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2.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党的十七大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近年来,吐鲁番地委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固党性修养之基;强化能力提升,展创新实干之才;强化制度建设,树公道正派之形;强化作风转变,倡服务群众之风,树立起了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3.
“一心为民动真情,五年政委民满意”这是湖北省谷城县人民送给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肖初良上校的一副对联。肖初良之所以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关键是他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利益第一。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看问题、办事情,一切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应时常想着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党员干部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标准;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只有16人的集体,肩负着天津市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的工商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廉洁从政的集体,身处寸土寸金之地,但多年来没有一名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好处,更没有一名干部违纪违法;这是一个勤政爱民的集体,工作中,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工作之外,扶残济困,资助孤儿,与周围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这是一个光荣自豪的集体,市十佳工商所、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天津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各种荣誉牌挂满墙壁;这是一个人民满意的集体,几年来,在全市行风民主评议中,群众的满意率连续几次…  相似文献   

5.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是一句说了多少年的老话。近年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二中院)自觉转变工作作风,始终坚持把法院工作放在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务实创新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夸奖和好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指出:领牙子邪一定要讲政治。讲政治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从根本上讲,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讲白了,就是执政者如何同人民价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问题,就是执政者能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问题,这是重大的政治久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的原则问题。众所周知,为政之要在于“安民”,民安了,国也就“泰”了。所以,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摆正自已向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民是根,我们是枝叶,枝…  相似文献   

7.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部门,与群众联系紧密,服务群众领域广泛,民生改善和发展任务艰巨。切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既是党性之所系,也是履职尽责的内在要求;既是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发展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8.
元跃旗 《新视野》2001,1(3):46-47
一、群众路线是在党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中产生形成的,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保证 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原理,形成了系统的群众观点,并将之贯彻到实践中,进而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点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对人民群众的看法。主要内容有:第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二,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三,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Z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党的群众观点上的工作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  相似文献   

9.
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种政治要求,也是一种工作要求,更是一种人格要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群众意识淡薄,缺少对群众的真挚情感;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不够,服务不够;自身人格形象不佳。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加强理论学习教育;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崇高风范;积极主动与群众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与工农革命军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当时我党凝聚民心的主要做法有:组织宣传队,扩大红军的影响;打土豪,分浮财,使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行土地革命,分田地,实现农民世世代代的梦想;想农民之所想,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开辟红色圩场,增加群众收入;严明部队纪律,确保群众的利益不被侵犯。这些做法和经验,对新时期进一步改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盯着什么干     
干部应该盯着什么干 ?不言而喻,首先要盯着群众干 ,因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其次要盯着问题干,因为干部的职责就是出主意、想办法,替群众排忧解难。   盯着群众干,盯着问题干,我们绝大多数干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对头,他们盯着的是另外一些东西,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曰盯着领导干。其特征是只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专拣上级高兴的事儿干,曲意迎奉,习惯当“传声筒”,干工作不是从本地实际出发,而是看领导“怎么说”,领导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对我党群众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主要内容包括:严肃红军纪律,搞好军民关系;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树立良好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毛泽东的群众工作方法启示我们,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群众观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贯彻群众路线的水平,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把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周强 《当代党员》2013,(11):68-69
古人云,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日形,二日势,三日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此策之“形”,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势”即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来一次切实有效的大扫除;“情”指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握好这三点,巴南区交通委员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惠民利民。  相似文献   

14.
一要正确对待名利.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宗旨校正个人追求,正确对待名利。作为一名企业党员干部更要自觉地以服务社会、服务客户、服务职工群众为荣。凡事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真正看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第一追求,人民群众的呼声才是第一信号;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的群众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以群众的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群众观念,对理顺农村干群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树立群众是社会的主人的观念,培养良好的工作作用小平同志在阐述群众路线时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这就明确指出了群众在…  相似文献   

16.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建成群众满意工程,就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落实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最终落实到促进各项工作中去。要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使命,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只有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实践“三个代表”才有正确的行动依据;只有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有丰实的物质基础;只有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有坚实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5):6-6
要认真贯彻“八项规定”,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深入基层接地气、办实事,面对面、心贴心地做好群众工作,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之风,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健全问责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7,(4):8-8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我们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加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通过办好事实事更好地改进作风,在改进作风中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19.
李琳 《党课》2014,(3):26-34
教学对象:党员特别是基层干部;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明确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教学提示: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所在单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讲解,也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教学时间:1.5小时。  相似文献   

20.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建设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依靠群众就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