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脑组织8种RNA指标,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达水平与早期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方法将2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死后0 h)和4个实验组,实验组断颈处死后分别置于5℃、15℃、25℃和35℃的环境中,于死后1~24 h内9个时间点提取脑组织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8种RNA指标(β-actin、GAPDH、RPS29、18S rRNA、5S rRNA、U6 snRNA、miRNA-9及mi RNA-125b)的表达水平,ge Norm软件选取合适内参,SPSS软件对内参标准化RNA指标进行回归分析,R软件构建推断PMI的数学模型,另选6只已知PMI的SD大鼠予以验证。结果 5S rRNA、miR-9和mi R-125b表达稳定,可作为内参指标。β-actin和GAPDH具有良好的时序性降解规律,在24 h内随PMI延长不断降解。R软件拟合得ΔCt值随PMI和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可用以推断PMI。运用β-actin和GAPDH验证模型的平均误差率分别为14.1%和22.2%。结论β-actin和GAPDH表达水平与PMI和环境温度相关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为温度变化条件下的早期PMI推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内β-肌动蛋白(β-actin)、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18S核糖体RNA(18S ribosomal RNA,18S rRNA)、5S核糖体RNA(5S ribosomal RNA,5S rRNA)以及微小RNA-203(microRNA-203,miR-203)这5种RNA指标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达水平与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处死后分别置于4℃、15℃和35℃的环境中,于死后0~120h内11个时间点取大鼠腹部皮肤。抽提皮肤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种RNA表达水平。运用geNorm软件选取合适内参后,利用GraphPad软件对内参标准化的RNA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5S rRNA和miR-203作为内参最合适。在4℃和15℃温度组中,β-actin和GAPDH的表达量变化与PMI线性关系良好。在35℃下,β-actin和GAPDH与PMI呈现S形曲线关系。而18S rRNA只在15℃和35℃温度组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结论皮肤组织比较适合作为提取RNA的检材,其中β-actin和GAPDH表达水平与PMI相关性良好,有望成为推测PMI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体脑组织多种RNA指标的表达水平与早期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例已知PMI(4.3~22.5 h)的个体,提取脑组织总RNA。选取8种常用RNA指标(β-actin、GAPDH、RPS29、18S rRNA、5S rRNA、U6 snRNA、miRNA-9、miRNA-125b),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运用geNorm软件筛选早期PMI表达稳定的内参指标,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死亡原因)的关系。运用R软件将内参标准化的RNA指标代入前期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推断PMI,计算推断PMI的误差率以验证模型精确性。结果 5S rRNA、miRNA-9和miRNA-125b表达稳定,其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无关。利用β-actin推断PMI的误差率为24.6%,GAPDH为41.0%。结论 5S rRNA、miRNA-9和miRNA-125b在死亡早期表达稳定,适合作为人体脑组织的内参指标。β-actin表达水平与PMI相关性良好,有望成为推测早期PMI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组织及骨骼肌内β-actin、GAPDH、RPL32、PKG1、SDHA、RPL13、HPRT、TBP、YWHAZ死后稳定性及其相对表达量与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33只,依据据死亡时间不同随机分为11组(0h、1h、3h、6h、12h、24h、2d、4d、8d、16d、24d),分别在各时间点取大鼠胫骨前肌及脑组织约50mg,提取各组织总RNA,利用RT-q PCR技术检测9种管家基因的m RNA相对表达量。运用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软件对基因稳定性进行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内参标准化的m RNA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脑组织及骨骼肌中均为HPRT稳定性最高,适合用于本研究的内参基因。脑组织中SDHA、RPL32及TBP 3种指标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与PMI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骨骼肌中m RNA指标相对表达量与PMI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脑组织及骨骼肌是较适宜推断晚期死亡时间的检材。脑组织中SDHA、RPL32及TBP 3种m RNA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与PMI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有望成为推断PMI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mRNA表达受损伤时间、死亡时间及死后保存温度的影响,建立Gpnmb mRNA表达与损伤时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为损伤时间推断提供潜在指标。方法 将SD大鼠麻醉后钝性挫伤,随机分为损伤后0 h、4 h、8 h、12 h、16 h、20 h和24 h组,每组18只,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各取6只分别保存在0℃、16℃、26℃中,在同一温度下于死后0 h、12 h、24 h重复收集大鼠后肢股四头肌损伤处肌肉组织样本,验证组大鼠分组与处理方式同上。使用RT-qPCR技术检测大鼠骨骼肌Gpnmb mRNA的表达。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Gpnmb mRNA表达与损伤时间、死亡时间、死后保存温度的相关性,SPSS 25.0软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验证组数据用于回代检验。结果 Gpnmb mRNA的表达随损伤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加,表达量与损伤时间高度相关(P<0.05),与死亡时间和死后保存温度基本不相关(P>0.05)。损伤时间(y)与Gpnmb m...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骨骼肌挫伤后细胞中性氨基酸载体ASCT2 mRNA表达,分析其与挫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挫伤模型,分别取伤后4、8、12、16、20、24、28、32 h及对照组检材。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第一链的cDNA,以RPL13为内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检测,采用2-△△Ct法比较其与对照组肌肉组织中ASC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损伤组肌肉组织中ASCT2 mRNA在挫伤后12、16h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96.40%和189.15%,损伤后4、8、20、24、28、32h ASCT2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ASCT2 mRNA在损伤12~16h其表达量较正常组及其他损伤时间组要高,而在损伤20h以后ASCT2 mRNA表达量又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大鼠骨骼肌挫伤后32h之内ASCT2 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可望作为推断骨骼肌损伤时间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D大鼠脑、心肌和肾组织细胞内β-actin mRNA的降解与早期死亡时间的关系,为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寻找新的指标。方法大鼠处死后置于20℃的环境中,分别于死后不同时间点提取脑、心肌、肾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总RNA中β-actin mRNA的水平(Ct值),分析死后经过时间与Ct值的线性关系,并建立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随死亡时间的延长,3种组织内β-actin mRNA的水平均发生了显著的下降,心肌和肾组织中β-actin mRNA死后24h内的降解速率更显著,而脑组织中β-actin mRNA的降解速率变化不明显。各组织的Ct值变化与死亡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结论大鼠死亡早期脑、心肌和肾组织内β-actin mRNA降解明显,可以通过其降解规律来推断早期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8.
