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福建省委坂里旧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坂里村。1943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加紧进攻闽北地区,时在闽北的中共福建省委面临的形势日益恶化,机关活动非常困难,为了摆脱困境,中共福建省委遵照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重要指示,作出了省委机关南迁坂里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驻扎在宣威市虎头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为民办事的热心人”。  相似文献   

3.
章立  李萧 《共产党人》2004,(13):38-40
这是一片光荣的土地: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西征曾驻扎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毛泽东参观清真寺,与阿訇、群众促膝谈心,传播革命道理。  相似文献   

4.
聂荣臻与阅兵典礼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进行阅兵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诞生这个伟大的节日。8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开国大典阅兵的通知,并决定步兵方队由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二十兵团、后来  相似文献   

5.
近日,阅读贵刊8期《党员领航破解农技推广难题》一文,很受教育和启发,对我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融入群众靠实心。开展群众工作的第一步是融入群众、被群众从内心接纳,最能动人的无疑是一颗“实”心。“双高”党支部的党员们能很快赢得村民信任,正是因为怀着“实”心,不畏艰苦长期驻扎农村,为村民提供实在的“四零”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群众说我们真不错”洪学智对新四军第三师这支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三师在苏北时期惊心动魄的战斗历程更是印象深刻。后来,他在多个场合经常提起。三师师部先后在盐阜区阜宁县的郭树张庄、板胡孙西舍、益林桑树街、南窑和羊寨孙河庄等地驻扎过,师领导每到一地,都十分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  相似文献   

7.
1941年秋,日军华北司令部集中兵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9月25日,驻扎在狼牙山周围界安、龙门庄、北楼山、营头的敌人约35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九路向狼牙山发起进攻.当天,驻扎在狼牙山的八路军,在连续打退敌人10多次进攻以后,决定留下宋学义所在的第七连第六排第二班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  相似文献   

8.
修养撷英     
《前线》1998,(12)
跟群众分不开抗日战争中,有一次朱德率部驻扎在山西省五台县的一个村子里。老百姓开始不了解这是支什么队伍,心里不禁有些害怕。一天下午,朱德和战士一起打篮球,群众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兵也在打球,觉得稀奇,便围上去看。有个老百姓指着“老兵”说:“他还跑得动吗?...  相似文献   

9.
革命就是为的老百姓1947年,胡宗南率国民党军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毛泽东和党中央撤离延安后暂时驻扎在安塞县的王家湾。不久,胡宗南又亲自带了四个半旅追了过来。情况紧迫,党中央决定撤离王家湾,向西北转移。行前,毛泽东特别关照群运组:王家湾的群众和中央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湖南反动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消息传到汉寿,中共汉寿县委书记詹乐贫率工农自卫队撤离县城,在云台山驻扎,以观动静。留下共产党员、工人纠察队第一分队队长李年华和其他三位同志,在县城筹集粮款,做好自卫队  相似文献   

11.
在五岳之首的泰山极顶,驻扎着这样一支部队,他们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常年守护着泰山的安宁,护佑着游客的平安,被人民群众亲切地誉为泰山平安的“守护神”,这就是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泰山中队。  相似文献   

12.
1944年5月,闽浙赣省委书记曾镜冰率领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迎接主力部队从闽北转往闽中。德化坂里大会师后,在仙游东湖与敌人打了一仗,击退顽军后沿着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行军路线,经莆田常泰和永泰的红茹苍等地,最后抵达官烈的柯坑兔耳山(现属闽侯县)。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时期,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特务团(朱德警卫团),长期活跃在太行山上。因团长是欧致富,所以左权县的老百姓都管特务团叫"欧团"。欧团四大队长期驻扎在敌人东出"扫荡"必经的咽喉之地——左权县粟城乡柏管寺村。部队战士对外都称自己是四川人(尽管群众听口音也有其他地方的且也不知其真实姓名),当时只称职务和绰号,群众就据职务特点称呼他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6,(10)
正在呼伦贝尔市西南腹地的巴尔虎草原上,常年驻扎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以维护边境管理区的社会治安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己任,以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段段真情爱民、忠诚固边的乐章,他们就是呼伦贝尔市边防支队诺门罕布日德边防派出所的官兵。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牧区和谐边防派出所驻守在新巴尔虎左旗  相似文献   

15.
仰望红军桥     
滂沱大雨 中我依然仰望 着屹立在宁化石壁 镇南边的"红军桥"。听镇 干部说,这桥的前身是木屋 桥。清光绪二十二年被大火烧毁, 后改建为石块作墩,当地人称"石墩桥"。中间的石礅在1933年春的洪灾中被毁,交通 中断。当时,红军驻扎禾口(现石壁镇)时,看到当地群众过往大溪坑的困难。为方便当地群众过往,也为保证红军后续部队通畅无阻,驻军发动当地群众,从溪北乌石下采来石块,建起石墩,修复了该桥。当地群众为纪念红军的功绩,在桥墩顶端的"燕尾"上刻下"红军桥"及"红军万岁"的标语。  相似文献   

16.
距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城70华里,有个地方叫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曾悄悄转移到这里,在此驻扎了两年零八个月,直到抗战结束。于是,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因为新四军军部的驻扎而闻名。  相似文献   

17.
聂荣臻与阅兵典礼 1949年6月,中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围大典,进行阅兵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诞生这个伟大的节日。8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开同大典阅兵的通知,并决定步兵方队由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二十兵团、后来被称为“首都师”的二九九师为主力组成:炮兵、装甲兵、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曾是八路军的名医,为抗日根据地的群众服务,与老百姓结下了血肉深情。他用高明的医术治愈了当地很多村民,受到了大家极大的尊崇,被赞誉为太行山上"八路军活神仙"。钱部长是根据地有名的"大红人""大忙人"1940年11月上旬,八路军总部野战卫生部进驻辽县(今左权县)东隘口村,钱信忠部长带领卫生部所属科、股、政治处及警卫连同时到达。卫生部机关驻扎在东隘口村  相似文献   

19.
1937年2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获悉西路军危急,决定成立以刘伯承为司令员、张浩为政委的援西军,增援西路军。1937年3月初,援西军开进镇原时,西路军业已失败,遂驻扎镇原等地区,营救和收容西路军失散人员,开展抗日准备和群众工作。1937年8月,援西军奉命开往陕西三原改编抗日。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在鄂豫边区(前期称豫鄂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有一个由幡然悔悟后的侵华日军士兵组成的反战组织--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五支部.他们和新四军五师的指战员、边区群众并肩作战,广泛深入地对侵华日军进行反战宣传教育,对边区周围据点的日军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其厌战情绪日益增长,并促使驻扎在应山县城的日军第三师团工兵大队46名士兵集体暴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