短。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自然-气候变化》月刊上发表论文说,如果从现在起就削减上述4种"短寿命气候污染物"的排放,到2050年能将全球温度升高水平降低一半,而到本世  相似文献   

9.
发现氧气     
《学习导报》2013,(10):63-63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逐步深入的过程正如发现空气由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也不过是二百多年的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国温室气体公报出炉,数据显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依然在攀升,气象专家说,浓度升高的趋势是全球性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增多增强. 参加完全球气候改善高峰论坛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刚透露,已经有评估报告表明,如果到2050年,旨在阻止气候恶化的全球温室气体负排放目标不能尽快实现,地球的气候系统将有可能在此前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2):35-35
为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将大幅度增加核电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新核准1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准在建的核电机组24组,总装机容量达2540万千瓦,是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3,(5):15
宁夏农业温室气体交易方法学成为世界标准近日,经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批准,宁夏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与美国阿凯迪亚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完成的水稻生产交易方法学、基准线,成为世界标准,在全球通用。该方法学研究填补了农业温室气体交易方法学研究的世界空白,为低碳农业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收入途径。据介绍,氮肥施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农业排放的60%左右,而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约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遭遇极端天气,北半球多地持续被热浪袭击,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不便.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导致全球频繁出现极端天气的主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与厄尔尼诺等现象关系不大. 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气候评估模型为基础,世界气象组织对本世纪末地表气温变化的最新预测显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保持高位,未来热浪只会越来越严重,极端高温天数也会越来越多,到本世纪末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将升高4摄氏度,世界主要城市气温或将达到“令人震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领导视窗     
近200年气候变暖速度最快 据新华社报道,科学家在南极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在今后1.5万年间会变得越来越热。 英国"南极调查"项目的负责人埃里克·沃尔夫在报告中说,研究人员最近在南极冰层下钻约3公里而获得的冰样,为研究地球大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2013年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监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3种主要温室气体年平均浓度分别升至397.3ppm(ppm为浓度单位,即每百万个干空气气体分子中所含该种气体分子数)、1886ppb (ppb为浓度单位,即每十亿个干空气气体分子中所含该种气体分子数)和326.4ppb,均创下1990年建站以来的新高,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值.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5,(4)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相似文献   

17.
传媒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媒体把世界搬回了家,每一个角落的“地球村民”,都能和五大洲人民同一个脉搏跳动。距离拉近了,交往频繁了,矛盾也增多了,我们在感受人类群体力量的同时,文明冲突也不断出现。“文化传播的扩大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它还伴随着激烈的摩擦和冲突;文化传播的背后,还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来洁 《党的建设》2014,(8):59-59
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全球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在高排放情景下,人类可能无法实现“比工业化前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的预期目标。如果将工业化以来全球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控制在1万亿吨碳(约合3.7万亿吨二氧化碳),人类有2/3的可能性能够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与1861-1880年相比);如果把累积排放控制在1.2万亿吨碳(约合44万亿吨二氧化碳),有一半的可能性能够实现温控目标;如果把这一限额放宽到1.6万亿吨碳(约合5.7万亿吨二氧化碳),实现温控目标的可能性则只有1/3。  相似文献   

19.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1,(14):9-9
油荒、电荒、气荒、粮荒。世界经济发展陷入资源匮乏的窘境;海洋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破坏了人类引以为荣的发展成果;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发生。地质灾害高发频发。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0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地球人面对的共同命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为发达国家单方面规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体义务的法律文件,它不仅标志着人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进程正式启动,还将影响人们对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基本理解,促进国际社会增加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以及《京都议定书》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面临潜在的挑战,也存在现实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