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标 《党史文苑》2011,(12):51-52
本文根据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的有关精神,结合目前党风建设的现状,分别从党的性质、权力观和廉政建设这三方面内容分析论述密切联系群众是党风建设的生命线,并肯定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尹德斌 《学习月刊》2014,(22):34-34
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掀起消灭"四风"突出问题、密切联系群众的阵阵清风。总结前一阶段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体会,要在宣传工作中真正贯彻好群众路线,应紧紧围绕"亲"、"清"、"新"、"勤"、"硬"五字诀下功夫,实事求是、勤接"地气",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在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鱼水关系中的纽带作用。在情感上突出一个"亲"字。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以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四风”是一种不正之风,为害甚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其中,一些党员干部在党内不称“同志”称官衔,其实便是官僚主义的官本位思想。在党内一律称“同志”不称官衔,看起来是一个称谓之事,实质是群众观念、  相似文献   

4.
2013年,商丘市开展了“做人民群众贴心人”的主题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创新举措,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化。“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通过完善方案、创新载体、强化宣传等措施,扎实推进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周强 《当代党员》2013,(11):68-69
古人云,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日形,二日势,三日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此策之“形”,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势”即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来一次切实有效的大扫除;“情”指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握好这三点,巴南区交通委员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惠民利民。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4,(2)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制胜法宝。当前,加强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必要性,根据密切联系群众在方法、内容、主体、对象等的特点和要求,从党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推进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7.
刘志平 《新长征》2010,(6):46-47
执政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在全党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和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明确要求全党“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①党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形势下,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联系和改善干群关系,是以人为本,又好又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有利于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基层干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思想和观念上、制度和体制上、载体和操作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探索密切党群联系和改善干群关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09,(12):22-22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发出号召:“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要求“全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面临诸多新挑战,尤其是基层干部如何结合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路径,对基层治理与社会和谐意义重大。成都市锦江区近年来探索的群众工作"五办工作法",对于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促进联系群众工作路径的常态化,推动群众问题化解,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效廉 《党建》2013,(12):67-6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实现全会确定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群众、大兴务实之风,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稳固党和人民事业根基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淇县积极探索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通过推行以“工作建制下设、工作职能下放、工作力量下沉,村组干部进户解民忧、乡镇干部进村办实事、乡镇主要领导进站破难题”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三进”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走出了一条收效显著的密切联系群众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倾向,影响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为什么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却不知道怎样坚持和弘扬呢?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虽然明白密切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但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却不甚了了,以致影响了工作成效。要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吕永辉 《学习导报》2013,(20):30-30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领导干部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突出三个重点,带头做到心系群众、服务群众、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6.
贵德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不断创新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机制,把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作为转作风、谋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有力抓手,建立推行县级领导干部“十联”、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乡镇干部“民情台账”、“美丽乡村”、“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等活动载体,坚持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积极搭建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7.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正确分析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面临的现实困境,迫切需要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强化思想教育是前提条件,转变工作作风是关键环节,关注群众疾苦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主要途径,提升工作能力是根本要求,建立健全机制是重要保证,加强社会管理是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8.
杜彩霞 《求贤》2006,(7):17-18
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认真总结密切党群关系的新鲜经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政治理念,不断拓展党群联系渠道、创新群众工作载体,探索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作为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必须制度化。现行的党联系群众制度在适应性与结构性上的缺陷,决定了与时俱进创新党联系群众制度的必然性。由于党联系群众制度的运行需要借助适当的方式,所以,创新党联系群众制度的同时也要同步创新党联系群众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是中央总结以往在全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成功做法、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进一步巩固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员干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央的政治眼光、群众情怀、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