大鼠皮肤和肌肉挫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皮肤和肌肉挫伤后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ICAM-1)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挫伤模型,于伤后0.5、l、6、12、18、24和30h取材,一步法提取总RNA,检测其完整性和质量浓度,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以rpl32为内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检测,采用△△Ct法比较其与正常皮肤、肌肉组织中ICAM-1mRNA表达的倍数关系。结果皮肤挫伤后ICAM-1mRNA的表达0.5h达到峰值,24h下降至正常对照组的7倍.随后再次升高:在肌肉组织中于损伤后0.5h表达显著增强,6h达到峰值,18h降至最低后再次升高。结论大鼠皮肤、肌肉挫伤后ICAM-1mRNA表达随损伤时间呈规律性变化,可望用于早期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9.
实时RT-PCR检测大鼠死后管家基因mRNA的时序性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死亡大鼠管家基因mRNA时序性降解的可行性,为死亡时间(D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寻找新的研究手段。方法应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死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和脾中管家基因GAPDHmRNA及β—actinmRNA的水平,结果用循环阈值(简称Ct值)表示,分析死后经过时间与Ct值的线性关系,并建立死亡时间推断回归方程。结果GAPDH mRNA和β—actinmRNA的Ct值均与PMI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在定量分析mRNA降解的研究中是一个较理想的技术手段。选用管家基因作为PMI推断的研究对象,可在法医检案中消除其他基因因为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更具实用性。Ct值作为动态监测机体死后不同时间点的客观指标.与死后不同时间点的线性关系良好,推断死后经过时间尤其是晚期死亡时间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Xu Y  Jiang W  Ping Y  Bi G  Chen LK  Zhou HG 《法医学杂志》2010,26(5):340-342
目的检测血痕中β-actin mRNA和18S rRNA在人体死后8~15d期间的表达残留,为推断血痕形成时间寻找新的客观依据。方法在上述时段内每天抽提血痕总RNA,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监测18S rRNA和β-actin mRNA的扩增状况并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检测18S rRNA与β-actin mRNA含量在各个时间点的变化趋势来推测血痕形成时间。结果死后8~15 d时段内18S rRNA与β-actinmRNA量的比值呈明显升高趋势,显示出两种不同类型RNA降解的时间差异性。结论一定时段内18SrRNA与β-actin mRNA量的相对变化,可作为推测血痕形成时间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环境温度变化条件下,人体静脉血ATP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志愿者48名,随机分为6组,肱静脉取静脉血,置于10℃、15℃、20℃、25℃、30℃和35℃下保存;每4h应用ATP检测仪对不同温度下的ATP含量进行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MATLAB软件进行差值函数分析拟合。结果各温度组ATP值随死亡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从取血即刻的1 573.683 E-13mol/L,降至6.00 E-13mol/L左右,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236h(10℃)、163h(15℃)、124h(20℃)、92h(25℃)、72h(30℃)和64h(35℃),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温度组下ATP含量变化与PMI关系的二元三次曲线方程(R2范围为0.976~0.990);进行差值拟合,得到10~35℃范围内ATP含量变化与PMI关系的三元四次曲面方程。结论在不同温度下,人体静脉血ATP降解与PMI关系符合三元四次方程分布,利用差值函数拟合的方法可在温度变化条件下进行死亡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2.
利用7例颅脑外伤死亡的健康青年尸体,在死后48h,环境温度18~24℃,空气相对湿度83~92%和实验湿度54~64%的条件下,检测肝脏、肾脏酶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肝脏乳酸脱氢酶(LDH)和L-苹果酸脱氢酶(MDH),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减低,48h近于阴性;而肾脏上述二种酶活性则在死亡后6h和24h出现高峰,36h开始下降;肝脏的酸性磷酸酶(ACP)亦于死后6h和24h出现高峰,36h开始下降。而肾脏此种酶在死后18~24h,有增高趋势。笔者认为上述酶活性的规律性变化有助于死亡时间的推断。应用二种以上酶活性的变化特点,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SD大鼠脑、心肌和肾组织细胞内β-actin mRNA的降解与早期死亡时间的关系,为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寻找新的指标.方法 大鼠处死后置于20℃的环境中,分别于死后不同时间点提取脑、心肌、肾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总RNA中β-actin mRNA的水平(Ct值),分析死后经过时间与Ct...  相似文献   

14.
