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筹备和召开,到后来举行的北京 5和北京 10等一系列相关的活动,世妇会的原则和理念得到了不断的强化,这些理念凝结和渗透在妇女理论研究领域,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妇女/性别理论研究事业的发展。本文回顾了十年来妇女/性别理论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及研究机制等方面的变化和进展,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妇女/性别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方性别理论对于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性别理论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探索和追求两性和谐平等发展的奋斗历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建构并发展基于两性平等、和谐共进为价值基础的性别文化与价值观.新时期新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性别观应是用辩证批判的眼光审视已有的一切性别观念,以共建彼此尊重、平等相处、协力互助、和谐共进的性别关系为目标.旨在追求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实现.借鉴并分析西方社会性别理论的认知视角与方法.对构建我国的和谐性别文化与价值观,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全面发展,促进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都将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28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妇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人口·性别·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彭珊云出席会议。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甄砚在开幕式上致词:  相似文献   

4.
刘伯红 《中国妇运》2005,(7):14-18,37
10年前,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制定并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全球性别平等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行动。这次大会对全球性别平等事业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给中国男女平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0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实现中国妇女新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妇女参与发展和性别平等事业已经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 10”进程的全球性回顾中,北京《行动纲领》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在妇女赋权和性别平等方面水平最高,内容最广泛、最全面的纲领性文件,社会性别主流化被公认为各国建立提高妇女地位机制、推进性别平等的有效和成功战略。为了纪念这一在世界妇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会议,本刊特别开设了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十周年专栏,分六期连续刊登“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系列文章,以期从不同的角度,结合中国的实际,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机制、方法等介绍给广大读者,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潘敏  卫俊 《学习与实践》2007,(9):134-140
环境社会学应围绕"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与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开展研究,本文试图厘清符合这种学科定位且相对成熟的四类理论:"环境建构主义"理论、环境公正理论、社会体制论、社会对策理论等,并谈谈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至今,30年的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恢复重建约至上世纪末,第二阶段约从本世纪以来至今.划分的依据并不在于时间,主要在于社会学理论研究内涵和形式的重要变化.回顾也许能获得一种认识:中国社会学的重大领域、主要分支领域、应用研究或专题论域,往往能够看到理论研究的前导和推动作用.回顾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学理论的成长史、现有不足和偏差,以及特点、品质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7.
赵秀荣 《人民论坛》2011,(7):108-109
从社会性别理论视野审视我国《婚姻法》和司法解释关于事实婚姻的法律规定及其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实行婚姻登记与结婚仪式双轨制,在强调结婚登记的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承认仪式婚的法律效力;改变非婚子女的称呼,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都改为子女。以期寻求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妇女参与权力和决策”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12个战略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性别平等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在纪念北京世妇会25周年之际,我们重点回顾与评估近5年来中国妇女参政取得的进展与面临棚硪,并依据《行动纲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相关要求,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27日下午,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组织、国内权威专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二本"妇女绿皮书"——《2006-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该书注重理论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的密切结合,力求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社会背景下,引导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公正和改善民生与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自联合国大会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及《儿童权利公约》以来,随着对性别平等问题认识的加深,女童问题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重视,并被各国政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行动纲领》将"女童"列为了12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儿童是所有千年发展目标的核心",并敦促各国政府考虑女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各种需要和权利。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女童占儿童人口总数的46.3%。我国政府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法律领域性别平等发展现状 我国越来越重视发挥国家和政府在妇女权益保障中的主体作用,不但积极签署并履行与人权及妇女权益维护相关的国际公约,而且非常重视制定和实施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或修改了与妇女权益保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国家法律对近年来比较突出的妇女人身、财产、  相似文献   

12.
胡冬蛾 《中国妇运》2008,(12):27-30
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金华农村妇女与社会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实践者,也是30年来金华妇女事业发展的积极实践者。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婚检制度检讨——一个法律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文华  王勇 《人大研究》2005,(10):32-36
当代中国婚检制度检讨———一个法律社会学的视角2003年颁布的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原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强制婚前医学检查”的规定,赋予了民众“婚检自由”的权利。该条例出台后,立即引起媒体和民众一片叫好之声。然而,该条例施行近两年来的效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和立法者的初衷,各家媒体又纷纷刊登出“婚检率大幅下滑,婴儿出生缺陷率上升”的报道。理论与实践的背离都足以证明,我国现阶段的婚检制度还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不仅如此,国家还应从制度完善、婚检工作的落实及社会宣传等方面来保障婚检制度的实现。本文从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道路选择、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三个纬度系统探讨与建构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道路;践行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核心价值的新残疾人观;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这种三位一体的体系架构,是助推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相似文献   

15.
金炳镐是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之一.他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最主要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研究方面,表现出了总结性、成熟性和创新性三个特点.其著作<民族理论通论>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0,(10):47-47
赵定东、杨政在《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社区理论发端于西方。在西方的社会学研究中常见有两个社区定义,即一种关系类型和一种地域社会。这两种定义代表着西方学界研究社区的不同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17.
妇女和发展的范式是西方女性主义与发展主义在建构和实践中结合而形成的,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赋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这一范式本身对于充分发挥妇女的能动性、提升妇女的地位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其在本质上存在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发展主义的建构性,虽然针对了发展中国家妇女的现实,但在不同的发展社会文化语境下依然出现了一系列实践困境。在中国和非洲坦桑尼亚的实践显示了这一框架与当地社会文化可能产生的不适应性。在中国,应用妇女和发展范式的干预在技术层面出现了不适应性,在结果上出现了"机会和福利异化"的现象;而在坦桑尼亚推广非国际主流妇女和发展范式的中国玉米密植增产项目,却使当地妇女提升了收入,产生了"逆向赋权"现象。这都显示出妇女和发展范式遭遇到发展中国家性别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景观。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虽然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基本原则仍有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情世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的行动纲领,继承和发展了《宣言》的基本观点,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3,(1):91-92
熊跃根在《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社会工作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社会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的影响,致力于回应社会需要和解决个人、家庭或社会问题。然而,伴随着社会与文化变迁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社会工作早期发展起来的价值判断、技巧与实践模式,已难以适应变迁的文化与政策环境。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工作需要进入新的启蒙状态,对过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做全面的反思。而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制度、文化、专业学科体系和社会结构等的差异,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将经历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十二五”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在“十二五”背景下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运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