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猝死的发病机制、鉴定指标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9至2012年622例确诊猝死的案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般情况、临床病历、法医学尸体解剖所见及病理学诊断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2例中心源性猝死为主要类型,占59.49%,以中青年男性多见(30~50岁男性占43.78%),冠心病为主要病因,发病呈年轻化(≤35岁者占17.89%);心源性猝死、其它系统疾病猝死、不明原因猝死3组之间心脏重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青壮年猝死综合征与心源性猝死组中胸腺肥大或出血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心源性猝死为猝死主要类型,发病呈年轻化,中青年男性为甚,冠心病为主要病因;胸腺肥大或出血引起个体应激系统障碍可能是致猝死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1案例某男,60岁,某日被人发现死于家中床上,为确定死因对其进行解剖。死者既往患有冠心病。尸检发现:死者身长165cm,肥胖,发育正常,体表未见暴力痕迹,心包腔积血100ml,心冠状动脉前降支上、中1/3处破裂口0.2cm×0.2cm,此处血管壁明显变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明显,心重350g,心壁未见室壁瘤,主动脉未见动脉瘤;双肺充血,水肿;肝、脾、胰、肾切面充血;胃空虚,粘膜未见糜烂出血;头皮未见出血,颅骨未见骨折,硬膜外、下未见出血,脑底血管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脑切面未见出血。显微镜下检查:冠状动脉明显粥样硬化,管腔Il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云南猝死(sudden death,SD)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点,为猝死的防治和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09—2017年尸体检验的363例猝死案例,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发病到死亡时间、好发季节、死亡原因及诱因等猝死相关因素。结果猝死者男性多于女性,≥35~55岁年龄段为猝死高峰,发病后6h内死亡率较高,各季节死亡人数从高到低分别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导致猝死的前十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冠心病、不明原因猝死(sudden unexplained death,SUD)、脑出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主动脉夹层破裂、心肌病、肺炎、肺动脉血栓栓塞、羊水栓塞、过敏。运动,输液、手术、药物以及轻微损伤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意识障碍或昏迷、胸痛或胸闷以及腹痛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死亡前症状。结论中年男性猝死最常见,是猝死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法医学鉴定和猝死的防治中应对不明原因猝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资料案例1喻某,2011年某日在某看守所,因冠心病急性发作猝死。相关就医资料记录:喻某有高血压病史,且在押期间一直服用珍菊降压片。法医学尸体解剖:冠状动脉内膜见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达IV级。案例2丁某,2012年某日在某监狱,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猝死。监狱门诊病历资料记录:丁某  相似文献   