Wu HY  Wang KJ  Zhang L  Guo LW  Guo JN  Fan AY 《法医学杂志》2010,26(6):425-427
目的探讨小鼠在不同的死亡方式下肝组织管家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mRNA降解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方法将60只NIH小鼠分别采用窒息法和断颈法处死,分别置于10℃和25℃温控系统内,利用两步法RT-PCR技术和核酸蛋白测定仪检测小鼠肝组织中GAPDH mRNA在死后0~48h的降解情况。结果在10℃温控系统内的小鼠死后0~48h及25℃温控系统内的小鼠死后0~36h肝组织均可检测到GAPDH mRNA,且其扩增产物呈规律性下降趋势。结论小鼠死亡后肝组织GAPDH mRNA降解与PMI呈负相关,可为PMI推断提供一种新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多温度下死后心血pH值随时间变化的三维拟合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通过测量多温度条件下家兔右心血液pH值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可行性.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空气栓塞法处死后于10℃、15℃、20℃、25℃、30℃和35℃的不同死亡时间点采集右心血液;用PB-10型pH仪测量样本pH值;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MATLAB软件进行数学分析.结果 各温度组右心血液pH值变化与死亡时间呈高度相关(R2=0.974 ~0.982);获得拟合的曲面方程.结论 利用插值函数拟合pH值与死亡时间的曲面方程可进行温度变化条件下的死亡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6.
大鼠死后肝细胞核DNA的组织化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推断死亡时间是法医学尸体检验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实验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下(10℃、20℃、30℃)大鼠死后不同时间肝细胞核DNA平均含量,发现10℃、20℃、30℃下大鼠死后肝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呈负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5、—0.9863、—0.9702,且随环境温度升高DNA含量的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作者认为DNA组织化学定量技术可望成为推断死亡时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种RNA指标的表达水平在死后人体皮肤组织中的稳定性。方法收集死亡时间(PMI)明确的人体皮肤组织样本10例,提取总RN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ACTB、GAPDH、18S、miR-203、5S、1et-7a、RPS29、U6共计8个RNA指标的表达水平。geNorm软件评估各RNA指标表达水平的稳定性,挑选出稳定的内参指标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死因)的关系。结果人体皮肤组织中5S、U6和miR-203表达水平最为稳定,其平均表达量与年龄、性别、及死因无关(P0.05)。结论 5S、U6和miR-203可以作为qRT-PCR方法研究PMI的理想内参指标。  相似文献   

18.
Li WC  Ma KJ  Zhang P  Wang HJ  Shen YW  Zhou YQ  Zhao ZQ  Ma D  Chen L 《法医学杂志》2010,26(6):413-417
目的探讨大鼠死后心肌组织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5℃室温、50%湿度的环境中,于死后不同时间提取心肌组织中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miR-1-2和18S rRNA的含量变化,结果用循环阈值(Ct值)表示,分析死亡时间与Ct值的关系,最终建立死亡时间推断的回归分析方程。结果大鼠死后120h内心肌组织中miR-1-2含量无明显变化,此后开始下降;而18S rRNA含量在96 h内逐渐增多,随后开始缓慢下降。大鼠死后不同时间18S rRNA的Ct值以及18S rRNA和miR-1-2的ΔCt值与PMI呈非线性相关,二次曲线拟合的R2值分别为0.9487、0.8072。结论 18S rRNA的Ct值和18S rRNA与miR-1-2的ΔCt值与PMI之间存在明显非线性关系,可以作为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利用mRNA分析技术鉴定生物检材中各种体液斑迹的组织属性来源是近年来法医物证学的一个重要进展。终点逆转录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法医学实验室常用的mRNA检测技术,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者通常选用组成性表达的管家基因作为内参,对不同样本提取RNA进行质控和标准化,以正确评估目标mRNA在各样本中的表达量。本文聚焦近年来使用mRNA分析技术进行体液斑迹组织属性来源鉴定的研究报道,对这些工作中内参基因的选择与应用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其可变剪接片段EDA、EDB在损伤后的mRNA水平,为推断早期损伤时间提供参考指标。方法培养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换无血清培养液培养24h后,采用划痕法制作细胞损伤模型,损伤后0、0.5、1、2、6、24h收集细胞,抽提RNA,实时RT-PCR定量检测总FN及其EDA、EDB的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总FN及其EDA、EDB的mRNA水平随损伤时间的延长而升高,EDA mRNA在损伤后1h达到高峰,EDB mRNA在损伤后6h达到高峰,FN mRNA在损伤后2h达到高峰;在损伤1h后总FN及其EDA、EDB的mRNA表达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结论纤维连接蛋白EDA、EDB可作为早期损伤时间推断的较理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