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山“孙氏宗祠”坐落在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牛山村北侧,顺山势定址,选孙氏始祖旧地,取意于牛山命脉运系。宗祠坐北朝南,子午宅向,三进院落,南北长64米,东西宽32米。据孙氏宗祠内现存的道光二十三年《建修祠堂记》碑刻记载:“我家有任大夫之职者,有罗将军之封者,则庙宜准大夫制。  相似文献   

2.
连江两题     
吴氏宗祠在连江镇东塘村大井路1号,为明代建筑风格,坐西南朝东北,四扇三间两边夹弄围墙;为木结构,三进,天井游廊。据记载,吴氏宗祠建于清道光年间,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3.
宗祠是传统社会留下来的特殊人文景观,是当前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资源。四川地区清代宗族发达,遗留了大批品位高、价值大的宗祠资源,具备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仅以留存四川各地祭祀同族祖先的同族宗祠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宗祠资源、保护现状的梳理进而提出开发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6)
正安平高氏宗祠,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福建省泉州市南门外一座著名的祠宇。安平高氏历代英贤辈出,称誉于史。历史上出现过人称"耆旧之英,皓儒之伯"的宋兵部尚书高惠连。他从政50多年,所到之处,政绩斐然,官至兵部尚书,摄掌部政。在泉州太守任内,他致力于政事,十分重视育贤培英、从政植人。因兴教育人有方,  相似文献   

5.
张锋 《人民论坛》2013,(7):188-189
宗祠建筑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文章试图从宗法制下的根文化揭示宗祠的吉祥韵味;从社会功能角度揭示宗祠的和谐吉祥作用。除了外部形制传达的吉祥象征之外,宗祠建筑内部所蕴含的吉祥精神也难以忽略。所以,我们有必要大力挖掘、弘扬宗祠中所传达的吉祥文化意蕴,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祥和。  相似文献   

6.
消失的宗祠     
赵奕  伍远近 《小康》2004,(3):60-64
密溪村的"文物保护"就是没有任何保护,即便修缮也无异于另一次破坏,东西长房宗祠的修复就是如此。村里散落的十几个小宗祠更是岌岌可危:自然倒塌,建新房拆毁,密溪的宗祠群正在消失。  相似文献   

7.
日前,笔者慕名到攀龙村采访,修葺一新的林氏宗祠"龙山堂"分外醒目.龙山堂坐北向南,二进两庑一天井.祠,宽13米,深25.5米,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祠前有峰外峰、玉瓶池,祠后有古榕、古樟、鸳鸯树.祠门对联为"鸯树芳传根深蒂固,瓶池水满源远流长",情景交融,引人回味.  相似文献   

8.
坂头花桥     
若山 《福建乡土》2013,(4):57-58
坂头花桥坐落在杨源乡坂头村蟠溪之上,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清康熙和道光年间重修,清成丰三年(1853年)重建;民国之年(1911年)毁于火,3年后重建,直至十一年(1922年)才全部竣工。1968年和1982年又先后两次修建。坂头花桥是单孔木构楼阁式石拱廊桥。桥坐西朝东,全长38米,面宽7.5米,净跨12.2米,孔高5.5米,廊屋中亭高10.5米。  相似文献   

9.
写字的祠堂福建的许多宗祠中,泉州陈埭岸兜村的丁氏宗祠的确很有特点,原因在于这个家族并非汉族,而是回族。用一个标准的说法就是:它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人云:全世界只有汉民族建宗祠祭祖先最起劲。身为回族的丁氏家族热衷于祖先崇拜,当然是一个异数,让人惊奇。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入汛以后,我省连续遭受暴雨袭击,特别是7月中句的暴雨强度最大,长江监利至九江段以及府澴河、汉北河、沮漳河等中小河流出现特大洪水的严峻局面。19日8时,武汉关水位猛涨至28.32米,突破28.28米的危险水位,从而成为武汉市自1865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131年间仅次于195d年(29.79米)的第二高水位。  相似文献   

11.
正清代康熙年间,厦门官绅为感念统一台湾有功的"靖海将军"施琅而为之建造生祠,如今厦门仍命名施琅祠附近区域为"将军祠";在厦门集美兑山有一座宗祠因一族出现4名抗日将军而名声鹊起。因此,这座李氏家庙也被人们誉为"将军祠"。李氏家庙多奇妙一座"高大上"的四柱三门石牌  相似文献   

