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共和国中将傅连暲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早已声名远播,但他的夫人刘赐福襄助傅连暲,支持革命的事迹却鲜为人知。刘赐福出生于1896年9月29日,7岁做童工,少年时免费就读于当地基督教会小学和师范学校, 1914年毕业后被聘为长汀华英女子学校教师,同年与正就读于汀州  相似文献   

2.
正宁化石壁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客家祖地,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可见红军桥、红军医院、红军标语、漫画等革命旧址遗迹。陈塘红军医院旧址就是其中的一个保存完整的红军战地医院旧址。陈塘红军医院旧址座落于石壁镇陈塘村的一座古旧民居中。1933年春,红军第4医院随军进驻到陈塘村,主要收治在东线战斗中的红军伤病员。在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暨刘少奇旧居——张家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城水东街204号。 1932年3月,福建省职工联合会在这里成立,内设组织、宣传、交通、妇女等部。  相似文献   

4.
傅家童养媳 刘赐福小名叫刘妹,曾用名刘琼。1896年出生在福建省长汀县城关镇的贫民家里。出生后第七天,隔壁邻居、傅家的母亲看见了就将她要去做了傅连唪的童养媳。傅连嶂的母亲将自己生下不久的女儿给了别人,将奶水喂养刘赐福,刘赐福从此成了傅家的人。  相似文献   

5.
红4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城汀江巷11号。 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4军首次人闽,在长岭寨战斗中一举歼灭国民党福建省第2混成旅郭凤鸣部,取得首次人闽作战的胜利,解放了长汀城。  相似文献   

6.
1951年8月,以内务部部长谢觉哉为团长的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到达长汀城访问。谢老在对长汀人民的慰问大会上高度地评价了长汀人民的革命精神,他说: “长汀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一个非常主要的县,当时有红色小上海之称,长汀人民为开辟、  相似文献   

7.
在南昌,有一处隐匿于闹市的革命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又名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旧址.这栋建筑位于八一大道376号,建于清光绪年间.房屋坐北朝南,是一座园林式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追溯朱德军官教育团历史可知,此处不仅是一处红色革命旧址,还是一所颇具特色的近代军事人才教育场所.  相似文献   

8.
汀州(现长汀),地处闽赣边界,历史上在此设府,辖闽西八县,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这里是中央苏区经济最繁荣的城市,被誉为“红色小上海”。当时,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和中共闽粤赣省委(即福建省委)设立于此。因此,人们在汀州不仅可以观赏到许多历史文化遗址,还可以瞻仰遍布于全城的革命纪念地。座落在城内兆征路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叶坪社区位于瑞金市叶坪革命旧址群旁,离市区大约5公里,属于城郊村,地势平坦、206国道穿越而过、风景秀丽,素有"共和国摇篮第一村"之称。社区总面积6.82平方千米,辖区内共有12个自然村民小组,常住总人口1221户4668人。该村入选中央组织部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的红色名村名单。红色突出:叶坪社区有革命烈士后代89户。境内拥有"一苏大会"旧址、中央军委旧址、红军检阅台、国家教育部旧址、中国第一座红军烈士纪念塔、国家邮政总局旧址、公略亭、博生堡等众多红色遗址遗迹,且保护完好。正在组建相对固定、专兼结合的红色文化讲解员队伍。  相似文献   

10.
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重要实践基地。当时的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福建军区都曾设在长汀,长汀成为福建苏区的政治、军事中心.有“红色闽都”之称。同时,汀州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商业繁荣,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有“红色小上海”之称。周恩来曾评价:“汀州的繁盛,可谓苏区之冠。”  相似文献   

11.
闽西首府长汀(当时称汀州),曾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毛泽东曾先后8次来长汀,在汀江两岸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相似文献   

12.
从长汀到瑞金,有一条跨越千年、连接闽赣两省的古驿道,用鹅卵石砌成,至今完好无损。这是当年中央苏区瑞金与长汀党组织联系,包括文书、人员、物资等所有交接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古驿道的长汀县古城镇段,长眠着一位鲜为人知的为党保存了大批早期珍贵史料、被《红色中华》评价为"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张人亚。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60周年。经中共福建省委研究决定,由中共龙岩地委、龙岩行署主办,6月12日在省苏成立地长汀(时名汀州)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为了办好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活动,长汀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筹备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各项筹备工作。至5月底,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昔日的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已装  相似文献   

14.
长汀是红色医院的发源地汀州福音医院始创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由英国基督教会在县城东后巷创立,原名“亚盛顿医馆”,为闽西第一所西医医院。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英国人慑于中国人民的反帝浪潮,相继回国,邑人傅连暲被推选为院长,并将“亚盛顿医馆”改名为“福音医院”。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七十周年之际,中共龙岩市委、市政府在长汀举办纪念红军长征的研讨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党领导的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中,长汀因被誉为“红色小上海”而名留青史,在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时,长汀又作为长征重要的出发地之一,而永载史册。长汀这块红土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暨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城水东街人民巷43号。 1932年3月初,中共闽粤赣苏区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苏区中央局派任弼时出席指导大会,任弼时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大会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闽粤赣苏区党的任务》决议案、《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苏维埃工作决议》、《白区工作决议》等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7.
傅连暲(1894-1968),字日新,福建长汀人,是我党我军卫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他从1927年开始就为革命卫生工作,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重要领导人及普通士兵、人民群众看病,被誉为"红色医生""红色华佗"。从长汀、瑞金、延安到北京,他一直负责中央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为中央保健工作尽心竭力,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69号(原"合记春号"药店),一座承载着厚重红色基因的党史遗址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当人们走到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正门口时,一眼就能看到正门上悬挂的黑色牌匾,上面一行"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镏金大字在鲜艳的党旗映照下熠熠生辉。而在这馆名题写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21,(10)
正乌兰浩特意为"红色之城",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乌兰浩特市有"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内蒙古自治政府办公旧址、葛根庙"八一一"抗日武装起义旧址、内蒙古骑兵一师师部遗址、内蒙古军政大学遗址等一批红色打卡地。2018年7月底,乌兰浩特市正式退出自治区级贫困旗县行列,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6.6%降至0,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末的3332元增长至2020年末的15013元。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长汀古称汀州,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脉南麓,是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开展伟大的革命实践,创建了中央苏区。长汀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2万多长汀子弟参加红军,在册烈士6700多名,涌现了杨成武、傅连暲、何廷一、涂通今等开国将军13名。瞿秋白、何叔衡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在长汀红土地上安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