5.
VEGF免疫组化染色在冠心病猝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系统 ,对16例冠心病猝死和15例非冠心病猝死对照组尸检心脏标本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16例冠心病猝心脏标本心肌梗死局部心肌均有VEGF的阳性表达 ,尤以心肌梗死灶边缘为甚 ,阳性表达率为100 %。15例非冠心病猝死对照组心脏标本仅有2例心肌局部散在有VEGF弱阳性表达 ,其余为阴性。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定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冠心病猝死组阳性指数为13.68±2.73 ,对照组为2.05±0.84 ,两组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 ,VEGF免疫组化染色可望为冠心病猝死的死后诊断提供一个比较客观的病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出血灶的形态及分布特征,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出血案例,常规制作病理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出血灶的形态及位置分布特征,并统计两者之间关系。结果原发性脑干损伤出血形态以裂隙样出血多见(61.6%)。出血灶位置分布组间比较显示,不同纤维走行和组织密度交界处、动脉周围、神经根等处以裂隙样出血多见(P〈0.005);室管膜下主要表现为灶性出血(P〈0.001);神经核团内出血较少,且裂隙样出血、灶性出血比例较为接近。结论不同纤维走行和组织密度交界处、动脉周围、神经根处的裂隙样出血是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直接依据;神经核团内出血具有重要的法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肾上腺出血与个体死亡原因、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对82例。肾上腺出血的案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肾上腺出血在猝死、感染、外伤和窒息中最多见。(2)肾上腺出血男性多于女性。猝死、外伤和中毒的肾上腺出血多见于青壮年,感染以幼儿多见,窒息主要为胎儿和新生儿。(3)猝死和窒息的肾上腺出血部位主要在髓质,感染以皮质出血为主,外伤在包膜和髓质的出血概率相等。结论 在法医检案过程中,肾上腺出血可以为寻找死因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国内外心脏性猝死报道日渐增加,以冠心病为最多见,而青壮年或儿童非冠心病性心脏性猝死报道较少。作者对26年来45例非冠心病性心脏性猝死者的心脏标本和组织切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45例非冠心病性心脏性猝死者均做了全身剖验,其中不包括中毒、外伤等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组织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的表达,探讨PTEN的表达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病理学确诊为冠心病死亡案例16例作为冠心病组,非心肌病变死亡案例1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TEN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结果冠心病组PTEN蛋白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PTEN m 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心脏猝死病人中,以冠心病多见,我国80年代占43.0%~61.8%,多数为情绪激动(如打架斗殴、吵架)或过劳过食等诱发引起,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死者为无症状性冠心病,而这样的猝死有不少家属怀疑他人加害,给办案单位带来许多麻烦。为此,笔者根据冠心病猝死的尸体检验分析其死因,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脑基底部蛛网膜下腔出血(bas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以下简称BSAH)因其部位特殊、致死率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外伤性BSAH按其出血来源分为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入颅血管颅外段破裂出血,其中最常见的是脑基底部血管损伤破裂出血,颅外血管出血来源的案例较少见[1]。本文所讨论案例为颈部刺创致相对低位颅外血管破裂造成BSAH,其机理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过敏性猝死和冠心病猝死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2010—2015年尸检案例心肌标本共30例,分为颅脑损伤致死组、过敏性猝死组、冠心病猝死组,每组各10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各组心肌组织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BNP的表达。结果过敏性猝死组、冠心病猝死组心肌组织内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免疫荧光染色均出现阳性染色;三组间两两比较,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猝死组心肌组织内BNP的表达量高于过敏性猝死组、颅脑损伤致死组(P0.05),过敏性猝死组与颅脑损伤致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心肌组织内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BNP有望为过敏性猝死和冠心病猝死的法医学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 对眼部外伤、机械性窒息等被害人进行法医学活体检验时可检到眼结膜出血斑。为探索出血斑的形成条件、分布特点及致伤方式,本文将88例眼结膜出血资料作一浅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八角枫中毒小鼠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探讨其中毒机制。方法应用八角枫须根水煎液对小鼠灌胃急性染毒,提取组织器官经HE染色后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腔出血、肺间质出血,肝窦扩张、淤血,肝细胞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他器官呈淤血、出血性改变。结论八角枫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或靶组织为肺、肝和血管平滑肌;毒性作用与剂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41例外伤性脑干出血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41例外伤性脑干出血。根据发生出血的机制分为3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脑干出血的部位、程度和型态特点进行了分析。笔者讨论了脑干出血的程度和部位与损伤至死亡时间的关系。为不同机制引起的脑干出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1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案例的法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从而缓解了患者在请求赔偿方面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通过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1983-2001年尸检检出的127例各种原因所致的SAH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类SAH案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高峰年龄为21~40岁。按SAH常见特征可分为外伤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血管粥样硬化、中毒、伴发于心脏疾患、其他等八类。其中,外伤性与脑血管畸形最为多见。外伤性SAH与脑血管畸形出血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11~50岁,脑血管粥样硬化出血仅见于50岁以上者,动脉瘤破裂出血者并不多见,见于11~50岁。以SAH为死亡原因者,32例,占25%,多见于脑血管畸形与动脉瘤破裂,出血部位多见于脑底及小脑天幕以下。大多数SAH,出血部位多见于大脑表面,较为局限,出血量较少,非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多数SAH并非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SAH死亡者,其死亡性质多属自然死亡。  相似文献   

18.
22例中毒死者胰腺出血坏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22例中毒死者胰腺出血坏死的法医病理学特点,观察到口服中毒者出血坏死多发于胰腺头、体部,呈广泛、片状;吸入中毒者则多见于胰体、尾部,仅为间质或实质点、灶状出血坏死。并对其发生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某女,28岁。某日晚11时许遭其男友殴打,次日晚12时许家人发现其神志不清将其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其家人称该女遭殴打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不想进食。病历摘录10min前出现神志不清,皮肤青紫,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为0,电除颤,仍无呼吸、脉搏、血压,心电图呈一直线,宣布死亡。尸体检验尸长162cm,体型中等,双眼睑及眼周见皮下出血,两侧睑球结膜见大片状出血,口鼻腔有黄绿色污物流出,头面部及四肢见多处皮下出血伴表皮剥脱,左侧腰背部见范围为15cm×3cm的散在表皮剥脱。肛门周围会阴部见皮下出血、粘膜出血及皮肤、粘膜破损;食管…  相似文献   

20.
1案例资料案例1某年2月3日,本市一青年男子被杀害后抛尸于池塘内。尸体检验发现:胸骨处有4处半月形、新月形皮下出血,其弧形边缘比较清楚;右季肋部第6肋间有1处类圆形皮下出血,弧形边缘也比较清楚;在右上腹部肋弓第7肋缘有一长圆形皮下出血,其形状完整,圆形中间偏上侧有一苍白区,皮下出血边缘界限明显,其长径为2.8cm,短径为2.5cm。分析该处损伤为中空性皮下出血(照片1),根据其形态特征,推断致伤工具为直径2.5~2.8cm的锤类工具。后证实为锤击面直径2.8cm的奶头铁锤。案例2某年4月2日,一年青女子被他人杀害在公路边。尸体检验发现:右上臂中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