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1年10月,胡耀邦来到湘赣苏区首府永新县担任湘赣省儿童局书记一职。在新的岗位上,他忘我工作,积极推进儿童团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创办并主编《红孩儿》报,组织全省儿童团总检阅,重视和狠抓苏区儿童教育,动员儿童慰劳红军,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革命工作,受到省委和苏区干部群众的嘉许,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6,(10)
正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为培养革命后代建立了不朽功绩,被誉为"马背上的摇篮"。为了缅怀这段红色历史,延安保育院组织采访了200余名当年在保育院工作过的保育员和那些"孩子"们,依托大量珍贵史料编创了《延安保育院》,并运用先进的舞台理念和设备,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场景,彰显了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3.
张季  贺金林 《世纪桥》2009,(18):117-118
要实现红色经典完美艺术形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革命政治内容的完美结合,须注意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红色经典;运用红色经典的不同艺术形式,加强教学效果;注重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分析,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季  贺金林 《世纪桥》2009,(17):117-118
要实现红色经典完美艺术形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革命政治内容的完美结合。须注意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红色经典;运用红色经典的不同艺术形式,加强教学效果;注重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分析,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总有一种精神值得铭记,总有一种信仰永远坚守。近日,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红色家书》一书,并发出"每位同志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这充分展现了他的初心情怀,更体现出了一种使命担当。品读红色家书,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一封封家书,折射出革命先烈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革命  相似文献   

6.
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他经常给《新江西》季刊、《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等报刊投稿,此后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先驱》《寸铁》《锄头》《工农报》等红色报刊,这成为方志敏革命思想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新江西》季刊是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南昌文化书社和《新江西半月刊》是方志敏大革命时期在江西点燃革命之火的阵地;《觉悟》副刊是方志敏早期革命文学的主渠道;《工农报》等苏区报刊成为方志敏探索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主要平台。可以说,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邹艳 《湘潮》2021,(1):42-42
在湖南红色档案馆,收藏着一本《湘赣省儿童游戏教材》,里面重点介绍了3种游戏:革命竞赛、慰劳红军、学会积极进攻敌人。每个游戏还配有插图,以帮助儿童理解。湖南红色档案馆馆长傅伯瑜介绍说,这本小册子是1933年10月4日由湘赣省儿童局印刷发行的,当时在革命根据地比较流行,既让儿童在游戏中扫盲识字、学习文化知识,又让儿童在游戏中锻炼革命意志,学会慰劳红军、宣传革命、站岗放哨等,很受儿童及家长欢迎。  相似文献   

8.
<正>任县立足"革命老区、工业基地、农业大县"的县域实情,在大学生村官中推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蓝色"工业技能教育和"绿色"农业技术教育的"三色教育法",全面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本地发展的能力。立足革命老区,加强"红色"教育,牢铸思想根基。一是依托县委党校开办"红色讲堂",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史知识,提高政治素养。二是组织20名新任大学生村官参观冀南革命纪念馆,观看《冀南风暴》专题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指出要“保护利用好革命文物”“充分发挥文献档案、红色书信、革命诗词等教育价值”。红军标语是红军开展宣传工作、统战工作和革命口号创作的一种特有载体,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乃至将来,其作为革命文物的教育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0.
<正>一本本列宁小学课本,似乎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火红的岁月,也似乎听到列宁小学传来朗朗读书声。中央苏区时期,为了培养革命新后代,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苏维埃区域的小学教育工作,并规定:"小学教育的目的,要对一切儿童,不分性别与成分差别,皆施以免费的义务教育。"中央苏区内普遍创办有列宁小学,村有列宁初小,区乡有列宁高小,对7-15岁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学制为五年,初小三年,高小两年。小学课程是统  相似文献   

11.
正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文章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广东立足遍布南粤大地的红色资源,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制作《广东红色印迹图册》(以下简称《图册》),让遍布全省的红色印迹"火"起来,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党史学习教育热度"燃"起来,推动省直机关党的建设呈现新气象、新作为...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秋收起义八十周年,修水县开展了系列活动。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重新进行修整改版,整治修缮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和第一团团部旧址;与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联合摄制了6集电视专题片《秋收起义》;邀请全国党史、军史专家和学者到修水,召开纪念秋收起义八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县委、县政府向驻港部队赠送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复制品);县委宣传部、团县委组织了"革命精神代代传,修水徒步上井冈"活动,修水县越野自行车协会组织了"重走秋收起义路,修水井冈千里行"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修水县委党史办、县直机关工委举办了党史知识抢答赛;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革命精神代代传"活动,在校园组织开展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忆红色历史、塑红色课堂、游红色旧址等系列红色教育活动。修水县委书记程利民指出:修水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敢闯敢干谋发展的秋收起义精神要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11日,八师天筑二建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活动中六名党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沁园春·长沙》《可爱的中国》等红色经典篇章。一篇篇红色经典诗歌,讴歌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颂扬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鲜血的事迹。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回望历史,缅怀革命先驱不朽功勋的情怀,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二建公司青年党员王文选说:"通过这次诵读红色  相似文献   

15.
正"红色乳娘"一词,没有出现在《辞海》《词源》《现代汉语词典》里,却用"乳汁"清晰地写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里。近80年前,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了胶东育儿所,收养部队子女及烈士遗孤。十年间,300多名"红色乳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在日军扫荡和多次"迁徙"中,  相似文献   

16.
正长汀四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四军入闽第一站,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革命基点村25个,是长汀县革命基点村最多的乡镇。全镇在册的革命烈士488人,占当时人口的10.66%(《长汀县志》载,1948年四都全乡人口4578人)。四都被誉为"红军的故乡"、"红色的土地"、"红旗不倒之乡"。红军医学博士涂通今将军为此盛赞四都:"长汀的革命离不开四都,长汀的革命有一半在四  相似文献   

17.
<正>一座城、一段历史、一个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意义重大。作为革命老区,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地方,遵义要深化改革,创新各种形式,做大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之际,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在遵义录制《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系列特别节目,党史专家、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刘金田倾情讲述了  相似文献   

18.
流金岁月,积淀民族记忆;红色影视,纪录革命历史。《地道战》、《平原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英雄儿女》……这些优秀的红色经典,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种信仰,一份力量,一颗足以影响几代人的赤胆忠心。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20,(6)
正"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又有丰富的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以为从事工作的基础与学习理论的基础,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理论也才有学好的希望。没有这个基础,就是说不识字,不能看,不能写,其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限于直接见闻的范围,这样的人,虽然也能做某些工作,但要做得好是不可能的;虽然也能学到某些革命道理,但要学得好也是不可能的。"近日,笔者从《中级国文选》(第一册)的序言《文化课本序》上读到毛泽东这段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一直以  相似文献   

20.
<正>为推动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葛健豪、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生平思想研究,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南开大学蔡和森、李富春研究中心与《党的文献》杂志社拟于2015年5月在天津联合举办"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