12.
泰安无梁殿     
《春秋》2016,(3)
正无梁殿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东北5公里处的梨园村。大殿建筑于一高1.30米台基之上,殿内无梁,仅靠8根圆木柱抵地而立,故称无梁殿,又称圣母无梁殿。大殿高15米,建筑面积121平方米。坐北朝南,东西长41.5米,南北宽33米,占地1369.5平方米。原布局北有圣母殿,又称大殿,东西有配殿,南有大门,西有西门,东南角有钟楼,南有天地楼。该殿始建于元朝元年,创建人杨仙姑。明朝万历年间,萧大亨对主殿、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4)
正2016年11月29日,从石狮市区驱车到永宁镇区,喜见石永大道沿途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彩旗,上书"霁江高氏大宗祠落成大吉"。彩旗引导着四面八方的嘉宾来到永宁古卫城南门的下营角落。灯笼高挂,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高氏大宗祠已熙熙攘攘汇聚着衣着红装的数千位高氏裔孙。他们虔诚地举行"游禄、丁杆上梁、神主晋阶、进长生禄位、合谱、祭祖、谢土地神、演木偶戏"等一系列神圣的仪式。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24)
正曾坑施氏宗祠,俗称浔海施氏二宗祠,又称世德堂,位于石狮市湖滨街道曾坑社区金曾大道,与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的施氏大宗祠树德堂同属浔海施氏族人奉祀浔海始祖施炳、靖海侯施琅等先祖的重要场所。康熙二十六年(1687),施琅平台后重建施氏大宗祠。虽经乾隆二十一年、同治二年、道光五年的多次重修而历久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为大田县魁城连氏宗祠龙井祠题词,内容为"大田县魁城村誌念——连氏龙井大宗祠",后面落款:"连战敬题",并盖"连战"印章。连战先生为大  相似文献   

16.
巨野永丰塔     
《春秋》2016,(2)
正永丰塔位于山东省巨野县城,南临人民路,北距文庙百余米,西面不远是永丰街,东面紧靠县招待所。始建于后周,北宋年间建成,距今已有1000余年。永丰塔系八棱等边四门楼阁式砖塔,现存五层,高31米,下层周长44米,上层周长36米。每层的东、南、西、北四面各设有券门,明暗有别,或为天井,或直通塔内回廊。塔身各层高度及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塔外西侧有后修的石台阶数级,由此台阶可进入塔内。底层设有塔心室。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馆一直是世博园内最热门的场馆之一,而中国馆内的那幅3D版的《清明上河图》则无疑又是中国馆最热门的看点之一。这幅长128米、高6.5米的巨幕投影图,比原版的《清明上河图》放大了整整100倍,分白天和黑夜两个版本,白天的时候图中有691人,晚上377人,每一个人物都是活动的,将北宋宣和年间都城汴京的繁盛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8)
正官聘杨氏宗祠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后杆柄村。该村现有人口1619人,主要姓氏为芙蓉杨氏。芙蓉杨氏源于泉州府南门外二十六都芙蓉乡(今晋江市新塘街道后洋社区)。明初,一世祖杨蔚墀(芙蓉杨氏二十世)从芙蓉乡迁到二十都杨厝(今石狮市永宁镇洋厝村)。明永乐二十一年(1424),杨氏举族移居永宁卫城西北的官聘村。二世祖杨古山于明宣德年间以明经登岁贡,任江西省吉水县司铎,从此,偏僻山村尊师重教,缙绅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的清真寺清真大寺。位于内蒙呼和浩特市旧城内。始建于明代。寺院五进。主殿顶有銮金宝瓶,东侧有高约15米的喇嘛塔一座。清净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始建于北宋年间,现存大门,奉天坛,明善堂。为泉州海外交往的重要史迹。清真寺。在陕西...  相似文献   

20.
<正>青木川村位于宁强县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原属川地羌汉杂居区,明成化年间,朝廷统一地名,命名为永宁里;清光绪年间为宁羌州西路18牌;新中国成立后,乡民以当地一颗大青木树为象征,更名为青木川。该村龙场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保存度达80%,后街下半部遭水冲坏,自清咸丰以来陆续修建,民国年间青木川一魏姓人也进行维修并建有3处魏氏住宅和遗留其倡办的中学一所,总面积达8500平方米,保存度85%。街道建筑自下而上蜿蜒沿伸866米,宽4米,金溪河绕着青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