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文荐 《求贤》2008,(4):25-25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人们往往容易低估别人工作的困难。都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较轻松,自己比别人更勤奋.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新华 《党建文汇》2007,(3):51-51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人们往往容易低估别人工作的困难度。在一个有多种分工的公司里,总有人会互相埋怨,搞技术的人埋怨搞销售的人没有把自己创造的产品卖得更好,搞销售的人会埋怨搞技术的人没有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他们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勤奋。  相似文献   

3.
那个时候不知怎么了,都想着要把天下让给别人,而别人还不大乐意。不像后来人,别说让了,都是使尽各种办法占有天下、许由就惟恐这项大任落在自己头上,许由的智慧还是能够担此大任的,但许由不愿意跟人打打斗斗的,许由喜欢自己一个人清净。他心里透亮得很,所以尧一说禅位给他他跑得比谁都快,以至于在途中借住时还被人偷了一顶很不错的皮帽。许由如此更像一介农夫了,皮帽和天下都是身外的,惟有自由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把自己看得“小”一点□王永生不知从何时起,一些人宁愿把自己看得过“大”,而不愿把自己看“小”。诸如:我的技术比别人好,我的学历比别人高,我的能力比别人强,我的贡献比别人大……也许这些不是言过其实,但这样看自己委实不好。鲁迅宁愿把自己看作是一头牛,郭沫...  相似文献   

5.
焦国成 《求贤》2011,(4):29-29
人生如白驹过隙.怎样让有限人生散发出无限魅力?那就要学会规划人生、思考人生.了解和思考自己想要什么7这样才不会成为生活的“奴隶”。心理学认为,自信的基础是个人维持主观幸福感的能力.也就是个人愉悦自我情绪的能力。真正自信的人.既能接受自己.也能接受他人。不会因为担心别人高于自己而嫉妒.也不会因为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而报复。我们可从十个方面来培养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何谓礼貌?从浅处来说,就是待人客气点儿,此乃个人的处事习惯;往深处讲,它体现着人的品行,是伦理的基础,是安定的条件,是人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人的前提。别人对你不礼貌的时候,你觉得别人没有把你当人看;你对别人不礼貌的时候,别人觉得你没把别人当人看;这时,礼貌伤及的是人的自尊。别人对你不礼貌的时候,别人没把自己当人;而你对别人不礼貌的时候,你也没把自己当人:这时,礼貌体现的是人的自爱。自尊与自爱是人的美德,美德往往脆弱,易受伤害。即如“礼貌”,恃财可以自傲,恃权可以自傲,恃貌可以自傲,恃强可以自傲,恃才…  相似文献   

7.
自尊     
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如果人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恐怕难以受到旁人的尊重。但是,最近看到两位大师的轶闻,方知道,尊重别人,特别是尊重你的属下和学生,才是真正的尊重自我,或者说,你的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时下,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保护,加之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使“工资收入”成了敏感而又隐蔽的话题。一般人要想了解别人的收入,只能通过热心人在网上“晒”出来的工资,来一窥其中的“真谛”。可如今却有这样一家单位,偏偏把所有员工的工资都大张旗鼓地张贴在了墙上,让职工及外来人员都能看个一清二楚,您说这事新鲜不新鲜?  相似文献   

9.
谁谁谁 《廉政瞭望》2011,(13):67-67
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这样的人:喜欢在人背后说些捕风捉影的谣言,或者根本子虚乌有的事,挑拨离间、搬弄事非,目的也许仅仅是让别人觉得自己很重要,或者让别人对自己的敌人滋生坏印象……  相似文献   

10.
黄铁鹰 《廉政瞭望》2010,(16):41-41
人,大多自恋,喜欢自己多于喜欢别人。20世纪70年代美国曾在100万个年轻人中做过一次心理测试,让每个人对自己的才能打分,看他们的素质在多少人之上,并用百分比表示。结果70%的测试者认为自己的才能比90%的人都高;25%的测试者认为他们百里挑一,也就是说:他们是属于人群中那1%最有才华的人。  相似文献   

11.
做"最好的自己" 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懂礼节.那么,在孔子看来,什么叫礼节呢?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当作一种自我修养.每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不管这个人多么年轻,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以表示对这些人的尊敬.这就是一种礼仪,这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相似文献   

12.
晒点与卖点     
快乐大叔 《党课》2014,(5):96-98
在手机上玩儿微信的人常喜欢私下里翻看“朋友圈”。那上面晒大餐、晒旅游、晒恩爱、晒孩子、晒爱车的不一而足。快乐大叔认识的一个人喜欢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书法作品,今天临了王羲之,明天仿了高二适。手机屏幕原本就不大,加之快乐大叔对书法亦无研习雅好,闭嘴原是最佳选择,却不料朋友的“晒点”(书法作品)下面早已是“赞”声鼎沸,既是“朋友圈”中好友,倘不去锦上添花地点了个“赞”,恐怕说不过去,于是又是点赞,又是追加竖大拇指图标的,就这还怕人家瞧不见,特意加大了字号。  相似文献   

13.
反穿袜子     
唐朝有个诗人叫王梵志。他写过一首诗,意思是说,我反穿着袜子,人们都说我穿错了。其实袜子的里面做得粗糙不平整,贴在脚上很不舒服;而外面却做得光滑平整,不过它是给人看的。我宁可让别人的眼睛看了不舒服,也不可让自己的脚穿着不舒服,所以尽管"人皆道是错",我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14.
丰田 《先锋队》2011,(12):61-62
如果你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最好站在对方的右边!如果你想更好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最好站在对方的左边!这绝不是忽悠人的迷信,因为意大利的研究表明,人类右耳更善于倾听,这是由大脑结构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上流行“晒”,从工资到股票参“晒”内容无所不包。“晒”衣服、“晒”孩子、“晒”感情、“晒”美食,甚至“晒”情人…… “晒”按中文字义解释,就是置于阳光下吸收光和热。党员干部不妨“晒晒”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时下,在一些基层党员身上有种不正常现象:看自己的优点多、长处多,而看别人的却是缺点多、短处多;即使看到了别人的长处,也不以为然。据我观察,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部分党员对个人的名誉地位看得太重,计较你高我低;二是与人交往心胸狭窄,总觉得自己是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要求:“各级领导同志更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就明确提出了领导干部一定要搞好自我监督。所谓领导干部的自我监督是指:领导干部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自尊自爱心、公仆意识和法制道德观念,自觉地抑制私欲的低级的恶的自我的行为、动机和冲动,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党规党法和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规范。领导干部的自我监督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一个关键环节和基本功,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6,(1):72-73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失去了自信,觉得自己不能胜任。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总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很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更适合。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行为。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身为中、高级主管,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却会让企业付出很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在平凡中度过的。平凡的人,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不平凡的经历,创造了这个不平凡的世界。于此,才会有人去赞美平凡,赞美平凡的人。人总是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来生活。为了利益去迎合别人,就是让自己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即使达到目的也容易迷失自我。丢掉那些不必要的敏感,不让自己的心一碰就碎,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生活,我们其实也不平凡。  相似文献   

20.
热词百科     
双标该词意指用双重标准或不同标准来衡量两个及两个以上物品、事件的人。这种人对自己和对别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一般表现为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比如,有些人总嘲笑别人吃零食不怕变胖,可对自己吃多少却不在意。放飞自我该词本意是放飞自己、追寻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